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张牌” 塑乡村新貌 梅县区松源镇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打好“绿色牌”“红色牌”“乡贤牌”,助推乡村振兴

南方日报 2019-05-27 06:38

小朋友们正在继雅书院阅读。受访者供图

松源镇金星村红四军驻地旧址同怀别墅。

梁宏灏摄

步入梅县区松源镇横坊村继雅书院大门,庭院里两棵挺拔的南洋杉格外引人注目。客家俗语馆的墙上,可见“雷公先唱歌,有雨无几多”“六十六,学吾足”等上百条客家人熟悉的俗语。儿童成长屋里,书架上摆满了儿童书籍、绘本,小朋友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着书籍。

去年,经乡贤倡议、策划,松源镇党委、政府指导,横坊村“村两委”利用废弃多年的幼儿园新建继雅书院,丰富乡村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当前,松源镇正依托现有资源发展适合自身的特色产业,保护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打好"绿色牌""红色牌""乡贤牌"这三张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松源镇党委书记卢剑平说。

●撰文:何苑妮刘洪桥何腾蛟

打好“绿色牌”

创新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旅游”有机融合

初夏时分,在松源镇横坊村生态田园科普观光采摘基地里,管理员们戴着草帽,正在细心修剪枝叶、施肥割草,在大棚里忙个不停。

2017年,为提高传统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横坊村成立横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合作打造了这一种植基地。占地20多亩的基地里,种植有夏黑葡萄、琼花西瓜、阳光玫瑰葡萄、优质草莓等多种水果品种。

“这几种西瓜个头不大,但皮薄、汁多、肉脆,含糖量达到13%。”横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温裕松告诉笔者,松源镇土壤普遍为富硒土壤,适宜发展农业种植,基地里的5个西瓜品种中,有3种是梅州其他地方没有的。“我们采用大棚种植,且全部使用有机肥,售价比一般品种略高一些。”温裕松说。

去年5月,基地首次对外开放便出现了西瓜供不应求的情况,今年6月1日,将迎来第二年开园仪式。“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种植其他水果品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温裕松说。

因地制宜建立种植基地,不仅解决了部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村民收入,同时也能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村观光旅游。“松源的地理位置优越,如今交通条件越来越好,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周边省市的群众到这里来旅游。”温裕松说。

除此之外,松源镇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政策,引进相关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目前已集约土地100多亩,在白玉村建立了木耳种植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

松源是农业大镇,2018年,全镇共种植烤烟6373亩,收购量17844.4担;种植粮食29000亩,其中优质水稻26713亩;金柚种植面积2.3万亩,产值2.76亿元。因此,如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链,是其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松源镇紧紧围绕梅县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绿色生态产业组团的战略定位,在重点发展好烟叶、金柚和“富硒食品”等主导产业的同时,探索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集循环农业、农耕体验、创意农业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进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打好“红色牌”

全力推动红色遗址修缮工作打造“红色旅游”

“建立苏维埃政府”“打倒土豪劣绅”……走进松源镇金星村同怀别墅,一行行标语映入眼帘。这里曾是红四军军部和前委机关驻地。

1929年10月中旬,红四军第一、二、三纵队6000余人离开闽西挺进东江,集结于梅县松源。据历史记载,“陈毅带着中共中央九月来信由上海日夜兼程回到红四军,于廿二晚(到)松源,在前委会上作了传达”。

“九月来信”详细分析了军阀混战的政治形势,总结了红四军及各地红军的斗争经验,说明了红军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红军的基本任务作了明确规定。

“我爷爷很早就下南洋了,赚了钱之后在老家修建了同怀别墅,当年红军来的时候,家里就把屋子空出来给红军住。”同怀别墅建设者王振东的后人王惠江告诉笔者。

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为保护利用开发好红色资源,实现让苏区人民得到实惠又让苏区精神传承发扬的有机统一,近年来,梅州持续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力度,制订相关方案,安排专项资金对一批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发展红色旅游。

梅县区委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活化用好叶剑英纪念园、梅南九龙嶂、松源革命旧址群等红色资源,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历经数十年风风雨雨,承载了浓厚红色底蕴的同怀别墅如今已褪去了往日的风光,因年久失修,随时面临着坍塌的危险。大门口“同怀别墅”四个大字,仅剩“怀”和“别”两字隐约可见,修缮工作刻不容缓。

“同怀别墅第一期维修项目已经立项,计划今年内完成首期修缮工作。完成后,同怀别墅将被打造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金星村党支部书记王胜泉告诉笔者,村里还计划在红军当年常走的路线上修建栈道,连片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我是本村人,作为在红色土地上成长的儿女,把红色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每个金星人都责无旁贷。”王胜泉说,接下来,村“两委”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全力推进红色革命遗址的修缮工作。

当前,同属松源红色遗址的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第六次党代表扩大会议旧址蛟花堂也在有序维护打造中,松源镇党委政府深入挖掘革命史料,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加快松源老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打好“乡贤牌”

百年老校华丽变身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今年1月30日,松源镇横坊村“继雅书院”红绸飘挂,乡人齐聚。在乡贤的倡议和策划下,横坊村把废弃多年的原幼儿园改建成继雅书院。

继雅书院内设9个展室和书屋,包括新时代新思想学习室、家风家训展室、传统文化展室、客家俗语展室、儿童成长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书院清静自然、古色古香,老人们闲暇之余会来此泡一壶热茶、下一盘象棋,孩子们也有了课后阅读的好去处。

继雅书院的兴办,是横坊村继利用原继雅学校改造为横坊村文化博览馆后,又一项重要的文化项目建设,将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此前,在一众热心乡贤的倡导下,横坊村委决定把弃用的继雅学校改造为文化博览馆,助力当地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将优良的客家文化和横坊村良好的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增添乡村正能量,这正是乡贤们倡议和策划建设文化馆的初衷。”横坊村村干部温正龙说。

一直以来,在推动乡村各项工作建设上,松源镇充分整合乡贤资源,汲取乡贤智慧,横坊村并不是孤例。

过去,在松源镇黄坑村,仅能通过一条单行车道的泥路进出村子。“一到下雨天,老人家不敢出门,一是容易溅得一身泥,二是容易打滑,不安全。”黄坑村党支部书记王均明说。

后来,村里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在乡贤带头捐资的推动下,村民们也纷纷慷慨解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村集资330多万元用于进村道路改造,将3.5米宽的泥路拓宽为6米的水泥路。如今,村民外出更方便了,幸福感也不断提高。“以前出门赴圩,要绕一段很远的路,现在路又宽又好走,做梦都没想到!”村民王伯说。

“接下来,村"两委"和乡贤理事会将继续打好配合,完善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将路灯等一系列附属工程的推进工作也落到实处。”王均明表示。

新闻推荐

民生沟通丨交通要道两边划停车线合理吗?

读者邓先生:梅县区程江镇扶外路是连接新县城行政区和梅州大桥的交通要道,附近有两所学校,每逢学校放学和单位下班时段就拥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