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名镇蓝口(下) 蓝口往事:明清民国东江军事重镇

河源日报 2019-05-19 06:54

清同治版《河源县志》蓝口地形图。蓝口司在图片中部。■1949年5月中旬,我边纵部队在蓝口截击增援老隆的敌196师战场旧址。(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凌丽

明初设立蓝口巡检司

明初时,蓝口是河源县3个巡检司之一;清初时设蓝口驿,清末时欧阳俊、欧阳迪庵兄弟在蓝口起兵反帝反封建;抗战时期,惠州中学迁往蓝口;解放战争时期,蓝口在河源地区率先解放……

远远地看到东江边上竖立起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斗大“帅”字。旗帜下面站立的是一帮穿着各色衣裳的高矮胖瘦不一的汉子。他们簇拥着一个人,这人是河源县的土豪曹文昌,他扯起“帅”旗造反时,正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初。

在偏远的岭南瘴疠地,曹土豪可能还没收到朱元璋已坐上龙庭的消息,不知他造的是气数已尽的元朝的反,还是造朱元璋的反?反正他就是扯旗造反,从元末天下大乱时就开始招兵买马。洪武元年二月,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征南将军廖永忠挥师广东。

曹文昌不是一个草头元帅独自在战斗,还有新会的黄彬、汲州的廖仁等也在反元。但他们毕竟势力单薄不成气候,哪敌得过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很快就被剿灭。六月,征南将军廖永忠在元朝广东守将何真的帮助下,统一了广东(《明太祖实录卷之三十一》)。

次年,也就是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委任的官员、河源县丞钟镒在蓝能都(今蓝口镇)置蓝口水驿。同年,裁撤循州,河源改属惠州。

天下太平了,河源的东江、新丰江水运码头又熙熙攘攘起来,千帆竞航,让人看了着实高兴,毕竟有货物就有税收了。洪武二年,有司在河源县城南门外江边设河泊所,管理船舶,征收货税。

仍是这年,因河源县城(上城)元末屡遭兵燹,县署被烧,城墙破坏,县丞钟镒于中下廓滨江筑下城,并建县署于寿春寺旧基。同年,迁学宫于下城织女池旁。他在明朝初定时做了大量卓有建树的工作,因而入祠成为河源名宦。

洪武四年(1371年),在县北设忠信都(今连平县忠信镇),并设忠信巡检司,设巡检员1员,配弓兵40名。洪武六年(1373年),设蓝口巡检司,配有弓兵50人。

原本明初时河源县有3个巡检司的,即忠信巡检司、长吉巡检司和蓝口巡检司,但到了接近明末的时候——隆庆三年(1569年),长吉巡检司从河源划给长宁(今新丰)管辖;崇祯六年(1633年),忠信巡检司划给连平州,河源县属只剩下蓝口巡检司。

风景优美、适宜人居的河源,还吸引了洪武初年蓝口巡检司的官员顾隆溪(约1360年至1448年,原任义合驿丞)落居蓝口輋坑(今作齐坑),成为齐坑顾氏开基祖。

蓝口巡检司官署与蓝口圩的形成有着有趣的因果关系。

康熙三年(1644年),清政府在地运、蓝田设讯(军事设施),委派把总,弓兵分防,保护水陆安全,传递情报;沿东江设有宝江驿、义合驿、蓝口驿,置驿丞,掌管水陆典邮传送工作。驿铺是清代以前军事通讯及传递官方文书的机构。民国二年(1913年),驿站相继裁撤。

清代的蓝口巡检司曾发挥过怎样的作用,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今已很难考究,有关典籍记载,这段时间的蓝口还算比较平静,虽然不时有一些邻近乡镇发生械斗、起义事件,但都不成气候。

光绪十九年(1893年)四月二十五日的《申报》报道,河源县蓝口司巡检缺额,以海防新班先用巡检何国桢题补。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七月二十八日《申报》报道,河源县蓝口司巡检缺额,委候补从九品张佳勋署理。在这一年,河源县由原24个约,调整为29个约原平奢约分为平奢、平二、平六3个约,鲤鱼头约分设为鲤鱼上、鲤鱼下2个约,赤溪约分设为赤溪、赤溪上2个约,增设长平约和蓝口镇、回龙镇2个镇。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布《城乡地方自治章程》和《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县以下设乡制,改约为乡(不久仍称约),将县以下29个约改为乡,并由县典史和蓝口司巡检分治,其区域范围是:典史辖在城约、东埔约、高埔约、古云约、平贰上下约、平陆上下约、长平约、平陵奢约、洪溪约、赤溪约、鲤鱼约、蔡庄上下约、黄洞约、南湖上下约、蔡庄中约、禾溪约、骆湖约、上管约、许树下约、许树下约等20个大乡。蓝口司巡检辖久社上下约、黄田约、蓝溪约、能溪约、康禾约、归淳约、沙村约、柳城约、曾田约等9个大乡。

宣统元年(1909年),河源县巡警局复称保安总局,并在附城、观音阁、平陵、回龙、南湖、地运、蓝口、船塘等8个圩镇设立保安分局。(2000年《河源县志》)

民国时期欧阳俊兄弟在蓝口起兵反清反袁

在推翻清政府的进程中,蓝口充当了先锋。

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孙中山领导三洲田起义,河源县农民纷纷响应,组织数千民军反清。

