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源镇“坨子”豆腐 百年捶打炼手艺 方寸之间见匠心

南方日报 2019-06-10 06:01

精选成熟饱满的新鲜大豆是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材料。梁宏灏摄

将豆浆进行过滤,浆渣分离。

豆浆煮熟后,加入“盐卤”使其结成豆腐花。

豆腐花包入纱布中,扎好备用。

将包好的豆腐花放入豆腐模具里,压实成形。

刚做好的“坨子”豆腐。

梅县区松源镇,有这样一道家喻户晓的豆腐美食。豆腐外表呈淡淡的金黄色,方方正正、个头小、较结实,不像一般的豆腐那样易碎。

它就是松源镇特有的“坨子”豆腐。

为什么叫“坨子”豆腐?具体原因已经无从考究,但在松源人流传的说法中,普遍认可的是这一种:一块块“坨子”豆腐的形状如同秤砣一般,当地人便把它叫做“坨子”豆腐。而在松源人的口音中,“坨子”与“桃子”发音相似,因此松源人又喊它作“桃子豆腐”。

对土生土长的松源人来说,“坨子”豆腐是常见的家常菜,可以搭配出各种不同的客家菜品,制作“坨子”豆腐的手艺在松源镇已经流传了上百年。这样一道美味的豆腐是如何制成的?为了一探究竟,笔者来到了梅县区松源镇彩山村。

图/何苑妮(除署名外)

文/何苑妮

代代相承

转行后再次重拾老手艺

初夏雨后,走进梅县区松源镇彩山村,空气格外清新。往村内行走,只见一座种满多肉植物的小庭院,正晾晒着制作“坨子”豆腐的特制模具。这里便是村民郑电平、李婉萍夫妇的家。

“快进来坐!”一大早,夫妇俩做的豆腐已经卖完了,刚从圩镇的市场上回到家中的女主人李婉萍热情地招呼着笔者。

当问起当地做豆腐的历史时,郑电平娓娓道来。“从我记事开始,家里的老一辈就会做豆腐。到现在这门手艺已经传了三代人了。”郑电平告诉笔者,彩山村历来有做豆腐的传统,在他爷爷和父亲那个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豆腐,以卖豆腐为生计,自己和四个兄弟姐妹便是靠着父母卖豆腐养大的。

回忆起自己的孩童时期,郑电平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帮着父母做豆腐。“从晚上十二点开始准备,次日凌晨一两点家家户户就开始做豆腐了,我负责帮忙舀豆子、脱豆腐。”郑电平说。“脱豆腐”是制作“坨子”豆腐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整个过程中最简单的一步。

郑电平告诉笔者,年轻时,自己因为想尝试一下不同的职业,便没有继续做豆腐。“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做豆腐的人有时也贪快,因此很多人都说"坨子"豆腐的口感没有以前好了,也有人担心再也吃不到以前的味道。”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郑电平心里都有一些难过。他心想,自家做豆腐的手艺传了几代人,口碑一直很好,自己为何不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

这一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之后,夫妇二人说干就干,开始为做豆腐作准备:买机器、选豆子、定制模具……“虽然手法有些生疏了,但豆腐的制作工序毕竟看了十几年,早已经烂熟于心,忘不了。”郑电平说。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做豆腐。郑电平坦言,做豆腐的确是个“苦差事”。过去,父母每天晚上八点就睡觉,凌晨一点开始起床磨黄豆、煮豆浆……凌晨4、5点,豆腐做好了,便用扁担挑着,到镇上的大街小巷去卖。如今,自己和妻子将做豆腐的时间改到每天晚上八点,到12点左右,豆腐做好了,便放入冰箱保鲜,第二天早上5点起来,进行第二遍处理后,才能拿到市场上卖。卖完豆腐回到家,夫妇俩还得清洗、晾晒做豆腐的模具、纱布,打扫做豆腐的区域。

“小时候帮父母的忙,只做了最简单的部分都觉得辛苦,常常一边帮忙一边打瞌睡,现在自己亲自操作后,才知道不容易。”郑电平说,“坨子”豆腐是松源独有,能把这个手艺传承下来很开心,“我们不想赚大钱,每天把做的豆腐卖光,客人也觉得好吃,就很满足了。”

工序繁杂

比制作一般豆腐更费时

日常生活中,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养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上。它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维生素B1、B2和纤维素,同时不含胆固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健康豆制品受到推崇。

而制作“坨子”豆腐,除了要经过制作一般豆腐的工序外,还要将其一个个均匀包进纱布中,放入特制的豆腐模具,进行捶打将其压实成形,这也是制作“坨子”豆腐比制作一般豆腐更加费时的原因。

每天早上,郑电平便开始为做当天的豆腐精心挑选豆子。“做豆腐原料很关键,一定要选成熟、饱满、新鲜且光泽度好的豆子。”郑电平说,豆子浸泡好后,就可以倒进机器里开始磨豆浆了。

