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被电子产品“绑架”了? 专家建议科学引导,增加亲子活动时间

梅州日报 2019-08-05 10:28

“现在的孩子,一放假,就如同放"虎"归山,玩起手机、电脑难以控制。”日前,刚见面,朋友钟女士就跟记者吐槽自家小孩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

据了解,假期里,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成了孩子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不少孩子利用电子产品辅助学习,或玩游戏看视频。电子产品占据孩子生活的比重逐渐加大,但其带来便利的同时,过度使用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视力。怎样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假期?专家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科学引导,增加亲子活动时间。

●本报记者林婉萍

实习生张莹娜

现象

“低头族”学生越来越多

在假期,不少家长都要上班,没办法时刻看着孩子,针对孩子肆无忌惮使用电子产品的现象,家长们表示很焦虑。“刚放假那会,他一有时间就玩手机,玩起来就控制不住时间,一旦我们在忙没关注他,他能一个姿势不变,玩上半天的手机游戏。”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对于电子产品,她深知过度使用的危害,所以一直都会给儿子严格限制使用时长,暑假放松了几天,现在发现儿子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她一气之下没收了孩子的手机。

“我的孩子经常利用手机上的教育APP辅助完成作业,但每次做完作业她都会玩上一两个钟的小游戏,现在放暑假,有时喊她出门散步,她都不肯出门,就在家低头看手机上网聊天。”家有10岁娃的谢女士无奈地说道。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在家的“宅童”,很多学生即使在书店、公园等公共区域,都乐当“低头族”。在清晨的归读公园,除了晨练的人群外,休闲亭凳子上,不少学生穿着的青少年人手一“机”,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他们或看电子书,或三人成群联机打游戏,或专心致志地刷抖音……对眼前的美景,身旁的人事物充耳不闻。偶尔他们其中有个别抬头揉揉双眼,而后又立即投入到“虚拟世界”中。

专家禁玩不现实,家长应以身作则

用手机软件练习英语口语、辅助完成作业……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强化,电子产品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但电子产品显然是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降低孩子视力,长期沉迷虚拟网络,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那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对此,记者采访了梅州中学老师周宇婷。周老师表示,家长对待孩子的电子娱乐方式要有规则,且这规则要持之以恒,不能随意“变卦”。“禁止玩电子产品本身并不现实,也脱离了时代,但玩多久、怎么用就需要家长跟孩子好好沟通决定。”周老师提醒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避免不分青红皂白没收孩子手机、强制关掉电脑等简单粗暴的行为,这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孩子反感。

周老师建议家长,要帮助孩子有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假期,“孩子会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没有别的事做。”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做暑期“课程表”,协调好电子娱乐跟阅读学习的时间,与孩子定好规则,而且要明确并执行到底。此外,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工作之余,远离电子产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增加亲子活动时间。

新闻推荐

小区里的“音乐专场”

●唐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早上八点半,楼下的“音乐专场”准时开场。伴着窗外耀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