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潭下镇模石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实招 展山水画卷 兴富民产业
●特约记者张炳锋潘炜玲
“农村工作十分难做,村干部要上门耐心给村民做工作,但前后一对比,感觉再难再苦都值得。”五华县潭下镇模石村张运芳担任村干部已近10年,村里的每一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与记者说起做农村工作个中滋味,她感叹虽不容易,但却换来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乡村新貌,村民的腰包鼓了、怨声也少了,一切辛苦之后都是幸福。如今,模石村成为五华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示范点。
环境美
山水间展开新画卷
记者走进模石村,看见“美丽乡村·模石村”乡村振兴白墙灰瓦标志建筑墙伫立在村道旁;河岸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都是追梦人”的大幅宣传标语十分显眼,似乎告诉人们这里已经获得了“新生”。沿河两岸修缮的景观休闲路、旧石磨点缀的小公园、党建文化长廊、公共厕所、生态污水处理池等设施,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
“经过接入污水处理池净化过滤,现在家门口的水沟也不臭了。”村民蓝伟忠说。据了解,蓝伟忠所说的生态污水处理池就在他家门口下游不足200米处。今年初村干部来动员他把家里的污水接入污水处理池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但蓝伟忠担心管网联通后地势较高的污水会顺着管道涌进自己家里,所以拒绝了。经过半年的“观察期”后,蓝伟忠却主动上门要求把自家的污水接入污水处理池,和周边230户村民家的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蓝伟忠对污水处理的“观察期”其实也是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美好家园的期盼期,更是村“两委”干部的攻坚奋战期。据村党支部书记蓝运良介绍,近年来,在帮扶单位梅州市林业局和国家公益彩票基金的扶持下,模石村先后完成了沿河景观休闲路、生态河堤、党建文化长廊、村道、污水处理、桥梁、水利设施等项目建设,但过程并不轻松。“沿河2公里景观休闲路需要集约1万平方米的土地,村里党员带头将土地无偿捐出来,使得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完成。”蓝运良说,起初有不少群众对集约土地表示不理解,认为应该给补偿费用,但看到村干部是实实在在为改善村容村貌而努力,所以也就不再有怨言了。“我家捐了100平方米,就用在污水处理池上。”蓝伟忠认为这样做很值得。
产业兴
四项目铺就脱贫路
在党建文化长廊的对岸,30多亩的无花果在塑料大棚里已经硕果累累,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桥建好后,撂荒地就重新利用起来了。”蓝运良说,环境改变了,产业也兴旺起来,村民和电商合作发展种植的无花果、百香果销往各地。
目前,模石村全村种植无花果和百香果约有50亩,是该村摸准自身山地资源优势,靠山吃山发展绿色产业的新探索。“土地出租有租金,平时还有工做。”村民蓝钦娣说出了她认为最实在的好处,在她看来,“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赚一点零花钱。”如今,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是果园里的主要劳动力。
相比50亩的无花果和百香果,100亩的梅片树和100亩的茶园被誉为村里的摇钱树,其中100亩的梅片树是在市林业局的牵线搭桥下与知名医药公司合作在模石村发展种植的,其中采用的保底收购模式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而100亩的茶园也将在明年合作期满后全部归村集体所有。“按计划,梅片树今年底可以收成,茶园明年也有望有收成。”蓝运良说,村里现有的四大产业都是为了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特别是过去2年,梅片树项目在还没有收成的情况下,合作单位先行支付了32户92名贫困人口2年的分红资金,共计55000多元。至去年底,村里全部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00多元。
新闻推荐
华陆高速大坪隧道双线贯通 按计划华陆高速将在2020年底完工
羊城晚报讯记者严艺文,通讯员陆桥轩、朱萍报道:记者16日从广东省交通集团获悉,7月15日,兴(宁)汕(尾)高速公路五华至陆河段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