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今年投一亿元支持全县圩镇规范化建设 “六化”标准全面提升圩镇颜值

梅州日报 2019-05-23 14:45

▲华城镇推进圩镇规范化建设,颜值有了大幅提升。▲省道228线华城段实现了管理标准化,街上看不到垃圾,车辆停放有序。乌陂河升级改造后,一河两岸配以休闲公园和绿道,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状元公园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新时代文化结合起来,深得老百姓喜欢。

“今年县财政安排1亿元,全力支持各镇圩镇规范化建设。”日前,五华在华城镇召开全县圩镇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县委书记吴晖在会上郑重宣布这一举措。

五华地域广、人口多、乡镇之间的跨度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困扰全县整体发展。在今年初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该县提出要注重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把握好县城和镇村协调发展的关系,推进“城镇规划科学化、街道管理标准化、农贸市场规范化、生活垃圾无桶化、圩镇环境绿色化、乡风民风文明化”建设,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推动各镇在圩镇街道改造、环境卫生、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上新台阶。

1、旧貌换新颜 群众来点赞

华城镇是五华县三大中心镇之一,同时也是老县城所在地,经历了740年的历史积淀后,长乐学宫、狮雄山塔、狮雄山秦汉遗址、梅州唯一武状元李威光等一个个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符号,给这座古老的城市留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也为老县城的复兴积蓄着力量。

“华城镇要发展好精致高效休闲农业、历史文化旅游业,建设农旅特色城镇,成为老县城的复兴者,打造"状元福地·古邑新城"。”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为华城镇的发展描绘了一幅新蓝图。

半年后,笔者再次来到华城镇,还未踏入镇政府广场,“状元公园”四个大字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漫步广场,外来参观学习的干部、休闲玩耍的当地群众熙熙攘攘,长廊里回响着欢声笑语,绿树丛中不时传来鸟鸣声,还有高高竖起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切都显得和谐自然惬意。据介绍,状元公园的前身是一块荒置地,华城镇在规划设计时就把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和新时代文化气息融合在一起,打造以“秦风客韵·南越风情”为主体风格,集文化展现、活力休闲和华城特色于一体的市民文化休闲公园,分为运动娱乐休闲区、活力生活体验区和秦风文化中心区三大功能区,占地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00万元,为全镇最大的文化活动广场。

以状元公园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延伸,升级改造后的乌陂河一河两岸采用堤路结合模式配套建设休闲绿道,省道228线圩镇段实施规范化打造、标准化管理、生活垃圾收集无桶化,实现了群众生活便利化、圩镇面貌美颜化。“有点像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沙头角。”63岁的居民钟定雄高度赞誉道,在他看来,华城已经屯足了发展后劲。

2、圩镇要规范 政策来支撑

“把握好县城和镇村协调发展的关系,坚持城区、乡镇、农村发展三个并重,科学谋划全县的整体均衡发展……在乡镇按照县城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透过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中简短的几句话,我们看到了华城镇快速发展的势头,不仅来自华城镇自身的作为,还有一双强有力的推手在推着前进。“县城通过扩容提质已经改头换面,乡村发展也迎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千载难逢机遇,联结县城和乡村的圩镇建设也不能落后。”吴晖道出了初衷。

一年前的县委全会和县“两会”上,五华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面推进梅州市中心镇"六个一"建设”部署,明确提出“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各镇完成一条圩镇街道升级改造项目”,按照定额奖补、合理限高原则,按照工程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奖补、最高奖补额不超过500万元的标准,分档分类给予各镇圩镇街道升级改造项目资金支持。除华城镇外,潭下镇也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推进实施省道239线潭下镇圩镇过境段升级改造工程。“去年就完成了路面改造,现正完善市政配套工程,项目预计投资750万元。”潭下镇党委书记李杜强表示,虽然项目还没完工,但周边群众反响很好。然而,群众反响越好,李杜强心中的压力越大。“按照去年的"工程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奖补"这一政策,我们能拿到的奖补资金约225万,还有500多万的缺口,压力很大。”李杜强表示,镇一级财政要解决500万元的缺口,要拿出非常大的魄力和决心。

