部分校园学习类APP存在泄露用户隐私、诱导消费等问题 学习类APP乱象需再踩刹车

梅州日报 2019-08-19 15:39

孩子利用学习APP中的一对一付费课程进行学习,课程费用一学期高达1500-2000元。 (钟小丰 摄)

今年6月1日,《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管理办法》实施两个多月,记者调查了快对作业、天天练、小猿搜题、作业帮等多款热门校园学习类APP发现,这些APP仍不同程度存在游戏泛滥、诱导消费、违规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

为此,教育专家呼吁,要加强学习类APP规范管理,完善过程监管机制,重视发挥好家长的监护引导作用,建议家长要谨慎选择,扬长避短。

●本报记者林婉萍实习生丘维芳

现象

普及度高,学习APP成“标配”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每一位家长的手机里都下载有小猿搜题、天天练等学习APP。“因为自己的学历不高,很多知识不懂,学过的也早已忘记,现在的孩子学习难度大,所以辅导孩子学习,基本上都是靠各种学习APP。” 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一般她都会直接把手机给女儿,让她利用手机里下载的“作业帮”校园APP学习、完成作业,省心不少。

为辅导15岁儿子学习的梁先生下载了小猿搜题(家长版)APP,他表示,APP里有丰富的经典例题可以练习,每道题都附有视频讲解,看不懂还可以留言,线上老师会逐一解答,很实用。但他不会把手机直接交给孩子,而是自己先学,然后再教孩子。“我可以在APP里搜题、看文章、看别人的留言评论,自己也可以发评论,有些是闯关做题,像玩游戏一样,还可以在APP里签到赢礼品,挺有趣的。”陈同学是三年级学生,他告诉记者,天天练APP是他的学习“好伙伴”。

同时,不少使用过学习APP的家长也提出各种担忧。他们提到,学习APP虽然课延内容繁多,但很多功能需购买VIP才能使用;或小游戏多,过度娱乐化;甚至有的还需要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才能登录……学习类APP兼备便利性、实用性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

调查

存在问题,亟需规范完善

日前,记者对市场上热度较高的多款校园学习APP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存在积分游戏诱导充值、学习无关链接较多、违规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等《管理办法》明确禁止的内容。

“恭喜你,闯关成功!”当记者在天天练APP做完了几道数学题后,手机界面上弹出了闯关成功的字眼,同时还蹦出了大量的星星、钱币。

在APP中,做题是以“闯关”的形式完成的,只有闯关成功才能进入下一个关卡的练习,并且会根据闯关的完成度奖励相应的星星、乐豆和乐币。这些虚拟货币可以用来在APP中换取装扮,甚至兑换一些现实中的奖品。

记者发现,“天天练”APP可免费学习的内容十分有限。在闯完三关后,系统就会提示,余下的关卡需购买才能解锁。以此诱导用户付费购买。而且,其中课程视频、答疑、真题试卷、课程同步练习等绝大部分内容都需要购买或成为VIP会员才能使用。

此外,记者还测试了小猿搜题、快对作业和作业帮三个学习类APP,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待完善。记者安装好小猿搜题,一点进去就弹出了一个对话框,是否允许获取存储、电话、位置信息、通讯录等9个权限。记者选了不允许,结果显示无法登录。在快对教育APP中看到,有较多与学习无关的广告充斥其中,内容鱼龙混杂。而“作业帮”APP则像社交软件一般,可以发圈、点赞、评论,有的内容粗俗没营养,学习交流“阵地”变成网友间的“交际圈”。

专家

扬长避短,选择要有针对性

近年来,学习类APP在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它包含的课内重难点、课延知识、多元解题思路等丰富内容,以其实用性和便利性风行校园,被教师、家长、学生所青睐。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选择学习类APP,科学使用APP为学习助力?

对此,相关教育专家表示,要进一步落实《管理办法》的实施,加强学习类APP的规范管理,完善APP设计过程的监管机制,做好源头把关;同时,要重视发挥好家长的监护引导作用,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学习APP。兴宁一中的刘老师也认为,无论是家长、老师或学生,选择学习类APP应该谨慎,要有针对性。“这些APP虽有很多优点,可以练题、看视频自主学习,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隐患",会让孩子养成懒于思考,从而过度依赖APP。”刘老师建议,家长和学生们在使用APP时要“扬长避短”,真正让APP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

新闻推荐

南国书香节梅州分会场暨首届兴宁书展活动8月16日至18日举行 悦读嘉年华 书香飘兴宁

每年8月中旬举办的南国书香节,今年又有新看点,在文化之乡梅州兴宁市举办的首届书展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南国书香节特别是梅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