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冤枉百花洲”
●罗 鑫
梅城人所熟悉的百花洲,大概就是今天的江南梅江一路、二路和江南路的交界地带。改革开放以后,百花洲一度成为梅州最繁华的地方。新华书店、影剧院、服装店、照相馆……应有尽有。特别是1994年12月第1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举办的时候,百花洲更是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名噪一时。直到10年前,百花洲还经常因为其区内店铺高额的转让费而屡见报道。
“百花洲”早在明朝就已经是梅州的繁华之地了。只不过,历史上的百花洲并不在江南,而在今德龙桥至南门文化广场,即乌廖沙一带(如图)。根据《乾隆嘉应州志》转引旧志的记载,百花洲的位置、范围大概是:“城南六十步,平夷如掌,周回四百步,介梅溪、程江二水之间。洲东相传有五色水,绚烂如锦,谓之锦江。元元统间,水溢洲溃,今河道迁改,洲未能复。洲人指河西程、梅二水夹流处名之。”
古代的百花洲,外货齐聚,商旅繁盛,简直就是座迷你的不夜城,堪称梅州的“小秦淮”,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寻欢作乐的地方。“百花”是“美女云集”的意思。这里说的美女,可不是寻常女人,而是指涂脂抹粉的青楼女子——当然,以百花洲的面积来看,这些青楼应该都建于船上(实际这也是明清以来沿岸地区的“流行文化”),兼有茶楼、食肆、赌馆、客栈的功能,当时的从业人员,不少应该都是善于游水掌舵的疍家子弟。从语音上考证,“洲”其实就是“舟”的意思,也就是船,而且是一艘极大的船。
说到这,耳畔不禁回响起梁元帝的《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音益)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褠。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言归正传。客家话有个成语叫做“胭脂冤枉”,现在专门用来形容人日子过得紧巴,引指吝啬、小气。其实,这个词的本意说的是那帮青楼女子,说她们红颜薄命。注意,客家话的“冤枉”,更多是被动的意思,即是“被冤枉”,翻译成普通话应该是“可怜”。
百花洲上的风尘女子,看似妖艳美丽,实际命运都操控在有钱有势的人手中,人身、经济均不得自由,日子过得甚为可怜,这正是“胭脂冤枉”的由来。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丽莉实习生陈心茹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蚊虫也多了起来,蚊子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登革热便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