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桑榆舞春秋 学乐康为颂四季 梅州丰顺县坚真老干部(老年)大学成立15年来,共招收学员7800余人,开设两所分校

南方日报 2019-07-17 06:20

学员们参加重阳节登高健康活动。

程来均摄

“鸿图云间嶂,铜鼓月影峰,一座新型学校屹立在梅州南大门……”清晨,一首《新时代的夕阳花》不断重复播放着,成为丰顺县坚真公园里动听的旋律。

《新时代的夕阳花》作为丰顺县坚真老干部(老年)大学的校歌,填词作曲者均是该校的师生。顾名思义,老年大学,与普通大学最大的区别是师生的年龄。“算起来平均年龄都在68岁以上,最大的86岁。人老心不老,年纪大舞台更大。”见证该校创建发展的卢广甜校长笑呵呵说道。

从最初给老年人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到如今成为众多老年人心灵的家园,丰顺县坚真老干部(老年)大学成立15年间,着重“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提升,坚持政治建校、创新活校、服务兴校、从严治校,探索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新模式。“来了就不想离开,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认识很多老年朋友。”学员邱世项说,人活到老学到老。

教学相辅

先当学生再当老师

“打起精神,再来一遍,刚才有些学员的节奏没有跟紧。”随着指挥棒的挥动,整齐的潮州大锣鼓演奏再次响起,台下的学员也是越练越精神。

这是位于丰顺县坚真纪念馆里常见的一幕,眼前排练有序的弦乐队成员,全部来自丰顺县坚真老干部(老年)大学,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基本每天都这样练习,不断学习新的歌曲,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作为乐队的骨干力量,黄阿姨自信地说。

2004年,丰顺县坚真老干部(老年)大学正式成立。“当时是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成立的,也是梅州市成立比较早的。主要就是发挥好老年大学政治学习、知识传播、活动交流的主阵地作用。”今年80岁的卢广甜说,从开办到现在,自己都是担任校长职务,在不断学习中摸索,在不断摸索中办学。

本来可以退休享受安逸的卢广甜,变得“不安分”起来,如同一个正在求学的学子,接触更多新事物。“不接触新的事物,就容易被社会淘汰,教学更是跟不上学员的需求。”卢广甜说,老干部(老年)大学就是要使广大学员感受新成就、领悟新思想,营造“崇尚学习、学习养老”的浓厚氛围,引领文化养老新风尚。

76岁的老人,日常应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对于舞蹈班的黄克香来说,并不用过多思考便能回答。“刚退休的时候,也是觉得自己就在家里呆着,后面觉得越在家里呆,自己的精气神越差。”学校办学初期,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克香加入到老年干部大学,成为学校的一员。

“1,2,3,4,很好,刚才的动作再来一次……”作为一个76岁的教师,黄克香的身体灵活度不亚于年轻人,这些都得益她平时的不断学习和锻炼。“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而且自己一开始也不是就会的。”

先当学生再当老师,这是黄克香的教学秘诀。“刚开始跟着视频学,我子女给我下载好。接着,学校组织我们到外面学习,逐渐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学起来就快很多了。”黄克香说,自己的孩子也曾多次劝自己不要太劳累,但每每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总会加以鼓励。

教学同步、教学相辅,成为丰顺县坚真老干部(老年)大学办学的一大特色。

目前,该校已开设时政学习讲座、电脑班、书法美术班、纸雕工艺班、摄影班、老年保健班、医疗气功按摩班、音乐班、弦乐班、舞蹈班、体育舞蹈班、太极拳剑刀班、太极扇揉力球班等10个专业共14个班,15年来共招收学员7800余人。

“人越来越多,教师队伍也必须不断壮大,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学员转变为教师的,他们学好了就教别人,拿的只是很微薄的补贴,但他们都很乐意。”卢广甜说。学校还建立起以太极拳、舞蹈、音乐为主要内容的19个晨晚运动队、民乐队、潮洲大锣鼓队。此外,在丰良、留隍镇开办两所分校,共300余学员。

乐在其中

促进学员多面发展

面对众多学员,卢广甜都能够清楚说出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犹如一台计算机丝毫不差记录着。“从2004年开始,不知不觉就到现在,从刚开始的几十个人,到现在高峰期的一千多人,中间也有不少学员离世,总的来说乐在其中。”

三下潮汕,两上梅州,一上广州,为了满足学员的求学,卢广甜带领着班子成员迈开双脚,到兄弟学校中去调查研究,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

