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农村公路 打通乡村振兴“脉络” 梅县区坚持农村公路“共建共管共享”,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南方日报 2019-07-22 06:36

整洁平坦的乡村公路与一河两岸美景互相映衬,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受访者供图

整洁平坦的公路穿村而过,清晰齐全的标识标牌随处可见。在梅县区桃尧镇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车。“如今,村里的孩子到圩镇上学、老人外出活动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车,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吴伯说。

乡村要发展,交通当先行。至2018年底,梅县区农村硬底化公路通车里程2497.4公里,其中县道87.9公里,乡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并与国省干线有效衔接,实现镇镇相通、村村相连。

“乡村公路是有效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流"进农村,特色农产品"走"出农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载体。”梅县区交通运输局局长何问安表示,2019年,梅县区计划再投入3.59亿元,继续完善提升12个“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连、城乡一体、外通内畅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

共建共享发动群众捐款9000多万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过去不少农村地区交通情况的真实写照。作为梅县区较偏远的乡镇,桃尧镇与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该镇有不少乡村备受交通短板的困扰。

“因为路不好走,去一趟县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时间。”桃尧镇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诉笔者,由于交通不畅,不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隐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出门,路面常常积水,雨停了,路面也变脏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干净。”沈伯说道。

在走访梅县区各地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时,笔者发现,用地和资金是摆在不少乡镇面前的两大难题。为此,梅县区从建设主体和建设资金筹措两个方面大胆创新,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以村道修整拓宽为例,不少村庄需裁弯取直或拓宽路面,难免占用到部分村民的农田、果树。为了动员村民共同参与,梅县区采取“以地代捐”的形式,把占用土地按价折合转换为捐款,此举获得了大部分村民的赞同。

“村里在修路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家合作社的1公里自留山土地,经过沟通,该合作社便将这块土地无偿捐献了出来。”深教村党支部书记沈荣凯说道。

“只要是有利于家乡建设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带头支持。”捐地之余,该合作社负责人沈伟春还捐出3.8万元,支持村里的道路建设。

针对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梅县区创新提出“5个一点”措施,即“上级补一点、县级融一点、挂点出一点、镇村筹一点、乡贤群众捐一点”,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建共享“家门口的路”。

为发动乡贤、村民力量筹措建设资金,梅县区各个乡镇不少村民理事会成员、党员干部率先带头捐款,同时积极争取当地企业、交通部门资金支持。

“你看,这名村民捐了300元,这位乡贤捐了5000元……”桃尧镇澄坑村村委会主任钟健康一边翻出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一边告诉笔者,每一笔捐款不论金额大小,他都会用手机截图下来,并给每一位捐款的村民开收据,感谢他们为家乡建设所作的贡献。

据统计,在全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群众捐款金额达到9000多万元,“以地代捐”或无偿捐地达3万多平方米,占道路建设面积的42%,有效破解了农村道路资金、用地难题。

全力推进今年将投入3.59亿元用于道路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筋脉”,也是乡村发展的“命脉”。

至2018年底,梅县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497.4公里。其中包括县道87.9公里,乡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通镇公路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通村公路实现100%硬底化。

道路宽了,汽车也可以直通村民家门口了。在梅县区桃尧镇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车。“如今,村里的孩子到圩镇上学、老人外出活动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车,既安全又方便。”村民吴伯说。

目前,梅县区355个建制村已全面开通公交线路(包含极个别边远乡村开通网约公交)。

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惠民之举后,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道路条件不好,环境也没那么好,大家也觉得无所谓,垃圾都随手丢。现在道路宽敞整洁,不仅没有人乱丢垃圾了,大家还会主动帮忙打扫。”该村村民说道。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改变了村庄的环境,也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如今,这种“乘数效应”正逐步扩大。

更重要的是,村庄的“宜居”带动“宜业”,而“宜业”又反哺“宜居”。在良性循环中,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乡村环境不仅引来了企业,也引来了游客。这也将为村民、贫困户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增收。

“2019年,梅县区将继续投入3.59亿元,进一步完善提升12个"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据梅县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提升项目包括县道路面改造、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攻坚、危桥改造等等。

梅长大桥便是梅县区危桥改造计划的其中一项。梅长大桥位于梅县区梅南镇巢布坝,是梅南镇跨越梅江河最重要的咽喉,也是梅畲快速干线连接梅南圩镇的唯一桥梁。该桥于1991年建成通车,过去由于车辆超重通行,桥身受损,现被定为4类危桥,限制通行,给两岸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去年1月,该桥改建工作正式启动。在梅州市政协和省、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约3300万元,计划今年7月动工建设,2020年9月建成通车。通车后,此座大桥将惠及沿线十多万群众。

提升效益打造特色旅游打通村民“致富路”

作为梅县区的金柚种植大镇,桃尧镇各村90%以上的村民以种柚为生。“还没有拓宽路面前,路又窄又陡,货车进来载柚子时总是"龟速"行驶。”珠玉村党支部书记吴丰泉表示,普通车辆十几分钟能走完的路,因为路窄坡陡,有时前后倒车能费上好几个小时。对于村民来说,柚子的物流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路通了,带富了农民。

如今,一条条绵延起伏、高低错落的乡间公路,犹如一道道飘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彩带,托起了农民致富的梦想。货车直接开进村,中间转运环节的减少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这样一来,不仅柚子价格提高了,当地村民还能与企业合作,多渠道销售农产品,有的甚至自己开通电商,当起了老板。

路通了,引来了企业。

“2014年企业刚搬到桃尧时,交通条件没有那么好,中型货车都进不来,肥料运进来、柚子运出来都很麻烦。”广东润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镜良感慨道。“如今道路宽了,企业接下来投资的信心也更足。”

路通了,提升了人气。

在梅县区雁洋镇,南福村金柚公园是集生产示范、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省、市、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2013年,梅县区政府在其原有基础上,对基地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将其打造成集农业、观光、休闲、鉴赏于一体的金柚公园。

然而,想要让柚园真正变成公园,还需要便捷的交通条件作为支撑。近两年来,雁洋镇投入500多万元用于乡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其中重点打造了通往南福村金柚公园1.5公里道路。“从过去的沙土路,到现在平坦的柏油路,周边的村民都不敢相信。”雁洋镇党委委员张柳赞表示,如今,一到周末,便有不少游客开车前往金柚公园休闲度假。

2019年,梅县区还计划投入1.5亿元,提升包括丙村镇省道S224线至丙村镇滨江路公路、麓湖山道路、城东镇古梅梦景3条旅游公路共14.15公里,目前已完成8公里。

“接下来,梅县区将在"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的良好基础上,继续按照"5个一点"积极筹措资金,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推广雁洋镇、桃尧镇两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的先进经验,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连、城乡一体、外通内畅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吸引更多游客到梅县旅游,推动名优特农产品走出农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何问安表示。

何苑妮黄韬炜刘洪桥

李木炎廖伟明

新闻推荐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到梅县区调研 推进“共同缔造” 惠及广大群众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王旭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村垃圾治理处副处长鞠宇平,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