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丹青梦想 坚守客家情怀 记平远县书画院院长姚伟文

梅州日报 2019-06-23 09:20

秋籁(油画)刘济荣(油画)老厝风情(油画)乡愁写生之六(水彩)还我河山(钢笔淡彩)午归(黑白钢笔画)又见二叔(油画)基石(油画)爷爷·鱼塘(油画)苍山人家(钢笔淡彩)

□紫兰

当鸟鸣唤醒曙光,红日在平远五指石景区的山头初露笑脸,丹霞地貌特有的红色五指还笼罩在一层如纱的薄雾中,画家姚伟文早已在景区栈道对面摆开了画夹,开始了他走遍家乡山水的又一场写生活动。

家乡的乡镇村落,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姚伟文的身影。只要稍有空闲,他就自己背上画夹或带着书画院的画家们跋涉在山水之间,长年累月地沉醉于用丹青描绘客家风情,展现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巨大变化。同时还不断学习提高、研究画技……姚伟文在艺术的金光大道上可谓越走越远,在其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不平凡的经历呢?

人物小简介:

姚伟文,笔名姚蔚文,平远县书画院院长,《中国当代钢笔画》杂志编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梅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梅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平远美术家协会主席,平远县上匠艺术馆馆长,平远县政协委员,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梅州市优秀文艺工作者。2009年,油画作品汶川“512表情-80”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15年作品《还我河山》获广东省第十三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金奖。

为实现丹青梦两次辞职

1976年2月,姚伟文出生在平远大柘镇清河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时就喜欢上了画画,经常对某样东西观察入迷,随后拿起小树枝小石头小木炭就画了起来。时至今日,他的父母仍然记得这个家中排行老四的儿子:“小时候经常因为画画而"耽误"正事,不是把饭烧糊把锅烧坏,就是放牛分心导致吃了人家庄稼,或是把别人刚粉刷的墙壁画上自己的"杰作",真不知说了多少好话赔了多少笑脸。”但是不管挨骂也好挨打也罢,伟文总是痴心不改,当他加入学校绘画小组后更甚,每次作业他都要画上十余遍,直到自己满意才上交,美术老师称他是绘画天才,并经常带他外出写生。那时起,平远的山山水水和人文历史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更加热爱绘画了,村子里、道路旁、石头上、地板上……处处都是他的画板。

1993年初中毕业的他以全市术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省艺术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得到专业学习机会的他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科成绩皆名列前茅。如今20多年过去了,老师同学们依然对他绘画的认真态度记忆犹新。

1996年,姚伟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艺师美术专业后,被分配到平远一间乡镇中学任教。但他主动放弃了工作,因为他渴望到大学校园去深造。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他选择了勤工俭学,被家人嘲讽为“不知天高地厚”。“当时压力确实比较大,亲朋好友都反对,但我从没后悔过。”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为了生活为了梦想,姚伟文又选择了“北漂”,到北京的一家广告公司搞设计。和大多数“北漂”不一样,姚伟文除了找工作,还有一个“希望通过边工作边学习,继而在绘画上有所作为”的远大抱负。业余时间,他经常到中央美院、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高校或艺术场馆旁听、学习,并记下心得体会。“当时选择去北京就是想接触更高层次的绘画艺术,事实证明这段经历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随着对绘画艺术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想走专业创作之路。”经过半年多的思想斗争,姚伟文递上了辞职书。这次,家人批评他“丢了馒头捡芝麻”。姚伟文也理解亲人们的心情,毕竟当时他在北京拿的工资对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辞职回到老家起码短时间内不仅自己没了收入,家庭也失去了一个经济支柱,一切必须重新开始。

病魔面前仍勤耕不辍

2005年,结束北漂生涯的姚伟文,回到家乡潜心创作。“回去之前我就想好了要画什么。”姚伟文觉得客家先人历尽艰辛来到梅州,平远许多独特的人文符号都是艺术创作的好素材。为此,他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实地探访各处名胜古迹,还到市、县图书馆、档案局查阅了大量有关平远历史文化的书籍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只有对画的内容深入了解,才能画出丰富的精神内涵。”

