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三河坝

梅州日报 2019-08-13 10:41

日前,单位组织我们去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三河坝战役保存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促成了“井冈山会师”。三河坝,是一处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一广场

从停车场的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石雕门坊。广场内矗立着英武威严、凝视远方的朱德铜像,他的两边,共环绕着20个或全身或半身人物铜像,认真细看铜像下边的人物注解,原来半身铜像是已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共有9座,分别 是蒙九龄、张堂坤、孙树成、游步瀛、李硕勋、孙一中、王尔琢、蔡晴川、周子昆。这9位烈士参加起义时,才刚刚20出头,他们为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着我们,无不感叹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另11座全身铜像则是当年指挥或参与过三河坝战斗的,后来都成为了解放军南征北战的核心,如陈毅、林彪、许光达、周士第等等,广场周围还刻有表现“举义南昌城”“浴血三河坝”“会师井冈山”三大主题的大幅浮雕墙。

烈士纪念碑

在山顶的纪念碑前,我们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烈士。这个烈士纪念碑建成于1963年,碑正面镌刻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是朱德委员长的亲笔题字,碑座上刻着的碑文为三河坝战役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解说人员介绍:兴建三河坝战役纪念碑时,从此山头挖出四大水缸的烈士骸骨就埋在纪念碑之下,直到1974年,纪念碑建设围栏时,还从当年的阵地上不断挖掘出新的骸骨,很多手里还紧握着枪。瞻仰完纪念碑回首眺望三河,此时此刻的汀江、梅江、梅潭河三条河流,正潺潺地从三个方向,平静地涌入韩江。

体验式战壕

纪念碑左侧是修建的体验式战壕,青翠松柏丛中,一道道横卧着战壕里,布排着正紧张战斗的战士模型,他们或手拿望远镜、或挥手指挥、匍匐在战壕边瞄准、或紧握长枪、或准备投掷手榴弹,仿若当年炮火轰鸣、硝烟弥漫的战场就在眼前。92年前,为掩护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率领的三万多主力部队向潮州、汕头进发,三河分兵后的朱德率领3000多名起义军和当地的1000多名农军据守奋战了三天三夜,接着在1927年10月4日凌晨,为掩护朱德带领的阻击战剩下的主力起义军撤离,25师75团第3营营长蔡晴川和他的全营官兵留下来打掩护。当主力刚撤出阵地,敌人就发起了猛烈攻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时年24岁的蔡晴川营长指挥全营官兵一次次地阻击了敌人的多次猛攻,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最后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战役纪念馆

在纪念馆内,我们跟随解说人员从左面往里依次参观,聆听着“举义南昌城”“浴血三河坝”“会师井冈山”三个展厅的史实故事,观看了108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100多件历史文物,这些历史物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列在柜子里的弹头,这些是建造烈士纪念碑时挖出的,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打响革命第一枪的武器之一,朱德带领当年的起义军就是靠着这些简单且不充足的武器弹药,在三河坝与数倍于自己的追敌激战三昼夜,保护了起义军主力南下。一幅“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和上井冈山路线示意图”,详细再现了三河坝战役上续南昌起义,下经四处征战,不断转移,最终上井冈山进行朱毛会师的经过,写就了三河坝红色灿烂的篇章。(曾君玲)

新闻推荐

仙草大户种葛根花式加工供港澳

黄新文(中)向平远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园办公室主任王昌喜(左)介绍葛根粉等产品。南方农村报记者高永彬黄帼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