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书室丨“学塾美效为全邑冠”

梅州日报 2019-06-18 00:57

坐落于老梅城更楼下9号的“活泉书室”,是老梅城明清以来众多私塾中一座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轩儒廖是添

在科举时代,私塾和书院是梅州人开展文化教育的载体,是梅州文教兴盛的重要基石。坐落于老梅城更楼下9号的“活泉书室”,是老梅城明清以来众多私塾中一座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当年它的别具一格在于向各姓学子开放,而广开讲席的结果,竟然成就了“一里同榜三进士”的佳话,民国期间更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年轻才俊。

活泉书室:

一里同榜三进士

据考证,在有“十室之邑,必有一校”之说的清代嘉应州,书院、学宫、私塾、社学、义学等各类学校遍及城乡,只是几经岁月洗礼,它们中的大部分,或消失于历史的进程中,或仅留残垣断壁,有些侥幸被改造留作地方历史文物景点或被改造成学校,才得以留传下来,不过,大多已面目全非。作为梅州著名教育家孙波庵的故居,223岁的活泉书室现在依然能站在众人的面前,展现当年诗赋吟哦听有声的场景,可以说是一桩幸事。

活泉书室是更楼下孙氏三世祖、乾隆六十年(1795)登乙榜举人的孙嘉韶,于清嘉庆元年(1796)丙辰创建,总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内含左、中、右三部分,中部设有一个约40平方米的授业“讲庭”。据更楼下孙氏第九世典字辈的族裔口述,活泉书室先是作为族内私塾,后来不惜重金延聘名师,广开讲席。书室分设高级、中级、初级三种班,课中传授以儒学为主的文化知识,课间辅以适度的文体活动。这从孙嘉韶为书室所撰的鹤顶格对联,“活泼地鸢飞鱼跃,泉流处水到渠成”,便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翻阅旅台嘉应同乡会、梅县同乡会及梅州中学校友会联合筹印的《孙波庵先生诗文集》,其中孙波庵(金声)记载的《先迹略录》,和台北梅县同乡会长温怀粦的后序均云:“嘉、道间通儒显士,多出斯塾。登甲第者如黄仲容、林丹云、张敦道,一里同榜三进士,其最著也。而孙家岁科二试,食饩采芹者亦相接踵,学塾美效为全邑冠”。这寥寥几句最吸引眼球的是流传坊间的“一里同榜三进士”,查《梅州进士录》,悉知清道光三年(1823),活泉书室当年引以为傲的塾中学子黄仲容、林丹云、张敦道,同榜分别考中癸未恩科二甲第10名、17名和28名进士。在每三年两次的岁考和科考中,活泉书室因成绩优秀,享受朝廷优恤资助者从不间断,冠誉嘉应州。

播迁渊源:

暗藏天潢踪迹

“莫问吾家旧版图,天潢牒谱久沦胥。”1911年2月,更楼下孙氏七世裔孙波庵,根据二世祖孙耀宁手记,辑录成被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收入《中国族谱研究》的《先迹略录》,记载了活泉书室孙氏族人在老梅城更楼下的开基拓展情况。其始祖为孙梅庄,讳标、号德成,兄弟七人中排行第五。清雍正二年甲辰即1724年,因避满清追杀,34岁的他携33岁的夫人柯氏、6岁女、2岁子耀宁等,由江南江宁县(南京)辗转浙、闽、赣,再从江西长宁至梅城落居。

