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公路人”钟增光: 三十四年坚守岗位 一家三代守护道路

南方日报 2019-08-14 06:21

钟增光正在修剪树枝。

吴文华摄

“轰轰轰……”上午九点半左右,省道224线梅县区荷树园电厂路段响起了割草机轰鸣的作业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汽油味和浓浓的黑烟,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

此时,梅县区公路局丙村道班班长钟增光戴着笨重的头盔,穿着严实的工作服,正带领着班组成员修剪路边过高的树枝和杂草。

“道路沿线的树枝杂草延伸到路面上,遮挡了视线,对开车和骑车的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只有及时清除,才可以保障道路安全通行。”钟增光说。

这是钟增光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从事公路养护34年来,钟增光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2018年,钟增光被梅州市公路局评为首届“最美公路人”。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

见习记者魏丽文

通讯员刘洪桥吴文华

子承母业18岁接过母亲手中的扫把

钟增光个子不高,却很壮实,见到人时总会露出憨憨的笑容。他历任水车道班、大坪道班、铜盘道班、丙村道班班长,工龄长达34年,其中就有29年任道班班长。

钟增光走上公路养护之路最为重要的“引路人”是他的母亲。钟增光的母亲是梅县区早期公路养护人,从事公路养护二十几年。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1985年,初中毕业的钟增光接过母亲手中的扫把,成为了一名公路养护人,彼时钟增光才18岁。

回忆起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头几年,钟增光坦言:“每次碰到同学,我都很难为情,总会把草帽戴得很低,生怕他们看见。”慢慢地,钟增光开始坦然面对这一切。

起早贪黑、高强度的工作也让钟增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入职几年后,钟增光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去深圳打拼,拿着比自己高的工资时,逐渐动摇了初心。“那时候我的工资一个月才50块钱,入不敷出。”钟增光回忆道。

“既然干了这行,就要以路为业,以班为家。”母亲的一次叮嘱,鞭策着钟增光继续前行。“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家庭。”坚定信念后,钟增光从此踏踏实实一干就是34年。

每天早上5点多,当别人还沉醉在梦乡之时,钟增光就起来了,吃过早餐,备好工具、检查车辆,马上奔赴工作一线。一把锄头、一个扫把、一把镰刀、一个铁铲,便是钟增光的“四件套”必备工具。

“冬天可以晚点起,夏天晚点起的话,到了中午就非常晒。”对于钟增光来说,夏天是最难熬的季节,经常要顶着30多度的高温在户外劳作,披在头顶擦汗用的毛巾都可以拧出水来,衣服湿了就再没干过,一天要洗好几次澡,最起码喝掉6瓶250ml的水……

常年的风吹日晒也让钟增光的皮肤看起来显得尤为黝黑,他的妻子陈利兰笑称:“除了刚认识他那会看起来比较白,之后就再也没白过了。”

对于养路的苦和累,钟增光总是憨笑道:“这是我的职责,每天看着那么多车辆安全地从我身边经过,我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不改初心兢兢业业成为“拼命三郎”

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这是钟增光真实的工作写照。忙碌的工作充实着钟增光的生活,却也让钟增光无暇顾及家庭。

2016年,钟增光的母亲病重去世,直到现在,他还在内疚中。“母亲生病,我没有时间照顾她,没尽到为人子的义务。”钟增光深深地呼了口气,望向了窗外。

这些年来,家里大小事都由妻子陈利兰一人包揽。“他工作忙,又那么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没办法,还是要支持他。”提起过去的艰苦岁月,同为公路养护人陈利兰释怀一笑。

然而,一开始,陈利兰并不理解丈夫钟增光。2006年,钟增光在老家梅县区大坪镇道班工作。“当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上班离家近能照顾一下家里。”陈利兰当时多想就这样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直到2013年,上级决定将钟增光调到雁洋镇,钟增光毫不犹豫答应了。

