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高陂镇三洲村依托产业帮扶资产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 多管齐下吹响“扶贫乐章”
连日来,大埔县高陂镇三洲村村民正忙着除草护果,蜜柚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根据挂果情况,今年蜜柚预计能产100万斤左右,带来产值200多万元。贫困户们又有好盼头了!”村支部书记曾金定笑着说。
作为第三轮省定贫困村,近年来,三洲村大胆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做实贫困户增收具体办法,依托“公司+农户”模式,强化资产扶贫收益,让贫困群众收获“真金白银”。
贫困村脱贫得“选对路”
8月7日,骄阳似火,记者来到三洲村,在曾金定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山腰的蜜柚种植基地,一大片绿油油的蜜柚林映入眼帘,满山遍野的柚树上挂满果实。据介绍,今年蜜柚预计能产100万斤左右,带来产值200多万元。
三洲村距镇政府12公里,全村2600多人,外出人员占全村人口的半数,是第三轮省定贫困村。“过去村民主要收入靠耕田,加上零散种些蜜柚,没有技术支撑,收入微薄,脱贫更是难上加难。”曾金定说。
产业分散,群众收入低,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脱贫任务非常重,如何让贫困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村里先后召开了多次村民代表大会,在村民的民主决策下,三洲村决定以建卡贫困户为重点,鼓励非贫困户,以蜜柚为产业,以“公司+农户”为模式,带动全村集体经济发展。“我们出发点就是要选用一种长期造血的模式,细水长流,每年分红,贫困户积极性便会大大提升。”曾金定说。
健全产业帮扶长效机制
方向既定,谋定后动。2013年,三洲村与本村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金鸿京公司开展蜜柚产业项目合作,使用海珠区扶贫专项资金20万元,规划开发山地3000亩。“目前公司招收本村有劳动力贫困户47户,主要负责割草和施肥,一天工资为100元,每年蜜柚销售完成后,也会给村里贫困户分红。”金鸿京公司相关负责人曾金泉表示,这样的模式使得公司在解决用工难题的同时,也让村民们能在家门口工作。
张绿青便是贫困户之一。前几年,她患上肺痨,加上大儿子体弱多病,接近5万元的治疗费用,单靠丈夫打散工所赚的微薄收入远远不够,他们不得已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那时候,我们一家子借住在亲戚家,因为家里人多,吃饭、洗澡、睡觉都在不同人家里。”但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每天早上7点就来公司打工,一天100元,每年就能增收3万多元,再加上6月、12月准时到账的集体经济分红,现在生活轻松很多了。”张绿青开心地说,这两年危房改造后,自己也住上了新房子。她现在的愿望就是攒劲干,供两个孩子读书成才。
为加大产业帮扶力度,2017年,三洲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还组织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镇牵头的龙头企业大埔美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产业合作项目。在镇政府的主导下,驻村工作队、村委和该公司进一步细化产业合作的模式、细节等,并健全完善了产业帮扶长效机制。目前,该项目将为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增收400多元。
强化资产扶贫增产增收
产业帮扶主要针对有劳动力人群,那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怎么办?三洲村选择双管齐下,强化资产扶贫收益。
曾金定向记者介绍,目前村里一是将省级财政扶贫补助资金投入到大埔县水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每年9.6%的利率进行利息收益,所有收益分配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二是使用海珠区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投入到大埔县水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每年所得收益按照8∶2的比例分配给贪困户和村集体。这些项目可以让贫困户每年每人增收1000多元。
对于未来,曾金定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鼓励在家有劳动力贫困户积极发展种养殖,依托专业合作社,带动种养殖户增产增收。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培养致富带头人,树立贫困户脱贫典型,争取实现全村贫困户基本脱贫。
(润涛文燕 招迎 俊林 张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严伟涛)记者从市委台港澳办获悉,2日至5日,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文化C游记”采访团来梅拍摄“客家文化”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