“追寻往迹,我始祖梅公或为永定二王之遗裔,抑为福王之亲属,要么不离神宗之嫡派。来程以后,先辈口语相传,有历代遗像十又三幅,每年旦五鼓,屏妇女仆役,密挂厅堂,闭厅事各门,子孙相率朝拜,至下午始收藏启门。乾隆间,新迁居更楼下,内厅神龛后,特设密窍,以藏绘像及珍贵品物。龛面设穿花双门,俾元旦,掩龛门,悬挂上祖画像,余像乃厅壁两旁分挂。因龛内梅公牌示不敢居中也。”“当难作之际,我梅公兄弟五人,各改絲(丝)、繆、練(练)、經(经)、孫(孙)五姓,从丝者,义取统系相属意。有玉砚一方,剖分为五,各执其一,以为他日印证。吾梅公分得贮水处之一片,其他金玉宝器,来程时亦曾携带多少,如玉尺、玉杯、铸金器具之属,惟重滞珍异,尚窖藏江南,以侯患息后掘取。”虽然孙氏族人千方百计隐藏身世,但因为操一口北方官话,与本地口音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长期被本地人称为“外江佬”。孙氏一门为此经常担惊受怕,直至三世祖嘉韶公中举及私塾活泉书室开办后,情况才得到改善,后裔逐渐在梅州生根开花。

更楼下孙氏家族暗藏天潢踪迹的传说,在一些名人学者中也有论及。曾任兴宁、梅县、曲江三县县长的温克威,是孙波庵在梅州中学就教时的弟子,师生间相处融洽,对孙府家事略知一二。上世纪60年代他曾告诉其女婿——《梅州文献汇编》主编、台北市梅县同乡会会刊副总编辑丘尚尧:“孙波庵祖先神主牌有正反两面,正面书写孙氏历代高曾祖考妣之神位,背面则书写朱氏历代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因孙氏原系天潢贵胄,朱明之后裔也。年节祀祖,神主牌必翻转过来。”香港郑和研究会会长曾鍏波在其《忆恩师孙雄曾老师》一文起首就说:“他先世本为朱明之后裔,清雍正初避难,从江宁辗转播迁梅县,改姓孙。”

书香世裔:

海内外俊才辈出

活泉书室孙氏一门,除分布内地及港台外,还有部分旅居美国和加拿大等地,不但在早期擎起了老梅城兴学育人的旗帜,培养了众多才俊,他们的家族本身也以诗礼传家,杏坛芬芳,鸿儒辈出,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玉树芝兰欣画锦,和风旭日霭春台。”自三世嘉韶公之后,孙氏一门“岁科二试,食饩采芹者,亦相接踵”。到了晚清民国时期,活泉书室孙氏一脉翰华文采,更是蜚声客域。其七世裔孙波庵,是当年有“江南才子”之称的马叙伦教得的“一个半”学生中的其中“一个”,两广师范学堂毕业后,回梅同时担任梅城城西小学校长、梅州中学前身官立中学和东山中学前身东山师范学堂教席。门下弟子卓有所成,诸如著名教育家、文艺理论家黄药眠,曾任兴宁、梅县、曲江三县县长的温克威等。抗战期间,孙波庵得到当时中央政府授予的奖金和奖状,被誉为“梅县辛亥光复以来至抗战时期最负盛名之大教育家、诗人。”

活泉书室孙氏后裔,秉承祖训,德艺双馨,特别是八、九世裔,卓立杏坛者比比皆是。孙波庵长子孙亢曾,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校长;次子孙睿曾,曾任桂林女子师范、梅州中学教师;三子孙馥曾,曾任中华文化学院教务长;四子孙雄曾,曾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孙氏后裔多为博士、硕士,而且大部分从事教育、学术或与此相关的工作,堪称教育世家。

活泉书室作为嘉应文风鼎盛、善学重教的象征,老梅城私塾硕果仅存的遗址,其承载的办学精神和教育体制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如能得到修葺或恢复原貌而重拾精彩,则能让后人回望老梅城“人文秀区”的历史盛况、再现古时崇文重教的场景,从而起到教化后人,并为推动梅州文化旅游开发“吹氧助燃”的作用,让这些古老却依然氤氲着书香的私塾成为客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新闻推荐

梅县区委第三巡察组进驻区政协和园区管委会

日前,梅县区委第三巡察组召开巡察工作动员会,正式启动对区政协机关和园区管委会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巡察。区政协主席罗时亮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