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梅州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
■ 黄培元
品牌是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印记”,也是企业乃至地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目前梅州商标发展指数为10.13%,与全省的平均水平28.26%差距较大,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仅2件。当前,梅州正在加快创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如何擦亮“梅州品牌”,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机遇,形成以品牌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引导+激励,打造企业品牌。要加强宣传引导,建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上级领导到梅州举办商标论坛,调动企业争创品牌主动性,充分拓宽品牌战略思维。加大投入力度,挑选重点企业,建立商标培育库,提供贴身跟踪服务,培育有特色、有底蕴的企业品牌。争取每个绿色产业引入或培育若干处于产业链重要环节、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标志性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让更多有竞争力的“梅州品牌”脱颖而出。
规划+营销,擦亮农业品牌。要加强规划,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全链条开发,推进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等“梅字号”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动生态农产品在大湾区实现“梅州直供”。形成“一标对外,突出龙头,带动整体”的集群发展方向,推广“公司+农户+商标”等经营模式,扩大种植生产规模,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力。创新“互联网+品牌”营销新模式,通过“政府打包+企业抱团”方式,促成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品牌的良性互动。
培育+对接,提升旅游品牌。借助叶帅故里、国际慢城、长寿之乡、足球之乡等旅游名片,完善旅游品牌体系,在引进文旅龙头企业、挖掘旅游商标资源、提升旅游品质、宣传推介上下更大功夫,努力培育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名牌。发挥农村绿水青山、客家乡土文化独特优势,探索依托注册集体商标保护客家历史名镇、传统民居,推动部分镇街建设商标品牌特色小镇。主动对接粤港澳人文湾区、休闲湾区优质生活圈,实现农村景区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休闲体验旅游。
创新+保护,壮大区域品牌。品牌打造是一个创新和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加强创新,如打响“丰顺电声”自主品牌可从推进核心竞争技术开发着手,立足丰顺电声产业集群,创建“中国电声之都”;壮大“大埔青花瓷”宜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用创新、技术开发新品种、研发新产品。深入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增强商标监管执法效能,为“梅州品牌”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梅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新闻推荐
助力残疾人掌勺学烹饪谋生计 2019年梅州市残疾人客家菜烹饪培训班侧记
●本报记者刘巧昨日上午,在梅州农业学校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内,有一张桌子满满地摆上了盐焗鸡、红焖肉、酿豆腐等客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