“当时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答应了。后来他跟我说,你不去,我不去,谁去?”看到丈夫对工作如此坚定的态度后,陈利兰也心软了,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看到妻子辛劳地操持家务,自己却帮不上什么忙,钟增光心有亏欠,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公路需要他去养护,这个“拼命三郎”更用心工作了。

几年前,梅州突发大暴雨,206国道多处桥梁坍塌,大量来往车辆滞留在路上。在家休假的钟增光见状着急了,担心路面出现险情。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钟增光就披着雨衣、绕山路走到城北,发现城北积水已到人的腰部,根本无法通行。钟增光又绕小路到梅城,最后终于在梅城坐上了前往水车镇道班的公交车。回到水车镇时,已是下午4点多。在平时,从家里骑摩托到水车镇道班两个小时就足够了。刚回到道班没一会,钟增光马上又穿上雨衣去巡查路况了。

“每次我们交办的任务,钟增光都高标准完成了。”梅县区公路局党组成员、养护股长郭练忠说,钟增光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得到群众和单位的一致认可,并先后8次在单位年终考核中评为优秀。

2017年5月,钟增光被调到了丙村镇道班,负责线路从城东镇竹洋村一直延伸到雁洋镇长教村,长达三十多公里。由于丙村路段沿线工厂、企业较多,运输车辆每日络绎不绝,路面撒漏大,需要人力和扫路车配合才能保持路面整洁。

有时候,遇到撒漏的运输车,钟增光会上前提醒。然而,善意的提醒有时却得不到理解。尽管如此,钟增光仍不改初心,守着自己的一方热土,踏实工作。

三代接力穿上橘色工装挑起养护重担

2018年,钟增光被梅州市公路局评为首届“最美公路人”。

“一个县只有一个人选,钟班长对工作满腔热血、尽心尽责,评为"最美公路人",他当之无愧。”郭练忠说,在钟增光的带动下,丙村班全体成员劲往一处使,所管养线路保持在梅县区公路局全局领先水平。

在工作上,钟增光兢兢业业,总是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对待道班成员上,钟增光很是耐心,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钟班长做事认真,平时很照顾我们,我刚来三个月,很多东西不懂,钟班长都是手把手教我。”说起钟增光,丙村道班成员谢益平这样评价道。

钟增光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了他的儿子钟远强,三年前,钟远强也穿上了橘色的工作服,成为一名基层公路养护人。小时候,由于钟增光工作繁忙,常年不着家,缺少父亲陪伴的钟远强对钟增光稍有抱怨。

“现在当我自己也成一名公路养护人时,曾经的不解现在都理解了。”钟远强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想成为像父亲一样做好本职本责的人,为梅县公路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对于儿子当初的决定,钟增光非常支持。34年来,钟增光把青春与汗水挥洒到了梅县各大公路。如今,儿子接棒,也将公路养护作为自己的事业,这让钟增光很欣慰。

34年来,钟增光也见证了梅县公路的巨变。原先,梅县区公路多是黄泥土路,平时大车碾过的地方会留下深深浅浅的凹槽,一到下雨天,坑坑洼洼的路面全是积水,不便于人车出行,养护起来也比较困难。

“那时候还要挑石子把这些坑补上,完了之后路面还要铺上一层厚厚的细沙。工作时要是遇到起风,路面尘土飞扬,满脸都是土。”钟增光回忆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梅县开始大规模修路。原先的黄泥土路,如今已变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沥青路。众多企业纷纷入驻梅县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而这背后,少不了像钟增光一样扎根基层,辛勤耕耘公路养护事业的普通人。据统计,与钟增光一样三代都是公路养护人的家庭,仅梅县区公路局就有14户。

在他们的辛勤付出下,如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犹如一条条银色的飘带,延伸到工厂企业、学校医院,直至居民的家门口。

新闻推荐

S333线石坑镇境内一路段遭水毁 重型车辆注意绕行

本报讯(记者张爱飞)受“龙舟水”期间多轮强降雨影响,位于梅县区石坑镇境内S333线的一路段遭受严重水毁,造成路基掏空,过往的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