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和青春点亮万家灯火 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嘉应巡维中心获评“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
在距离市中心16公里外的西阳镇上,有一座粤东北地区年龄最大,安全运行最长的变电站——500kV嘉应变电站,被称为梅州电网的“太阳穴”,同时,它作为重要的电力输送枢纽,每年为珠三角地区输送近百亿度电。
4127天的“超长续航”的背后是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嘉应巡维中心(以下简称“嘉应巡维中心”)规划化的管理和创新技术的应用,将安全隐患、故障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目前,该中心管辖梅州市中心8个重要负荷变电站,实现运行12年以来的“零违章”“零事故”。近日,嘉应巡维中心获评“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
1、规范树标杆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体系
在500kV嘉应变电站现场,两名运行人员“搭档”检查设备。在每项操作前,监护人都要对操作项进行唱票,由操作人复诵。随后,监护人认真核对表单上的操作项,确认无误后发出执行命令,操作人才能执行操作。整个过程,彼此监督对方的一举一动,按照操作项一一完成操作流程。
“一次操作任务少则近十项,多则上百项,整个操作库中有一万多项。”嘉应巡维中心副站长江伟奇告诉记者,像这样简单、流水式安全,事情小却责任大。
正是因为有了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将安全隐患、故障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比如,一次线路由运行转检修的执行任务中,运行人员在合地刀前发现,这条线路还在通电,必须立刻停止操作。“如果当时在通电的情况下合地刀的话,那会造成整个变电站瘫痪,进而影响全市的生产生活。” 江伟奇说,得益于运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票来执行,避免了因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保障了供电设备的安全,保障了供电可靠性。
此外,为让新员工熟悉变电运行维护的规范操作,嘉应巡维中心每年与新员工签订“师带徒”协议,形成了“人人上讲台、人人是学生”的教学机制,通过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让新员工快速了解业务,降低作业的风险。同时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组织运行人员赴兄弟站进行对标学习;邀请运行专家来梅交流培训,提高运行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更深层次提高变电站巡维水平。
安全要发展,文化须入心。梅州供电局依托“点亮幸福每一度”的企业文化品牌,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编制了《安全文化十三五规划》及《安全文化手册》。去年提炼总结了以“知安而行 行稳致远 知行合一”为理念的梅州供电特色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在员工队伍中树立起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及行为理念。并实施“党建领安”,顺利通过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四钻”评审。
2、创新促发展 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在嘉应变电站内,无论是端子箱里用于驱逐壁虎的声波发生器,还是端子箱前有驱潮效果的金属网状盖板,又或是运行人员手中的手柄式接地装置,处处都体现着“微创新”的特色。而像这样的小发明、微创新,是嘉应巡维中心积极组织青年员工们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精益项目的结果。旨在引导青年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供电可靠性,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像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发现,端子箱潮湿容易造成直流接地短路,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江伟奇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站的青年员工从防火泥封堵不严、加热器除湿效果不佳等方面查找原因,找到对策。而且,项目成果也在嘉应变电站全站得到了推广,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目前,该中心先后获得了“南粤之星银奖”“广东省优秀QC小组”等荣誉,拥有《一种手柄式接地装置》《一种断路器机构箱防雨罩》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以及《降低端子箱、机构箱进小动物的概率》《减少运维数据测录时间》等精益项目,多项成果已在梅州供电局各巡维中心推广使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切实发挥了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
3、党建带团建 凝聚梅州电网青春力量
端午节前后,强降雨导致了梅州电网220千伏线路跳闸1条次,10千伏线路跳闸44条次;受影响停电台区605个,用户33534户。为保障灾区电力可靠供应,梅州供电局及时积极组织抢修复电,累计出动人员668人次,车辆223车次。
在重要关头,梅州电网人“逆行”的身影并不少见,像“农民丰收节”“客商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的保供电任务以及抗击“山竹”等超强台风灾后抢修复电工作。一张张最美逆行的图片在网络慢慢传开,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们为“最美逆行者”。