一次,姚伟文到农村采风,远远看见一座宏伟壮观的古建筑,心生好奇,两眼放光,山旮旯里怎么会有如此特别的建筑呢?谁料,还未走近就被几个村民围住,误以为他是偷猪贼。原来,那段时间当地村民养的猪不时被盗,村民白天黑夜都在潜伏着抓贼。姚伟文百口难辩,只能现场速写以示清白。村民观看他速写后竖起大拇指,并热情介绍起建筑物的历史,此后该村村民还常常念叨起那个会画画的小伙子,此事在当地一度传为佳话。

叫人惊讶的是,为了心爱的绘画艺术,姚伟文做出了近乎疯狂的举动:连续6年时间里除了外出采风,他基本上都在通宵创作,饮食和睡眠严重不规律,结果导致经常腹痛,有一次实在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直肠癌,这让家人们都傻了眼,担心不已。

姚伟文不得不住院半年多。治疗期间,他仍然勤耕不辍。一天,他正信手拿起钢笔速写,新来的护士查房,竟然问他:“您好,请问这个病房的病人呢?”原来护士以为他是哪里来的画家在医院找素材。讲起这些事,姚伟文的父母、妻子至今都后怕不已,“画起来真是不要命,经常不吃不喝七八个小时,我们也不敢去打扰他。”而姚伟文则说应该感谢那段时光,因为正是那段时间,他创作出了一批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品,从而奠定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多年来姚伟文已有35件作品入选全国、省市各类美展并获奖。

扎根乡土 挥洒客家情怀

一连串的光环后面,姚伟文依旧不忘初心,更加积极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充分发挥美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努力为客家梅州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为此,姚伟文创作了一系列富有客家风情的美术作品《爷爷·鱼塘》、《老厝风情》系列、《世居之地》等引起了艺术界朋友的广泛关注,给人留下了客家民系生存状态的不俗的沧桑历史印记。此外,姚伟文的另样艺术手段——钢笔画,亦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松溪人家》《苍山人家》《南台放歌》《粤东古镇》等钢笔画,都能融入艺术创作激情,以自己的技法去绘画,展现了平远优美的山水及日新月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与热爱之情,这些作品激发了众多欣赏者的心灵共鸣。

作为平远书画院院长及美协主席,姚伟文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于是他带领一帮画家锐意进取,一年多的时间里风雨不改到全县每一个镇村去写生,用手中的画笔以《美丽平远·乡愁记忆》为主题,记录了1600多幅的乡愁写生作品,向世人讲述了平远故事,获得了广泛好评。同时,为了宣传家乡,他还主动邀请省内外的知名画家、老师等共同参与采风创作活动,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平远山水风情的艺术精品。如今,这些作品都成了珍贵的记忆,寄托了客家人对乡愁的守望,成了推介平远山水人文的精品佳作。

“上匠·文心”姚伟文美术作品展

本报讯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示平远人文风貌,描绘和宣传平远风土人情,繁荣发展平远美术事业,宣传推介美术艺术的魅力,活跃和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精神生活,6月22日上午在平远县上匠艺术馆举行《“上匠·文心”——姚伟文美术作品展》开幕式,刘思东、张映虹、林忠云、涂其标、吴正斌、钟瑞军、张铁威、黄伟哲、罗标、张耿平、张志祥、刘志文、李裕明、杨柳、吴秉浪、张惠兰等书画名家及嘉宾共200多人参加开幕式。此次展览由平远县政协文史学习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平远县文联、平远县侨联、平远县书画院共同主办,平远县美术家协会、平远县文化馆和平远县上匠艺术馆联合承办。

据悉,此次展出规模为自2007年以来姚伟文送省级、国家级展览入选获奖作品35件、平远县巨幅抗洪史诗油画长卷《水劫 ·拯救 ·重建》《美丽平远·乡愁记忆》部分写生作品,共展出作品60幅。展期40天。(姚俊文)

新闻推荐

林玮 嫁给教育的平远奇女子

1950年林玮(左)刚从马来西亚回国与其长兄林公顿在广州合影。●林东身怀抱负只身赴大马林玮(1908-1980年),平远县东石镇凉庭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