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韩山何时姓韩
□张家庆
韩愈治潮方八月,潮州江山易姓韩。韩江韩山何时姓韩?这既是一个历史悬案,也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唐宪宗元和十四(819)年正月十四日,刑部侍郎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于三月二十五日到达潮州,履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按唐律规定向皇帝上表。表中辞极哀戚,意欲“启帝之心”(韩愈《祭湘君夫人文》)当年五月,皇帝李纯看到韩愈的《潮州刺史谢上表》后深受感动,有意召他回朝。但宰相皇甫镈素忌韩愈耿直,抢先奏言韩愈“终太疏狂,可暂且内移一郡”。李纯遂改变主意,授命韩愈量移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故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韩愈“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人也。”
韩愈虽于“十月二十四日准例量移”,但这是朝廷发出《量移令》(调令)生效的时间。他在十一月中下旬(长安距潮州5625里,以日驰300里计需19日)才能收到朝廷的《量移令》。因邻近大节日冬至〈据平冈武夫《唐代的历》载:“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壬寅(二十八日)冬至”〉而接任官员未到,按规定他要主持当地冬至节庆典仪式之后才能离潮。韩愈由潮州量移袁州,按《唐律·假宁令》规定程限为66天〈其中装束假40日,程假12日(3482里/300=11.61日,以“贬官日驰300里”计)加上冬至和元日(春节)假期共14日,合计66日〉。若他选择在冬至假期后即十二月五日之后离潮,则不可能在十二月底前到达韶州(今韶关市)与家属团聚一起过年。因韩愈对黜守潮州有“惧以谴死,且虞海山之波雾瘴毒为灾以殒其命”(韩愈《祭湘君夫人文》)的顾虑,故不让全家人跟着冒险而将家属寄居韶州。他要绕道韶州接家眷一起到袁州赴任,当时潮州到韶州水陆并行需用28日,若他在十二月二日之后离潮,则只能在广州至韶州的船上独自过春节,对已与家人别离近一年的韩愈来说,这样选择似无可能;故他主持冬至庆典后,即于十二月二日离开潮州,至翌年闰正月八日到达袁州,刚好66日,不逾期限。韩愈于当年十二月二日离开潮州,他居潮州实足超过八个月(共八个月另七天)而作为潮州刺史任职时间为九个月另十天。历来有人说“韩愈治潮不足八个月”,误也!
韩愈离开潮州五年后的同一天(即十二月二日)在长安靖安里离世,享年五十七岁。又过八十七年,唐王朝被朱温所灭,改称后梁,时为公元907年。此间由于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放任宗教泛滥而国力大衰、国库空虚,唐武宗李炎怒而灭佛,导致国势更加衰弱,藩镇乘机割据,民不聊生。韩愈离潮六年后的唐敬宗李湛宝历二年(826)三月,广州、潮州等七州驻军因缺饷而哗变。唐王朝自顾不暇,竟然放弃弹压而任其割据作乱:“将士作乱,烧城楼,劫府库。”(见《潮州府志》)
唐僖宗李儇乾符六年(879)五月,黄巢的起义军占领广州,任用其部将王绪之弟王潮攻取潮州,循州叛军乘机配合占据潮州府治。直至两年后的中和元年(881)才被后汉主刘岩之父刘谦率兵击走,但“皇命不行”。唐昭宗李晔天复二年(902),虔州(今江西赣州)刺史卢光稠带军围攻潮州,被刘谦之子刘隐击退,不久后卢光稠之弟卢光睦攻占潮州。梁末帝贞明三年(917)刘岩击走了占据潮州十五年的卢光稠。南汉乾亨八年(924)四月,刘岩从潮州发兵攻打王潮之侄——闽王王审知,被打败而归。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四年(971)二月,宋将潘美带兵占据广州,南汉后主刘鋹大败投降,潮州归宋。韩愈离潮后近一百五十年间,潮州处于战乱之中,山河仍破碎,溪水有恶名。直至时局安定,吏民怀念韩文公,潮州的文教开始复兴。
唐代之前,韩江上下游之水,古称恶水,又名恶溪。包括上游闽水汀江、镇平小河、松源溪、锦江、梅江(也名梅溪)、兴宁江,中下游之澺溪(又名溢溪、意溪),全江通称恶水,又名恶溪、鳄溪。据饶宗颐《恶溪考》载:“盖恶溪本为通名,地域广泛,殊难确指。其支流既各有专名可用,而通名遂为所掩盖矣。故宋以降,不复以"恶溪"为韩江上下游之总称。”《光绪嘉应州志》也载有:“恶溪……自海阳恶溪而上,至梅州大河小河,皆有"恶溪"之名。”温仲和曰:“恶者,谓是溪滩石险恶,瘴雾毒恶,及鳄鱼狞恶。”《顺治潮州府志·古今文章》载有明代潮州知府郭子章《韩江韩山韩木》一文:“自韩公过化之后,江故名"恶溪"改曰"韩江"。”意谓江之所以称为“韩”,是因韩愈而得名。
昔时所谓韩江,仅指韩山下之江而言。据《方舆纪要》载:“韩江在府城东韩山下。”恶溪改称为韩江,应在陈尧佐到潮州创建韩祠之后,因他在《戳鳄鱼文》中没有提到韩江,而仍称为恶溪。但他的诗作中却有《韩山》一诗:
