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阳:“海丝”始发站与红色交通线
大埔茶阳汀江码头早在宋元时期就是汀江航线上一个重要码头。自明末清初开始,闽粤两省交界处大埔、永定两县人民从茶阳汀江码头登船往洋谋生者“如游门庭”,茶阳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站。
二十世纪30年代初开始,由于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上海严峻的白色恐怖形势、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人顾顺章叛变和中央苏区形势较好、中央红军发展壮大急需大量干部等原因,中央决定转移并输送大批人员至中央苏区,并着手建立红色交通线。茶阳,于是成了红色交通线上极佳的水陆转换站。
●张佑周
闽粤客家“海丝”始发站
茶阳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析饶平之清远、恋洲二都置大埔县时为县治,至1961年迁治湖寮,凡435年。它曾是数百里汀江沿岸仅有的三座县城之一,其余两座是至今仍是县城的汀江上游的长汀和中游的上杭。虽然大埔县境早在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就已立义招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义招为万川县,但其县治都在今湖寮镇(古城)。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万川县并入海阳县(今潮安),此后历宋、元及明前期,大埔境均为海阳县光德乡。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海阳析出饶平县,大埔境属之。
38年后的明嘉靖五年大埔置县时,县治设于早已繁荣的古镇茶阳。茶阳地处汀江与其支流金丰溪(西河)交汇处,上游有清溪流入,再往上是闽粤交界处的汀江天险棉花滩和八百年古镇峰市,下游有狮子口峡口及著名的三河坝,与梅江及梅潭河三河交汇成韩江。正是由于狮子口狭窄,拦住了自北而南奔流向海的汀江,而使之像被勒住缰绳的骏马,得以在茶阳暂歇,从而形成难得的水流平缓的汀江下游淤积小平原,也从而形成“上河三千,下河八百”的汀江航道上繁荣的码头。这个码头因其上游水流湍急只能通航小船,甚至有的地方如棉花滩要通过起货陆运肩挑接驳才能完成运输过程;而其下游尤其自三河坝以下的韩江则可以通航较大型的船只,近代以来甚至可以通航小火轮,因此而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汀江、韩江航运中不可或缺的货物中转站和人员接待站的角色;因此,早在大埔在茶阳设治之前数百年的宋代,茶阳就已经成了汀江下游的一颗明珠。
作为汀江下游最大的码头和集镇,茶阳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是大埔县东北部如茶阳镇、西河镇、长治镇(现已并入茶阳镇)、青溪镇等地以及永定、上杭乃至整个闽西客家人南下潮汕、走向大海的水陆门户,而且是这些地区的人们农副产品对外贸易和生活必需品采购运销的重要中转站和贸易市场。
早在宋嘉定六年(1213年),汀州郡守赵崇模在奏请改运潮盐的同时开始着手疏浚整治汀江下游上杭城至峰市之间航道,茶阳就成为汀、韩航道上重要的货物中转站。宋绍宗五年(1232年)朝廷核准“许本州及诸县艰于福盐者改运潮盐”,茶阳更成为潮盐和海货的重要集散地。
“改运潮盐”政策的实施,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使闽西乃至赣南百姓吃上了因运输较为便利而价格较便宜的潮盐,打击了走私潮盐的“汀赣贼”,而且进一步繁荣了汀江流域大小码头尤其是诸如峰市、茶阳等大码头。这是因为,汀江航运开通后,汀赣地区的稻米、竹木、土纸等物产由水运运往潮汕,销往沿海各地乃至海外者越来越多,经茶阳码头时小船换大船,成了增大运力,保证航运安全的必然选择;而从潮汕逆流而上的潮盐、海货等货品,至茶阳后则必须大船换小船(至峰市、上杭等码头也需易船),茶阳于是自然形成了汀江、韩江航运的物流中心和往来人员接待中心。
