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派出所积极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探索推行“五微”警务 初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本报记者李盛华
通讯员曾国韬
图片由何志林提供
两家人20年的恩怨纠纷,派出所民警上门做工作给化解了;村民饲养的上百只鸡鸭被陆续偷走,派出所民警结合智能防控手段抓获嫌疑人,帮助村民挽回损失;60多岁的老人因多年前迁户口时错误登记出生日期“被年轻”近10岁,无法正常享受有关福利,派出所民警经过多次走访调查成功为他更正了准确的身份信息……这些都是梅江区城北派出所日常处理的案事件,从细微之处书写爱民为民文章,赢得人民群众点赞。
梅江区城北镇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辖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万人。近年来,城市中心区商贸功能不断外扩迁移,城北镇各种不稳定因素叠加,土地纠纷、权属纠纷、征拆纠纷、租赁纠纷等案事件易发多发。结合辖区人文特点,城北派出所以创建“公安枫桥式派出所”为契机,探索推进“五微警务”,将“社区警务、基础管控、纠纷化解、防控体系、便民服务”五大任务落细落小,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
红色引领
柔性执法
城北派出所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突出红色基因传承,让“红色”成为了党员民警在做群众工作中最鲜亮的底色。据介绍,城北派出所将党建统领工作融入各片区警务室建设当中,实现了党员干部群众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定纷止争的良好局面。结合辖区面积广阔的实际,城北派出所将工作重心前移到农村,将工作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在村里面建立起“警民联调室”,由各联系民警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观看宣传片、向群众报告、警民座谈等活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开展便民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大大拉近了警民距离,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
据统计,城北镇各类纠纷类警情占比达到72.8%。派出所民警坚持化解矛盾纠纷要抓住焦点,采用柔性执法、给予人文关怀的方式,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老百姓心服口服。扎上村李家与池家,20年来因宅基地问题一直纠纷不断,上一辈的恩怨一直延续到下一代人,两家屋后的出入小道被围得越来越窄。今年以来,两家人因围墙的琐事发生口角,报警10多次。5月29日,两家人再次起了冲突,李家的长子小李在推搡中打伤了池家的老阿姨!事发当天刚好是城北派出所教导员古红光值班,他接报后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民警把池阿姨送往医院后,把小李传唤到了派出所询问。小李觉得池家咄咄逼人,自己宁可被抓去拘留、出医药费,也不愿跟她赔礼道歉。“把小李拘留了,只能解池家一时之气,并不能从源头上化解两家人矛盾,日后矛盾可能继续激化,甚至发生更大规模的冲突。”古红光思考着如何让两家人化干戈为玉帛,决定运用“背靠背”调解的方法,先找来了老李。他劝导老李:“小李还年轻,拘留了会留下记录,不能让上代人的恩怨毁了年轻人的前途。”另外,他又积极做通池阿姨的思想工作,老李也亲自上门找池家赔礼道歉,两家人20多年的恩怨也从此化解。
网格治理 智慧防控
城北镇共21个村(居)委,以206国道以及环城路为界,划分为中村社区、五里亭社区、扎上社区3大片区。受各种因素影响,辖区内偷鸡摸狗的案件时有发生,案值虽然不大,但对普通村民来说却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为多方整合资源,形成服务与管理合力,城北派出所挑选了6名经验丰富的民警和6名辅警两两搭配,分别挂点3大片区,通过与镇、村(居)委会各部门干部合署办公,开展巡逻防控,为广大群众调解小纠纷、破解小矛盾、排除小隐患、破获小案件,通过主动排查、梳理分类、合力化解,真正实现了“小网格,大作为”的目标。
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叶力强几乎每天都走访巡防,走熟了辖区的大小道路、各家各户,对辖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更是了如指掌,这对办案带来不少便利。今年7月,城北镇古洲村民发现住家入贼。接警后,叶力强考虑到路途较远,从派出所出发需一定时间,有可能会让嫌疑人发觉后逃脱!他第一时间与该村治保主任取得联系,让其组织治安联防队员马上赶至现场,将居民楼包围,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自己则带领值班民警迅速赶至现场,警民合力将嫌疑人当场抓获。据统计,2019年以来,辖区警情同比下降6.7%,辖区各类行业场所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33%,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村建立起来的群防群治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
派出所民警还结合智慧防控手段,加快破案速度。今年2月份的一个上午,城北镇五里亭70多岁的饶伯来派出所报警称,他家饲养的160多只鸡和10几只鸭在近几个月分6次被人盗走,折合损失约9000元人民币。民警接报后马上到饶伯家中了解情况,并且对周边群众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进入饶伯住家村道口的一户村民家中安装有监控视频,通过调取监控视频,人像比对成功后又通过“平安梅州”视频监控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轨迹,最终成功抓获盗窃嫌疑人卢某,并在其出租屋追回被盗待售的部分鸡鸭,大大挽回了饶伯的经济损失。
细致服务 办好实事
城北镇人口多琐事也多,这对派出所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梁秀群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从梅县松口镇嫁到城北镇干才村。她的实际出生日期为1957年2月20日,由于迁移入户时村干部疏忽,登记户口做身份证时将出生日期错误登记为1966年2月20日。这也直接导致原本60多岁的她“被年轻”了近10岁,享受不了老年人有关福利。
户口问题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今年4月初,驻村民警了解这一情况后汇报给城北派出所领导,所领导明确表示希望户籍民警跟进调查,想办法依法依规帮助更正过来。但是,当时办理户口手续没有电脑录入,村委、派出所也无法查找到迁移存根等原始档案。古红光教导员和户籍民警小曾多次去干才村,面见当事人梁秀群,走访知道当年情况的同龄人,又到梁秀群出生地梅县松口镇调查走访,做调查笔录材料11份,终于确认梁秀群确实是1957年出生的。走访民警将调查报告和相关材料上报给梅江分局户政部门。5月14日,梅江分局经审核同意将梁秀群的出生年份由1966年更正为1957年。当民警将办好的户口簿送到梁秀群手中,并为她受理新的身份证时,她感激万分,连声感谢派出所民警为她办了大实事,困扰她多年的“心头石”也终于放了下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爱飞)受“龙舟水”期间多轮强降雨影响,位于梅县区石坑镇境内S333线的一路段遭受严重水毁,造成路基掏空,过往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