侍郎亭下草篱篱,
春色相逢万事非。
今日江山当日景,
多情直拟问斜晖。
从这首诗可知韩愈离开潮州的180年后,人们已把潮州城东的东山(俗称双旌山、笔架山)称为韩山。从诗中的“亭下草蓠蓠”来看,此亭已建有一段时间。
韩山初名东山,山以韩命名,得自韩文公之姓。韩愈刺潮时,曾在东山上建亭,并手植橡木(也称“万年栎”)于亭旁,故后人称亭为“韩亭”。据《舆地纪胜》:“韩亭旧址为揭阳楼,唐韩昌黎登览地也,俗呼曰"侍郎亭"。”由此东山被改名为韩山,山下之水改称为韩江。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潮州知州王汉在《金城山记》中载:“韩文公曾即东山为亭,以便游览,人呼曰:侍郎亭。亭久已坏,唯一树独存。”可知北宋初年,山名仍称为东山。虽然南宋王大宝《韩木赞》文中也记有“东山有亭,唐韩文公游览所”,但府县志均载有北宋咸平初年潮州通判陈尧佐、北宋绍圣四年进士刘允(潮州八贤之一,海阳东津人)《韩山诗》,而《邱氏族谱》载有刘昉(刘允之子,北宋宣和三年(1121)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赠梅州刺史丘君與》一诗中有“名德重韩江”之句。以此推论,韩江、韩山得名于北宋。自陈尧侥建祠题诗,“韩山”之名开始著称于世,随后丁允元又建韩祠于山麓,使其声名更加彰显。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开封府推官陈尧佐(963——1044年,字希元,号颍川先生,四川阆中人)被贬为潮州通判后创建韩祠。据《保宁府志·人物》介绍:陈尧佐之父陈省华“字善则,有吏干,入掌左藏,判吏部南曹,历左谏议大夫”;“陈尧叟(陈尧佐之兄)字唐夫,[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进士第一,累官同平章事(副宰相),丰姿奇伟,奏对明辨,久典机密,中外称贤相,谥文忠。陈尧佐,省华次子,以太子太师致仕,谥文惠。博学能诗,善古隶。自号知余子,有集三十卷;又有《潮阳篇》《野庐篇》《愚丘集》《遣兴集》”。《全宋诗》收有其诗作五十首;《全宋文》有其文十七篇。一生两次任副相。陈尧佐之弟陈尧咨为宋真宗咸平二年进士第一,谥赠太尉(宰相级)。一门三兄弟都是宰相级,还有两人登进士第一(相当于明清的状元),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故欧阳修有“天下皆以秦公(陈省华谥号)教子为法”之赞誉。
陈尧佐26岁时与兄同登进士,仕途坎坷,频繁迁职,历任魏县(河北大名)中牟(河南)县尉、秘书省校书郎、朝邑(河南)知县、陕西转运使、下邳主簿、秘书郎、真源知县、开封府司录使、开封府推官(从五品)。因上书宋真宗赵恒而被贬为潮州通判(正六品)。陈尧佐到潮州履职时36岁,由于他特别喜欢韩文、崇奉韩愈治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积极进取精神,到任即高举韩文公旗帜,兴学育才,修建孔子庙,“选潮民秀者劝以学”,又敢为天下先,在金山南麓的刺史公堂后倡建首座韩祠——“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表达对前贤的敬仰之心,彰显其兴教驱鳄的功德。韩祠的建成,使韩愈更加受到潮州民众的崇拜。陈尧佐功不可没,后来潮人遂在韩祠中把他作为配祀。
陈尧佐在潮州任通判两年多后调回京师直史馆,后任安徽寿州、江西庐州知州,两次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集贤殿大学士(首相)。在五十五年仕途中,其职衔变迁沉浮达五十六次。他在潮州时办了不少好事实事,离潮后仍对潮州怀有深厚感情。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潮州八贤之一许申(字维之,海阳人,举贤良,因献赋擢为进士第一)在京师登第,陈尧佐时任户部副使、判度支(负责国家财政收支)给他的门生许申赠诗《送人登第归潮阳》七绝一首以饯行:
休嗟城邑住天荒,
已得仙枝耀故乡。
从此方與载人物,
海滨邹鲁是潮阳。
陈尧佐在诗中把潮州〈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潮州改称潮阳〉比作孔子和孟子的故乡,这是潮州历史上首次获得一代名相的赞誉美称。自此之后,潮州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新闻推荐
黄建固在兴宁市调研时强调 狠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助力苏区振兴发展
本报讯15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黄建固到兴宁市调研,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政治巡察,突出问题导向,以巡察整改促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