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里时代”,不如踢出老味道

梅州日报 2019-07-07 17:03

●张忠杨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梅州客家的“太阳”马里身影还未走远,球队就在“后马里时代”的首秀中惨遭逆转,刘半农先生的这句诗可谓是球迷们心情最好的写照了。而对于客家队来说,马里的离开固然是巨大损失,但不幸中的万幸是,阿西奇与多利的外援组合正像极了上赛季的“黑风双煞”。因此与其苦思冥想考虑新战术,不如就回归曾经的“老味道”。

首先,阿西奇与多利的位置与职责应尽快明确。新援阿西奇是塞超最佳中场,非常适合接塞尔戈的班,负责中场组织与边路突破;而多利则是中锋,承接马里的支点与终结者职责也是理所当然。从本场比赛中不难看出,阿西奇更爱在中前场游弋,给多利的长传也相当惊艳,开场就制造了杀机。然而,这样的机会却实在凤毛麟角,因为大多数时间都是多利拉边,阿西奇负责在中路抢点。这种配合意识固然值得鼓励,但阿西奇要长途奔袭插上,皮球往往早被门将没收;多利虽然上半赛季也更多扮演组织者角色,但此时球队更需要他的进攻能力。

而要根本地解决外援职责分配问题,国内球员就应更积极地参与组织。为何多利常常被迫拉边?显然,球在打到前场支点脚下后缺乏国内球员的支援,多利的个人能力也不如马里,拉边传中成为唯一选择。这并不是说本土球员不参与进攻,如杨斌的前插与边路突破就令人印象深刻;但中场显得相对混乱,不仅在对手的逼抢下连续失误导致丢球,进攻组织能力也稍显欠缺。从本场比赛看,阿西奇的组织能力不错,但是防守相对较弱;因此国内球员一方面要积极寻求与其配合,一方面也要做好“工兵”工作,注意防守动作。

而在这两点上,北体大值得客家队学习。林斯的进攻火力不强,但他在左路的突破与过渡能力却令人艳羡;而戈武则拥有身高优势,终结能力强,这与阿西奇与多利的组合其实不无相似之处。国内球员中,范凌江、闫相闯等积极前插,常与两位外援形成肋部或禁区前沿的小配合,或在禁区内为戈武“架炮”。三个进球中有两个分别来自林斯的组织与范凌江的传中,这很难不让人想起上赛季的塞尔戈与王攀。

显然,对梅州客家来说,找回“老味道”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既然有这样的外援配置,又不乏一路追随的“老臣”,这样的调整就是自然的,也是相对容易的。因此,球队的下半赛季依然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在恍惚物象中涵养真我 访梅州书画篆刻艺术家侯坚

西域写生(国画)墨荷图(国画)自撰联(汉简)清凉世界(国画)天心无所私钱仲联玺闲杂草堂一微尘里有春秋选堂会心不远自作诗(读庄子感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