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探索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开发之路 老宅焕新生 文脉承古今
撰文:江婵曾仕谦钟伟才
摄影:高讯连志城 吴腾江
曾仕谦钟伟才
日前,梅江区三角镇坜明村的乔琳公祠“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揭牌,乔琳公祠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广东东江纵队粤东游击队党组织的秘密据点,亦是梅州城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在人文历史厚重的梅江区,星罗棋布的古民居、古建筑有近1000处,建筑类别以围龙屋和堂横屋为主,他们是历史变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或创建成为农村文化俱乐部、红色教育基地,或在新时代衍生出文创、文旅、民宿等新业态,历经沧桑的古民居、古建筑被赋予时代新使命,不仅保留下来,而且“活”了起来。
关键词1
古民居衍生新业态
“选择在母亲节这天举行钧质楼活化启用仪式,一来是感恩,二来是告慰先祖,闲置多年的老屋终于重焕光彩了!”今年5月中旬,于1943年建成的三角镇钧质楼变身现代民宿,亲眼见证此“蝶变”的业主熊列长满是感慨。
经过活化利用和精心设计,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钧质楼既保留了客家经典元素,又创新设计了“空中鱼池”、读书区、茶室、吧台等区域,原本古朴的房间变成商务套房、榻榻米房间、星空房间等多种房型,可以满足顾客的不同住宿需求。钧质楼的地理位置接近火车站、机场,以及梅州客天下、泮坑风景区等多个景点景区,给民宿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近年来,古民居、古建筑相对集中的三角镇提出了“多彩古民居,焕发新活力”的理念,催生出文创、文旅、民宿等一批新业态的发展,陆续开发活化利用了玉庭楼、乔琳公祠、桂芳楼、七贤居等一系列传统古民居。带着“物不迁,安于室”的理念,具有百年历史的玉庭楼从破败不堪的老宅变身创客空间,于近年创办的UTR周末创意集市从老宅起步,不仅搭建起了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还为梅州各地的传统手工艺人、创意达人搭建了文创交流的平台。如今,UTR周末创意集市将各界文创产品带到了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地,辐射带动更多人了解客家传统民居和梅州本土文创产品。
关键词2
红色遗址成生动教材
5月29日下午,梅江区金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进位于金山顶的老梅城记忆展馆,一同找寻老梅城的记忆。“这就是我爸爸说的BB机”“原来以前的老街是这样的呀”……在充满梅城记忆和红色印记的展馆内,“00后”的学生亲眼看到了许多长辈时常提及的“老物件”。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文、影像和原件展示,同学们与历史“隔空对话”,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客家文脉和红色基因。
为了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民居发挥传承作用,梅江区探索将古民居升级改造成为教育示范基地。以叶浩秀故居为例,经过长期的征集和研究,25岁英勇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浩秀的革命生平事迹被整理出来,并在其故乡三角镇宫前村陈列展出。叶浩秀故居的揭牌成立,既表达了后人对他和战友英烈的缅怀,也引导着青年一代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挥了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在梅江苏区,像叶浩秀故居这样的红色遗址、纪念设施不在少数。24岁英勇牺牲的朱云卿被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列入193位对中国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军事人物之一,并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多年以来,位于西郊街道程江社区的朱云卿故居成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党群干部在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成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关键词3
古村落隐藏“奇建筑”
西阳镇拥有400多座各具特色的传统古民居,占据全区古民居数量的半壁江山。目前,该镇依托生态人文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串珠成链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路线。
西阳镇极具代表性的客家古建筑,当属位于新联村的牛角屋。牛角屋建于1884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保存完好,依然有人居住。站在高处望去,便能看到牛角屋呈半围结构,外形酷似“牛角”,独一无二的外观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探访这座奇特的古民居。
与牛角屋同样引人注目的“奇建筑”,还有中西合璧式的联芳楼。联芳楼于1931年动工建设,1934年落成,占地面积2460平方米,由旅印尼侨商丘麟祥、丘星祥、丘庆祥兄弟所建。联芳楼的平面布局为方形,均衡对称,两层均是砖混结构的建筑。联芳楼集西洋古典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中国福建和广东的客家民居风格为一体,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是当时少有的砖混结构的客家民居建筑。
新闻推荐
从“一块皮”到“一条链”,再到“一个园” 一个国家级产业园的千亿雄心
当前,新会区新会柑种植面积达10万亩。李万兵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新闻□江门日报记者叶田钟珍玲走进新会柑之林会城梅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