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家歌手、词曲创作人到演员、制片人、艺术教育者,每一次跨界只为更接近梦想 陈善宝:“折腾”不止的客家音乐人

梅州日报 2019-08-17 10:20

陈善宝和妻子梁姗姗及学生张琳组成的“客家三宝”组合。(陈善宝/供图)陈善宝培训青少年演唱客家童谣。(吴腾江/摄)陈善宝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传播客家音乐。(林丽妙/摄)

引言:大家还记得曾经风靡全国的“吉祥三宝”吗?在梅州,有一个“客家三宝”。这个组合由客家原创音乐人陈善宝、妻子梁姗姗及学生张琳组建而成,在全省、全国舞台上大放光彩。他们的出彩在于以客家方言为特色,融入了客家五句板、客家山歌号子等元素,采用梅花琴、杯花、竹板等客家乐器加以演唱,让客家音乐传统而不呆板,时尚而不流俗。而一手打造“客家三宝”的陈善宝更是个有梦想有激情的客家音乐人——

15岁组建松口乐队开“演唱会”

今年30岁的陈善宝,音乐生涯开始于15岁。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他,自小受香港电影、电视剧、粤语流行曲的影响。9岁那年,他的阿姨从香港给他带回一台随身听,在音像厂工作的姑姑则时不时给他带回卡带唱片,听歌特别是听港台流行歌曲成了他的“生活必需品”。15岁那年,他模仿黄家驹,组建了“SK乐队”,每周末就在家里开“演唱会”。“我是松口人,"SK乐队"就是松口乐队的意思。”陈善宝说。

对于当时农村的孩子来说,买乐器是一种奢望,但这并没有限制他的想象力。因此,他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吉他、MIC落地架、摇铃、竹筒等乐器。“我把床板锯成吉他形状,包装箱拆剪、上漆成吉他外壳,找来几根钓鱼线当琴弦,利用钓鱼竿的伸缩功能作麦克风架,把花洒座拆下来放麦克风,还在背带上绣上自己的名字。”陈善宝说,逢年过节,自己就背着自制吉他与人合照。

为了实现拥有吉他的梦想,在初三暑假那年,陈善宝到梅城的建筑工地打工。“真的是去搬砖,特别辛苦。同行的小伙伴慢慢退出,我坚持了一个月,拿到工资就买了第一把吉他。”陈善宝说。

“知音”携手创业,搭档变夫妻

说起陈善宝与梁姗姗的缘分,仿佛从梁姗姗返乡务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2016年初,我踏上从广州回梅州的火车,有一名自称"陈善宝"的男子,通过松口老乡群加我微信,说是帮朋友公司找员工。”梁姗姗说,因为她喜欢唱歌跳舞,印象中初中时学校乐队确有这么一个人,没有过多犹豫就加了他为好友。

因为梁珊珊的职业是形象设计师,陈善宝会承担一些演出项目,两人便慢慢有了合作。“他的音乐作品颠覆了我以往对客家音乐的印象,我觉得很有新意,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当时我们一拍即合,想开一家集音乐制作、创作、培训的机构。就这样把自己也"合作"进去了。”梁珊珊愉快地回忆起两人相识相知的经过。

2016年7月,梅州市梦之星艺术培训中心成立了。“从音乐创作、MV产出,到人才培训、节目产出,当时整个客家地区少有这样的平台,这也是打造梦之星的初衷。”让陈善宝欣慰的是,开店至今没有派过一张传单及任何宣传广告,竟也没有坐过“冷板凳”。

这几年,“梦之星”把重心放在客家音乐的改编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上。“童谣的传承是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所以在改编的时候比较注重音乐的传唱性。”据陈善宝介绍说,像曾经登上央视的童谣《排排坐唱山歌》、电影《梦想之战:踢球吧!阿妹》主题曲《月光光秀才郎》,都融入一些现代元素,让歌曲更加朗朗上口。