“老一代人做豆腐时,机器没有那么先进,磨豆子光靠石磨,很是累人。”郑电平说,以前煮豆浆也是用柴火煮,一不小心火候没有把握好,豆浆和豆腐都会有淡淡的烧焦味。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高科技,用机器磨豆浆、煮豆浆,既环保又卫生,最重要的是没有了柴火的焦味,做出来的豆腐更醇更香。

豆浆煮好后,就可以开始往里面加入“盐卤”进行沉淀。“一定要少量、多次加入,边加入边搅拌,搅拌时也得非常小心。”郑电平告诉笔者,每隔5—10分钟就要往豆浆里添加一次“盐卤”,一般要加七次以上,豆浆才能沉淀成豆腐花状态,这个过程起码需要一个小时。

在等待豆浆沉淀结成豆腐花的间隙,郑电平到院子里将制豆腐的模具拿进屋里来,层层叠放好,“待会做豆腐时,要层层压住,豆腐才能压得更实,更好成形。”郑电平说。原来,制作“坨子”豆腐需要专用的模具,即一个6x6cm的正方形木板,每一格大小为4cmx4cm,做出来的豆腐大小基本一致。与此同时,李婉萍也将包豆腐的纱布准备好了。

开始包豆腐了。李婉萍一勺勺地将沉淀好的豆腐花舀入纱布中扎好,郑电平则将其放入模具的格子中。“豆腐花不能冷却,不然会影响做出来的豆腐的口感,所以速度要稍微快一些。”李婉萍一边说,一边迅速地处理着手中的豆腐。

在夫妇二人的通力合作下,豆腐一个接一个,一板压一板,在最后一步“脱豆腐”之前,还得用特制的工具对每一个格子里的豆腐进行捶打,将其压实,再将纱布脱离开来。一个个“坨子”豆腐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每天晚上做豆腐到这一步就结束了,第二天早上拿去卖之前得用盐水焯10至12分钟,待豆腐浮起来后捞起,降温晾干水分。这样一来,豆腐自身带有一点咸味,表面呈淡淡的金黄色,无论是直接吃、蘸酱吃还是入菜都十分美味。”郑电平说。

搭配讲究

可烹饪出多道客家美食

豆腐是中国传统美食,在民间家喻户晓,做豆腐更是一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老行当。松源人不仅能做出美味的豆腐,在豆腐的烹饪方法及搭配上也十分讲究,加上代代相传、精益求精的手艺,对简单、原汁原味的追求,让豆腐成了饭桌上招待客人的必备菜。

“我们最爱的吃法是用蒜和猪肉来焖,"坨子"豆腐本身带有咸味,客家人烹饪讲究咸、香,有一盘大蒜猪肉炒豆腐在桌上,配两碗饭没问题!”李婉萍说。

李婉萍告诉笔者,自己是松口人,虽然两镇相隔不远,但嫁过来之前从没有听说过“坨子”豆腐,嫁过来之后第一次吃就爱上了。加上丈夫家几代人都会做豆腐,因此在家里的餐桌上,常常都能见到“坨子”豆腐的身影。

“有时候,孩子们放学回来,放两块豆腐在微波炉里,热一热就可以吃了。”李婉萍说,除了炒,清蒸“坨子”豆腐、酿“坨子”豆腐、“坨子”豆腐蒸排骨等都是松源人最喜欢的烹饪搭配。方方正正的“坨子”豆腐中间酿入猪肉、香菇等材料,无论是炒、清蒸,还是与骨头一起煲汤,除了营养升级之外,还各有风味。

松源人不仅平时在家里爱吃“坨子”豆腐,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宴席上,“坨子”豆腐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品。

事实上,不光是松源人,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豆腐也是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豆腐在客家话里的谐音是"头富",客家人的乔迁喜宴上总是把"金砖豆腐"作为第一道菜,寓意富贵吉祥。”李婉萍说。

经过一段时间积攒下来的好口碑,郑电平夫妇渐渐有了一批老熟客,有时候他们会提前打电话请夫妇俩预留一些豆腐。“客人们常常和我说,吃了我做的豆腐,就吃到了以前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郑电平说,因为人手有限,除逢年过节外,现在自己和妻子每天大约用20到30斤豆子来做豆腐。一到逢年过节时,每天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有一些在外地的乡亲和朋友说想吃我做的豆腐,我也会真空包装好,让他们的亲戚朋友带出去。现在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保证品质让客人吃得满意,就可以。”郑电平笑了笑,对笔者说,等采访结束,他又要收拾收拾,准备做豆腐了。

新闻推荐

深入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全力提升花园城市品质

日前,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到梅县宪梓公园调研该项目规划建设情况时强调,林业等部门和镇、村干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梅州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