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吧!阿妹》在梅举行千人首映礼 梅州日报社首次参与电影摄制,以“客家人的功夫足球”为题材好评如潮
●本报记者林丽妙
见习记者林仪丘佳溢
昨晚,首部客家人的功夫足球励志大片《梦想之战:踢球吧!阿妹》在梅州亮胜客家艺术中心首映。千人放映厅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该影片由广州星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广东方阵电影产业有限公司、广东大鑫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梅州市报业广告有限公司、梅州市梦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摄制。
客家元素浓郁
勾起童年回忆
“阿妹加油!”电影开场前,现场加油声音此起彼伏,预祝电影《为梦想之战:踢球吧!阿妹》票房大卖。影片开头,一名10岁的客家阿妹李小美,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法踢球而愁眉不展。为了到城里寻找父母,多次想要走出大山,后来在乡村支教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加入校园足球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赢得足球赛冠军成为焦点,同时也得以与父母重逢的感人励志故事。
“在晒咸菜呢”“阿妹在吃腌面哦”……在观影过程中,看到有共鸣的情节时,观众不约而同地发出笑声。当主人公小美的足球队获胜后,在派对上响起熟悉的歌曲《月光光秀才郎》时,现场不少人伴随着节奏哼唱起来。据了解,该歌曲由客家著名童谣改编,由客家三宝创始人、本片联合制片陈善宝作词作曲,是该影片的主题曲。“在童谣的基础上,运用说唱结合、叠字叠句的演唱方式,使节奏朗朗上口,律动感更强,极具传唱性。”陈善宝说,客家童谣是客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寄托乡情,传承文化的意义。希望借助这部电影,能勾起海内外客家人的乡愁。
记者留意到,影片不仅大量呈现叶剑英纪念园、松口古镇等名胜古迹、乡村美景,还融入了客家童谣、客家美食、梅州特色产品等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瞬间唤起观众对家庭、亲情的共鸣。整部电影有笑有泪,有梦想也有情怀,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拼搏奋斗精神。
本报参与摄制首试影视
责任担当助力“足球特区”
目前,梅州正积极谋划打造足球特区。自2008年持续实施足球振兴十年行动计划以来,足球运动在梅州群众基础扎实,培训体系日益健全,培育形成了“两甲一超”职业球队格局。
市体育局局长陈建新表示,梅州市正全力创建中国足球特区,作为首部在世界球王李惠堂故乡梅州拍摄的功夫足球电影,有利于足球产业发展,有助于梅州足球文化传承。他希望更多的家长、青少年支持并投入到足球特区的创建中来,群策群力加快发展梅州足球运动。
“我一直想拍一部具有广东本土地方特色的电影。梅州是足球之乡,是球王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所以这部电影也能很好地反映梅州地方特色。” 该影片监制张全欣说,希望通过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将梅州的足球精神、足球氛围、足球文化向世界宣传、推介。同时,激发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引导更多人关注和支持青少年足球运动。
细心的观影者会发现,在联合拍摄方的名单中,有梅州日报社下属公司梅州市报业广告有限公司的名字。“当前,在梅州创建"足球特区"的背景下,我们结合自身全媒体全方位发展的优势,以提升媒体跨界发展水平,体现传播媒介传播主流价值。”梅州日报社总编辑黄山松表示,作为梅州本地的主流媒体,首次参与到电影摄制中,不仅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足球特区”创建做出的责任担当,更是本报从纸质载体到新媒体平台再到电影领域进军的一次大胆尝试。接下来,梅州日报社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电影进学校等推介活动,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新闻推荐
说到近视,大家一定不陌生。不少青少年因为近视,许多体育运动无法参加,升学、参军、找工作受限,甚至引起视网膜脱离、青光眼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