“在校就读的学员大多数是40后、50后,大部分人都没有接受正规学校系统教育的机会,隨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卢广甜介绍,如何才能更好地办好县老年大学,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健康有益的服务,做到活力常在,凝聚力常驻,常办常新?关键还是在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陡峭的山崖上,劲松青枝逆势而出,远处的山头瀑布飞流直下,远看如画,近看如雕刻。在黄若芳的纸雕作品《乐在其中》,体现的是她退休后对生活的热爱。“自己本来就喜欢这些,来到老年人大学,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有一个平台能够展示自己的长处很满足。”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黄若芳精通美术、纸雕、弦乐等,作为学员里的一员,她虚心学习。“有学习其他课程的,互补过程中,交流起来很开心。”黄若芳告诉记者,她也积极鼓励身边的老年人参与到各项课程,甚至是一些年轻人。

翻阅校刊《桑榆景》,处处体现着老年大学的活动风采,歌咏比赛、文艺汇演、摄影展示等内容丰富,成为在校学员交流作品的园地,建言献策的载体。“自创办以来已编发15期,向市内外老干部工作部门交流5000多份,进一步提高老年大学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该校副校长蔡礼轩说,最重要的是该校刊的创办完全是由学员自主完成的,他也是学校摄影爱好者之一,负责照片的日常整理。

作为该校宣传主力干将,吴春海负责校刊的编辑工作。“没想过自己还能编辑校刊。”说到这,老人有些腼腆地笑了。

搭建舞台,让学员唱戏。为学习弘扬践行李坚真精神,学校开设了学习弘扬践行李坚真精神研讨班、李坚真山歌演唱班、李坚真红歌队,编写山歌说唱《李坚真山歌选段》,参加县“文艺进百村”演出。

近年来,师生自主创作的文艺节目《公仆赞》《绣红旗》《颂歌献给共产党》《祝福党的十九大》《山歌颂国心里甜》,山歌说唱《李坚真大姐山歌选段》以及小戏、小品等广受欢迎。“既要紧跟时代步伐,也要走基层接地气,把我们学员的各方面能力展现出现,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卢广甜说。

繁花竞放

15年举办演出132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进入校园,学有所成学有所乐,走出校园,关注社会投身建设,开出灿烂夕阳花。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关爱社会需要帮助的人群,这群老人并没有走在后面。“我们只是退休了,但还是可以为社会做很多事情的。”卢广甜说。

今年76岁的邱凤娇是音乐班的班长,也是学校表演的主力之一。2009年,应乡镇的邀请,邱凤娇骑着摩托车每天往返城镇,为的就是教当地妇女跳广场舞。“这样来回半个月左右,都是无偿的,自己贴了700多块油钱。”邱凤娇说,虽然辛苦但是看到乡镇的舞蹈队成立,自己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后面当地干部说要给我2000元作为辛苦费,我直接就说不会收,要就作为当地文艺活动的费用。”

原本在乡镇工作的邱世项,退休后居住在县城。“当年工作的时候,总是会想着没时间参加这样的活动,现在来到学校我都不想走了。”邱世项说,每年只需要缴纳几十块钱的学费,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多年来,学校邀请了20多位专家到校,进行保健讲座课时达到310个,听课人数达20000人次。此外,还与丰顺县中山友好医院联合举办老年健康学校,每月开办一期健康公开讲座,每一期向学员讲述两个课时的保健知识。近7年来共举办69期,听课学员累计2700多人次。“在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了解。”一位学员说,这样的讲座让他们更加放心,让子女更加安心。

“这是我的大姐,那个是我的弟弟……”犹如家庭一般,老年大学的学员都以兄弟姐妹相称。“互相关心,互相鼓励,家里有困难我们都会帮助,伸出援手。”蔡开荣说,情感深是大家都不愿意离开的重要原因。

关怀常在,老人们的笑容更加灿烂。“有了老年大学这样的平台,子女可以省心很多,自己又能开心很多。”舞蹈二班的学员陈云芳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0日至12日,2019年广东省老年人太极拳、剑比赛在汕尾市举行。丰顺县坚真老干部(老年)大学16人组成的梅州丰顺队代表梅州市老体协参赛,共收获集体项目两个优胜奖,个人项目四个优胜奖。

不完全统计,15年来,该校文体团队走遍县内外各地,共举办132场演出,3600人次参加表演,63人次通过了国家武术三至六段位考评。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

通讯员胡金辉郑坤叶思琪张佳胜

新闻推荐

容庚日记中的北平谭家菜

《容庚北平日记》,中华书局2019年6月版,98.00元。□夏和顺北平谭家菜,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私房菜之一,也可以称为“食在广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