目前,梅州、河源以及深圳、珠海、惠州等粤港澳大湾区乃至粤赣闽客家地区,经常会邀请陈善宝以及他的梦之星团队到学校里为小朋友教学、演唱。此外,梅州的一些文化馆、幼儿园、小学都在使用他们的童谣教材。

“这几年,不断有人提出融资,让我们扩大规模,但是我都拒绝了,也有人笑我傻。但我觉得只有保持现在这种状态,我才能做出比较纯粹的音乐,这是我希望坚持的。”陈善宝说,有好的作品,市场自然会来找你。

用客家音乐联结乡情

在陈善宝创办的梅州市梦之星艺术培训中心,记者看到一个“番客箱”,表面已有明显的划痕。陈善宝随手打开,里面是他珍藏的薄膜唱片、黑胶唱片、报纸及油印书籍。其中的书籍,除了专业的音乐书籍,还有客家文史书籍。

原来,在进行客家音乐创作几年后,陈善宝意识到,自己写出来的歌似乎少了“灵魂”。于是,他就开始通过阅读来充电。“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到曾宪梓、熊德龙、梁亮胜等客家名人的奋斗历程,被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怀深深感动。”

“他们的故事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以歌曲的形式表达他们对国家、对家乡的情怀,能让更多的游子产生共鸣。”陈善宝说。同时,他还从书籍的文字图片中找到最传统的客家服装、客家装饰,应用在MV作品上,还原最真实的场景。

今年,他也参与2019世界客属第30届恳亲大会主题曲的创作、演唱。“在主题曲当中,我特意加入"泱泱中华,有我客家""天下客家,情系中华"这类语句,表达爱国、爱客家的情怀。”为了传承、弘扬客家文化,他主动联系海外客属社团,尽自己的努力用音乐传播乡音,联结乡情。他也希望,有更多的音乐人为客家音乐添一把火,助一把力,把客家音乐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

期待集全球客家人资源拍电影

从客家歌手、词曲创作人、到电影演员、制片人、艺术教育者,陈善宝的跨界之路看似跟众多明星相似,但又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他先后创排了童谣《排排坐唱山歌》《客家山歌特出名》,客语版《中国》等经典歌曲,担任了《纯真年代》《长风镇》《梦想之战:踢球吧!阿妹》等多部在梅州取景拍摄的电影制片人。

陈善宝十分佩服“现代民歌教父”何沐阳,特别是今年3月与何沐阳老师在平远采风受到非常大的启发。“何沐阳老师对中国地域性音乐元素的保护做得很好。在歌词内容上,以阐述文化方面为主。在音乐制作上,采用中西流行的元素。” 因此,他在音乐的创作上,也沿用了何沐阳老师的思维。

最近,陈善宝改编客家童谣《我是缺牙耙》,歌曲中还温情地加入现在流行的国语说唱,又添加了爵士音乐,有诙谐幽默的节奏感,更适用小朋友,更有传唱性,童谣将于10月下旬发布。

“男人三十而立,是时候做一些突破了。”陈善宝说,去年,央视与他共同发起制作客语版《中国》,统筹,推荐、召集全球各地区知名客家艺术家、客家歌手共同参与演唱并拍摄MV,成为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歌手演出阵容最大、摄制跨地域最广的客家歌曲。不久的将来,他还想集合全球客家人的资源,拍摄一部有浓厚客家情怀及融入丰富客家音乐元素的电影。

“陈善宝的作品传承而不守旧,创新而未忘本,旋律优美,易于传播,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而且,他通过客家音乐积极弘扬客家文化,非常值得肯定。”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老师罗鑫说,目前客家音乐还远远没有达到“流行”的程度,但像陈善宝这样在音乐性、技巧性上不断提升修炼的客家音乐人,难能可贵。

新闻推荐

赓续革命薪火 谱写振兴新篇 平远县激活红色资源推动苏区发展见闻

在仁居村红四军第一纵队支队驻地旧址,扛旗冲锋的红军战士塑像栩栩如生。(首席记者钟小丰摄)●本报记者张柯傅思林见习记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