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启动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 防治常见病,保障学生健康

梅州日报 2019-07-15 10:45

为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和《“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做好梅州市学生近视等常见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日前,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市教育局举行梅州市学生近视等常见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启动会。

●本报记者郑炜梅

科学监测,掌握学生常见病情况

记者了解到,此次监测主要围绕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

“梅州是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的国家监测点。根据以往监测情况,目前学生常见病主要有近视、龋齿、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梅州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科长丘懿洋说。据介绍,此次健康监测主要在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大学一至三年级开展,通过科学监测,掌握学生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及青春期发育情况,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

在各项学生常见病中,近视情况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在此轮监测中,将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状况,调查中小学生校内外用眼情况,读写姿势,近距离用眼习惯,视屏行为及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学生视力检查及矫正情况等,全面了解学生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为进一步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此外,此次还将对所有参加学生常见病监测的中小学校进行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环境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干预防治,从六方面着手

活动不仅仅是监测,还在于干预。市卫健局、市教育局联合制定的《2019 年梅州市学生近视等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指出,将成立跨部门综合防控学生常见病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学生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重点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问题,在学生、学校和家庭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干预活动。

干预行动将通过专家进校园行动、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健康父母行动、重点人群关爱行动等六大方面着手。“目前,我们主要开展近视的干预防治工作,已到12所中小学校进行近视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丘懿洋说,专家进校园不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还将对校园教学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测。

中小学生一天有8至10个小时待在学校里,想要预防学生近视,改善教学条件、创建良好视觉环境同样重要。专家们在检测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校存在教室人均面积、课桌面照度、黑版面照度、学生课桌椅分配符合率等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情况。一些学校在接到专家组的检测反馈后,也开始行动起来,积极进行整改。

关注学生健康不仅是学校工作,还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暑期将近,梅州市疾控中心也呼吁,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健康氛围,尤其要引导孩子加强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保证足量户外活动时间,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规范读写坐姿,减少手机、电视等视屏时间。

家庭防近视小贴士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改变“重治轻防”观念,经常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用眼卫生习惯。掌握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了解到孩子出现需要坐到教室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治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

新闻推荐

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梅州列入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

本报讯(记者刘巧)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梅州被列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