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片忆 我家三代高考经历
1949年冬,我怀揣中共蕉岭县委的介绍信到梅县找到兴梅地委宣传部部长梁集祥报考南方大学。一周后,在《南方日报》公布的招生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我按时到地委宣传部报到,由广东省军管会派员带我们到校。因为刚解放,交通不便,治安也不好,我们由梅县到河源,坐木炭车一天,再在河源坐船,国民党残匪还在东江一带骚扰,船上住一晚,到樟木头改乘广梅铁路火车,经过三天两夜到广州南方大学报到。此时已是华灯初上,山里娃见到霓虹灯,十分兴奋、激动。
1955年秋,我的爱人汤舜莲在梅县松口中学毕业后考进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学院音乐系,她从蕉岭到梅县改乘汽车两天才到广州,沿京汉铁路至郑州转车三天两晚后到兰州。1957年毕业分配到蕉岭晋元中学任音乐教师。
1977年夏恢复高考制度,我的大儿子汤彪作为知青正在黄竹坪水库插队,听到这消息,他和几位知青走了30多里路摸黑到家。他高兴地说:“爸,我要参加高考。”我说:“你是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锄头加畚箕"的学生,能考吗?”他回答得很坚决:“这年我磨刀试试,我不敢奢望能考上,第二年我一定考上。”他拿起生疏的课本和资料复习起来。意料之中,他的第一次高考失败了。此后,他回家到蕉岭中学复习。苦心人,天不负,他参加1978年的高考,被暨南大学录取,成了我家的第二代大学生。接着,1985年秋,二儿子小斌考入华南师范大学;1987年秋,女儿汤涓考进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2014年我的大孙女汤玉宜在蕉岭中学毕业后考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传媒专业;外孙女谭伊琪2017年考上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最终她选择了心仪的北京大学。
现在,全家有10位大学生,可以欣慰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啊。(汤国云)
新闻推荐
移动警务车里,民警为忘带身份证的考生快速办理身份证明。梅县区公安分局供图今年梅县区共有3670名高考考生,设高级中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