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粤港澳大湾区气候监测公报发布 去年灰霾日均数较2017年减少
■相关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子俊通讯员/杨群娜)7月22日,由广东省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联合编制的《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气候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发布,这是粤港澳三地气象部门首次联合制作并发布的气候监测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气温偏高,暴雨偏多,灰霾(广东称霾为灰霾,香港和澳门称为烟霞)平均日数较2017年减少。
去年大湾区气候:开汛晚,暴雨多,气温高
《公报》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气候特征为:开汛晚,旱涝急转;暴雨多,降水极端;初台正常至偏早,台风偏强;气温高,5月高温破纪录。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平均气温22.9℃,较常年偏高0.4℃。大湾区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介于34.8℃(上川岛)—37.6℃(四会)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介于0℃(从化)—6.8℃(香港)之间。去年大湾区高温来得早,5月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均创历史新高。降水方面,大湾区平均降水量2072.8毫米,较常年偏多7%。
《公报》指出,2018年大湾区气候属于较差气候年景。5月7日开汛,较常年偏晚31天。开汛前(2月1日—5月6日),大湾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51%,开汛后强降水频繁,特别是热带风暴“艾云尼”带来的大范围持续强降水,导致大湾区出现旱涝急转,“龙舟水”偏重。
另外,2018年有6个热带气旋影响或登陆大湾区,初台“艾云尼”影响较常年正常至偏早,风王“山竹”给大湾区带来破坏性风力和最强风暴潮,广州、东莞、深圳等主要潮位站出现高潮位,突破历史极值。香港维多利亚港内的鲗鱼涌潮汐站以及吐露港内的大埔滘潮汐站分别录得2.35米及3.4米的风暴增水,是该站有仪器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澳门青洲塘潮汐站潮位5.21米,为澳门历史上第二高的实测潮位。
去年珠三角平均灰霾日38.1天
在灰霾方面,2018年珠三角平均灰霾日数为38.1天,较2017年减少1.5天。香港天文台和香港国际机场2018年烟霞日数分别为3天和13天,较2017年分别减少3天和1天;澳门2018年烟霞日数为18天,较2017年减少1天。
省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编制并发布《公报》,标志着粤港澳三地气象部门携手服务大湾区建设,协同合作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下一步,三地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区域气象合作、完善监测预警联动、建立灾害防御协作机制,提升大湾区公众对三地预警信息的认知度,形成更高水平的防灾减灾保障体系。
如何获取完整公报?公众可登录广东省气象局(http://gd.cma.gov.cn/)、香港天文台(https://www.weather.gov.hk/wisnewc.htm)、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www.smg.gov.mo)的网页,获取该公报。
新闻推荐
卓庆坚烈士故居卓庆坚(1902-1927),大埔县西河镇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接受党组织委派,前往北江开展农民运动。卓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