李杜强的话道出了各镇想干事但又资金压力大的困惑。鉴于此,在日前召开的现场会上,吴晖宣布今年将拿出1亿元,支持全县各镇推进圩镇规范化建设,按照“城镇规划科学化、街道管理标准化、农贸市场规范化、生活垃圾无桶化、圩镇环境绿色化、乡风民风文明化”的标准,从一条街道、一个公园、一处圩场、一个农贸市场、一个片区等关键节点,或群众反映最强烈、期盼已久的难点痛点处改起管起,目的就是打消各镇的后顾之忧,鼓励各镇甩开膀子动起来、干起来。

3、华城有经验 “五师”定江山

全县圩镇规范化建设现场会选择在华城镇召开看似偶然,实则有可学可仿的地方。据华城镇党委书记张晓山介绍,该镇按照“以建设促发展,以发展促管理”的工作思路,当好一名设计师、建造师、管理师、美容师、经济师,坚持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经营多管齐下同步走,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形成良性循环。

据介绍,设计师就是围绕镇域发展定位描绘好发展蓝图,依托五华河的区位条件,以连接县城和镇域北部的环城大道作为镇域发展的中轴线,规划五华河东岸城镇综合发展区、西岸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区、东北部新桥美丽乡村示范区,并编制好符合实际的2016年至2030年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接下来就是从具体实施项目抓起。”张晓山介绍说,完成设计师的使命后,向建造师的角色转变,如今乌陂河一河两岸以堤路结合模式完成升级改造,休闲绿道和小公园从杂草丛生的废墟中靓丽现身;状元公园、通政桥、状元大桥、状元大道、石柱塘公园、沿江路、自来水厂基本建成投入使用,五华县第三人民医院、禾岭小学、华城职业技术学校、华城区域性敬老院等项目也顺利推进。

华城镇在当好建造师的同时,也跨界成为管理师和美容师,先后组建了城监大队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对圩镇“六乱”和城乡违章建房秩序严抓严管,其中城乡保洁投入资金从2016年的约198万元增加到今年的450万元,年均增长30%以上。同步出台圩镇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城监大队和环卫工人考核管理办法,提升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城中村,推行“党小组+村民理事会”的模式,让村民自觉参与进来,乡村治理体系活起来。

在城市发展之初撬动项目建设的根本就是直接资金投入。华城镇“经济师”的角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保持高压态势打击小产权房乱象,另一方面是深挖土地资源,做活土地文章。据介绍,该镇在描绘好发展蓝图后,就同步启动申报相关地块的土规调整,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储备土地并向县争取相关政策,为圩镇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经验探索

建设从民生处着想 管理在持久中建功

华城镇作为老县城、中心镇,人口规模和外来人口相对较多,但走在街道上,宽敞整洁的路面几乎看不到垃圾,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特别是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的商户农户全部转移到农贸市场。据了解,华城镇投入390万元,建了3个农贸市场,解决了农户、商户的出路问题。这正如吴晖对各镇强调时所说:“要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期盼已久的难点痛点处改起管起。”

垃圾收集历来是镇村建设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华城镇也经历了三次变革。2016年,该镇投入198万元,回收外包的环卫服务并成立环卫监督所,实现了规范化管理。2017年至2018年,投入630万元新建2座临时垃圾中转站,新购置1批环卫设备,聘请了70多名环卫工人,实现了标准化运营。今年,该镇投入约450万元新添置了一批环保设备,并对圩镇范围内203条街道、近万间门店全面实行“无桶化”保洁模式,七个卫生保洁组全天候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城乡建设管理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华城镇党委书记张晓山深有体会地说,城乡建设工作是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必须保持奔跑者的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

新闻推荐

相互借鉴经验 实现合作共赢

五华县委统战部到番禺调研统战工作本报讯(记者黄东红通讯员沈明森罗海麟)近日,梅州市五华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爱芳,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