“我们号召青年要在岗位建功中勇挑重担。”梅州供电局团委书记李嘉君说。除了是“最美逆行者”,他们还是技术能手、最美志愿者。近年来,“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甘斌、“广东电网公司十大杰出青年”魏煌和“广东好人”廖金威等来自梅州供电局的优秀团员青年不断涌现。梅州供电局团委先后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南方电网公司“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电网公司“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日前,梅州供电局嘉应巡维中心又摘得一全国青年荣誉。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梅州供电局团委在各级党委的指导下,全力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和青年员工队伍建设,发挥各级团组织在团员青工中的桥梁纽带和战斗堡垒作用,打造“点亮青春每一度”的团青品牌,积极引导青年员工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青春力量。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李嘉君说,通过建立联动机制,梅州供电局各级党委每年均听取同级团组织作团青工作专题汇报,倾听青年心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兴学风重廉洁,提高青年政治站位,严明廉洁从业纪律。梅州供电局团委通过举办“风清气正 激扬青春”辩论赛、开展“改革开放四十载 青春建功创一流”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团干和入党推优对象到广东省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年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新时代,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
同时,该局还鼓励青年在智能电网建设、高铁牵引站供电工程、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推“红色旅游”产业等重点工作中贡献聪明才智,努力攻坚克难,全力保障梅州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在服务梅州市推动“六争六补”,构建“五星争辉”,打造“三宜”城市范例,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的生动实践中贡献梅州电网青春力量。
不仅如此,该局的青年员工还身体力行传递南网青春正能量。“我们已经将志愿服务开展为常态化,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梅州电力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李嘉君说。
据统计,2018年,梅州供电局各级团组织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195场,参与志愿者1578人次,服务对象逾万人,服务时数累计超4000小时。期间,他们先后组织 “嘉有情”“蓝帽子”“梅一度+”等志愿服务队深入学校社区、城郊农村等地,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全用电等各类宣传活动;积极发动志愿者走进扶贫点,连续三年在扶贫点“光明学堂”讲述雷锋的故事,做优“温暖村屋”“幸福厨房”项目,受到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参与到文明交通、义务献血、市容美化以及“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创建、“南粤会亲”等各类社会公益志愿活动,践行“两美”行动,助力创文巩卫。
4、红色为引擎 “双融双促”创新党建模式
抓好党建也是抓好生产力。作为广东省重点工程之一的梅汕高铁预计今年年底前通车,梅州供电局积极用好“两载体·两保障”党建工作机制,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作为支部和党员锤炼党性的重要平台,主动推进“支部进项目”,在高铁建设业主项目部成立临时党支部,由项目经理担任支部书记,将“涉高”工程项目中的党员集中起来,加强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带头攻坚克难,积极与各方进行沟通,带领参建单位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雨水多、难度大等困难,组织多个施工班组抢抓晴好天气,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党员先进性作用。
在梅州平远,2019年以来,平远供电局重拳出击,开展了“颗粒归仓”降损大行动,打赢了一场漂亮的保卫战。该局共查处窃电100单,追补电量113978千瓦时,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287655元;高损台区库中的台区由39台降至6月底的12台,出库率69%。台区线损率从2018年底的5.14%降至2019年6月份的3.01%,降损成效显著。该局强化党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梅州局“红色网格”模式,确保“一个高损台区至少有一名党员”,针对降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攻坚克难,在本轮降损行动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建和生产经营“共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按照“把难题交给支部,把重任下给党员”的思路,梅州供电局紧扣广东电网党建“1236”模式,持续优化“双A得A”组织绩效评价模式,今年新增“创一流”薄弱环节改进情况、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匹配度两个可量化指标融入党的建设考核评价,使量化指标总数达到5个,更好地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的可见、可算、可比。组建党员突击队,也是该局党委主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生产经营融合的举措之一。该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将“配调管理提升”作为支部强化党建政治引领、构筑支部战斗堡垒、搭建党性锤炼平台和深度融合的年度中心工作,真正做到在部署重点工作时同步部署党建工作,在落实急难险重任务时更加注重发挥党组织保障功能。在今年逐步推进的“四网融合”项目建设中,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发挥,尽可能最大力度保障工作成效、最大程度锻炼基层队伍、最大限度发挥党建优势,彰显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今后新农村建设中推广该项目形成可借鉴的“梅州模式”。
接下来,该局将进一步总结提炼“两载体·两保障”的党建工作机制,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坚持走规范化、标准化之路,以更规范的党建引领更规范的业务,促进党员“在位、谋事、尽责”,积极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以一流党建引领和保障一流企业建设,为广东电网创建全国最好世界一流省网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新闻推荐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梅州市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别让溺水成为夏日“杀手”
夏季来临防范溺水。(宋武杰漫画)炎炎夏日,随着台风季到来,梅州市气温日渐升高闷热,不少市民选择到户外进行亲水活动,然而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