自茶阳成为大埔县治不久的明末清初起,茶阳汀江码头又成了闽粤客家人出海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站。先是因为闽粤边界地区客家人响应反清复明的郑成功的号召,举起义旗。如永定金丰里的苏逢霖和大埔的江龙,抗清失败后,大量义军随郑军赴台,或陆续从茶阳登船逃台,甚至逃往海外。其后的康乾时期,永定、大埔更有许多人赴台垦殖,其中不少人也由茶阳登船南下潮汕后再东渡台湾。如永定下洋中川人胡焯猷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渡台行医,后在淡水新庄成功请垦良田数千甲(旧时土地面积单位。1甲等于14.5亩)。他多次回乡招垦,带去许多胡氏族人及下洋乡人。他们大部分人就是从下洋步行30-50里到茶阳汀江码头登船到汕头后东渡台湾的。祖籍下洋思贤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的曾祖父吴圣昌就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携妻带子从茶阳登船,经汕头出海渡台,因遇风浪,其妻不幸落水身亡,圣昌父子在桃园定居行医发达。
18世纪以后,汀江流域的闽粤客家人从茶阳汀江码头登船,至汕头换船出海东渡台湾的同时,更是掀起一波又一波闯荡海上丝绸之路到南洋各地谋生的热潮。永定“金丰、丰田、太平之民渡海入诸番,如游门庭……”如,康熙十七年(1678年),永定下洋思贤村人吴集庆从茶阳汀江码头登船经汕头出海南渡马来亚,永定大溪人游翘其于雍正五年(1732年)从茶阳汀江码头登船南渡爪哇岛,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开设药店;永定下洋中川村人胡映学、胡永香兄弟等数十人于这一时期经茶阳、汕头南渡往沙捞越、丁加奴、甲必丹、吡叻和井里汶等地;汀州四堡的邹世忠、邹逊臣等10多人也在这一时期经上杭、峰市、茶阳、汕头出海往爪哇巴达维亚、暹罗(今泰国)等地。
乾隆十年(1745年),以张理、丘兆进、马福春为首的永定和大埔移民四十多人从茶阳登船经汕头南渡,被大风飘至马六甲海峡,于印度洋入口处吉打一荒岛槟榔屿登岸。张、丘、马三人于是义结金兰,率领华人开发垦殖,至英国人莱特1786年侵占槟岛时,已有数百顷土地被开垦,人口也有近千人,其中五分之二为华人。张理、丘兆进、马福春三人相继逝世后,被当地客家人安葬于海珠屿上,被尊奉为海珠屿大伯公,立庙祭祀。还有坟墓三座,丘、马墓碑分别被标明大埔和永定,而大哥张理则被尊为“开山地主张公”,未标明籍贯。
正是未标明籍贯的张理墓碑给后人留下了关于张理是永定人还是大埔人的诸多争议。后来曾任槟城副总领事的南洋侨领、大埔人张弼士干脆认张理为“嗣伯祖父”,从而使张理被确认为大埔人。然而,无论张理是大埔人还是永定人,但张与丘兆进、马福春等人一起从茶阳汀江码头登船出发闯荡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洋沿岸的槟榔屿登岸,则是事实。因为如果张理真是张弼士的“嗣伯祖父”的话,那么,他与张弼士的祖籍地是大埔西河(金丰溪)畔的车轮(龙)坪。当地人出海往洋,即便有小木船沿西河开往茶阳,也要在茶阳汀江码头换乘较大的船,才能南下潮汕,再渡海往洋。后来成为南洋大富商的张弼士于1857年16岁时跟随邻村黄姓华侨往洋谋生时,就是从茶阳汀江码头登船南渡的。
19世纪以后,随着西方列强东来,大清帝国的国门洞开,闽西、粤东客家人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往洋热潮。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站的茶阳汀江码头的便利,成千上万的大埔、永定人往洋谋生,张弼士、张舜卿、胡子春、胡文虎、胡曰皆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茶阳汀江码头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丝”始发站,一批又一批的往洋谋生者也成就了茶阳的辉煌。
红色交通线上的明珠
红色交通线专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与各革命根据地联络的长江、北方、南方交通线中的南方线。此红色交通线由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上海出发,经香港、汕头、大埔和闽西的永定、上杭、长汀,到达中央苏区首都瑞金。交通线由中共中央交通局直接领导,在中央苏区多次反“围剿”战争中,始终未遭破坏,安全畅通达五年之久,不仅传送党中央与苏区往来文件、运送苏区急需的物资和经费,而且配合中央机关由上海到中央苏区的重大转移,安全护送大批党、政、军负责同志到达中央苏区,为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严密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为保护中共中央主要领导干部免遭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祸害,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十分凑巧的是,这条红色交通线的通行流程恰好与历经数百年运行的闽西、粤东尤其是永定和大埔客家人闯荡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相反。它从上海出发,途经东海、南海,登岸香港、汕头,逆韩江、汀江而上,到达茶阳汀江码头之后,再择陆路或水路前往永定、上杭、长汀、瑞金。于是,大埔茶阳由客家“海丝”始发站变成红色交通线的水路终点站或水陆交换站,就像往洋谋生者或发财致富荣归故里或漂泊多年贫穷落寞无奈返乡时那样必须离船上岸。包括马来亚“锡矿大王”胡子春、南洋著名侨领张弼士、“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等回乡省亲以及许许多多回乡探亲或祭祖的大埔、永定华侨都是在茶阳汀江码头离船登岸的。
也许正是由于有许多华侨以及许多经营海内外贸易的商贩经常来往于汀江、韩江,经常在茶阳汀江码头登船、离船,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者来往于这条交通线于是变得安全。这是因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红色交通线运行期间,正是因战乱而使汀江、韩江航运最繁忙的时期,通过这条航道经营明市、黑市生意也是最为活跃的时期,而永定、大埔等地人民往洋谋生或回乡者也常常邀伴结队。因此,茶阳汀江码头常常人流如潮,茶阳街头终日车水马龙,高坝街、柳树街的餐馆、杂货店人满为患,旅馆、客栈充斥着南腔北调口音的客商。当年通过红色交通线进出闽西、赣南中央苏区的革命者大多化装成做生意的客商混迹其中。这样的环境非常有利于红色交通线的运行,茶阳于是自然成了红色交通线上极佳的水陆转换站。
这条交通线从汕头、潮州开始,先是要搭江轮逆韩江而上到达茶阳,登岸后再往闽西、赣南走则有多条线路可供选择。
第一条线路是继续走汀江航运路线,先换乘小船到青溪石市,登岸步行4公里到永定峰市,再搭乘小船逆汀江去上杭,或继续走陆路经党坪村、伯公凹再前往永定县城;
第二条线路在茶阳汀江码头登岸后走陆路,经太宁和长治的长教、花窗、华纤、铁坑等地再走山路翻过山岭,到达永定的湖芦坪、木子坑,再往永定县城;
第三条线路是茶阳登岸后走陆路至太宁,经古村、茅坪、蕉叶坪、后到达永定的樟坑里、龙寨、新寨、书院岗,再入永定城;
第四条线路是茶阳登岸后走陆路至太宁、古村,再沿溪经石角里、太洋坑、七里溪、下畲后到达永定的上畲城郊、书院岗,再入永定县城;
第五条线路是茶阳登岸后走陆路,经太宁、三层岭(或石门凹)、思贤(或东洋)、中川到达下洋,下洋镇也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之集散地,然后,再往金丰大山。其后既可以经列市、龙门进入永定县城,也可以经陈东、抚市(或湖雷)到达坎市、高陂、虎岗,再往上杭。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这条交通线自江轮抵茶阳后,所有前行线路都要在茶阳或青溪的汀江码头登岸,茶阳作为交通线中转站、交换站的角色不可或缺,它不愧为红色交通线上的一颗明珠。
如今作为“海丝”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都相当浓厚、交相辉映的茶阳古镇,能否在新时期再次辉煌,成为一颗更加闪亮的明珠?我们在期待。
图①:连志城摄
图②、③: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大埔县税务局组织开展以“落实减税降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办税厅开放日活动,20名纳税人代表、11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