宣统三年(1911年)秋,孙中山先生委派同盟会员欧阳俊回河源、龙川等县发动农民起义,与欧阳星南、欧阳敏卿、欧阳子坚等人会合于蓝口,组建国民军。他后到惠州、河源县蓝口、义合、骆湖、和平县林寨及龙川县等地筹措经费,组建几支队伍,分别由欧阳长桥、杨怀英、包士农、李岐山等率领。随后,欧阳俊与欧阳星南、欧阳敏卿、欧阳子坚等会合于蓝口,达数千人,组成东江国民革命军,由欧阳俊任司令。欧阳俊率队一举攻克和平、连平、龙川、新丰及河源5座县城,东江上游地区宣告光复。后欧阳俊回师家乡,驻兵萝溪书院,动员亲属好友勇士参军。

民国三年(1914年)10月,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发表《告同胞书》,号召讨伐袁世凯,河源各界纷纷响应,集会声讨,组建讨袁军,发动反袁起义。广东都督龙济光投靠袁世凯,到处捕捉革命党人。欧阳迪庵(欧阳俊之弟)继其兄志,于8月又复于蓝口举行讨龙反袁起义,与龙川、和平、连平的严德明、廖容、张鸿等人率领的义军会师于河源,率军直下惠州,师至横沥与龙军相遇,鏖战竟日,终因弹尽援绝而败退。龙军穷追不舍,义军前被大江所阻,后有强敌追击,500余义士强行渡江,因河深水急,绝大部分壮烈成仁,迪庵亦以身殉职。后龙派曹鼎钟率军到船塘焚其房舍,掠其家产,杀其亲人(2000年《河源县志》)。

解放战争时期的蓝口

蓝口向来是军事要地。

民国二年(1913年)6月,警卫军在河源驻防,县城、观音阁、永安石公神和蓝口碉楼,成为驻兵之所。

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河源县九行工会会长钟渭卿等人积极发动县城及回龙、锡场、仙塘等地群众,组成以工人农民为主的5000余人的民军,统领这支队伍配合黄埔军校的学生军攻打军阀陈炯明的盘踞地——惠州城。10月,叛军第六军军长杨坤如率部从惠州逃往河源。东征军左翼纵队长程潜率6000余人从龙门进人河源,叛军一战即溃。左路军第三纵队程潜部于23日克石公神、河源。24日抵义合圩,25日在蓝口圩败叛军李易标部,26日占老隆。(《民国广东大事记》)

1926年10月上旬,河源县城因防军调往潮梅边境,致被土匪三四千人从蓝口、老隆前来袭击县城,县长李克成急电惠州警备司令胡谦,请调第五十三团一营前往镇压。(《申报》)

民国十六年(1927)10月下旬,国民党新编陆军154师由梅县移防河源,师部及第10团驻河源城,教导团分驻蓝口、观音阁,12团部分官兵驻柳城,其余驻龙川。

同月,国民党第一军新编陆军154师由梅县移防河源,师部及第10团驻河源县城,教导团分驻蓝口、观音阁,第11团驻龙川,第12团部分驻柳城,其余驻龙川,执行“剿匪”及训练任务。

1931年初,蓝口南坝乡“著匪”杨和、杨国英、杨子方、杨泉记4人,先后被悬红捕获,前二人被当地民团抓获,后二人则由保安队第三团一营四连连长吴忠三率队前往陈屋排,击破厚墙后拿获。(《香港工商日报》)

1932年7月,中共紫河特区委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总结一年来特区工作,部署今后两个月加强农村工作、建立和发展党组织任务,提出蓝、黄区在两个月内,全体区委成员下最大决心,动员一切力量,打进蓝口圩,建立一个手工业或店员工人的赤色工会。同时,还发动群众募捐物品送上前线,慰劳工农红军和紫河游击队。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日军从南线调一个师团的兵力企图攻下河源县城,后北上与韶关之敌会合。16日驻龙门的余汉谋部调来一个团进行截击,至双下时恰遇日军在亚婆庙渡河,击沉日军船两艘,击毙、淹死日军共50余人。因寡不敌众,国军撤至东埔山子下据守。17日,日军1000多人进占河源县城。国民党第四专员公署由河源县城迁至蓝口镇。河源县府迁往回龙。

1945年,全县设三个区,除第二区在蓝口设署、设区长一人外,第一、三区不设署、只设指导员1至2人,统辖全县26个乡、4个镇、287个保、2730个甲。

因为蓝口是军事要地,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很重视这一地区的掌控与建设。1947年冬至1948年春,河西区陆续解放。

1948年3月18日,蓝溪、能溪属之上莞、曾田各处“匪”约2000人,分数路向蓝口、沙村、柳城等乡进攻,与蓝口警察局猛烈交火,双方战至23日晨,“匪”不支,分向黄村、康禾方向撤退。(《河源正义日报》)

1948年10月,广东省保安第十三团共3000多人进驻蓝口镇,团长曾天节、副团长刘勉率团部驻蓝口镇“佐吉楼”,对河东解放区进行“清剿”,捕杀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农会干部及其家属,强迫群众“自新”。

1949年5月17日,东二支队司令员郑群率三团及起义部队第二营和搜索连在蓝口乌石坑马鞍山高地一带迎击敌196师588团及1个炮兵连,缴战一天,击退敌多次冲锋。6月11日,河源县人民政府从上莞迁至蓝口镇,将所辖之解放区划为三个督导区,第一督导区为船塘、上莞、三河、漳溪等4个乡,第二督导区为柳城、曾田、黄村、叶潭、康禾,第三督导区包括骆湖、灯塔、顺天、南湖等乡。是日,河源县蓝溪、能溪、康禾三乡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1948年12月7日,河源县人民政府在上莞乡成立。1949年5月,蓝口解放。同月,河东区黄村、叶潭、康禾三乡重新解放。随着河东大部分地区解放,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方便领导全县解放斗争,迎接全县解放,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6月11日从上莞迁往蓝口镇。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连纵队第六团和第四支队、东江第二支队先后进人河源县城,宣告全县解放。接着,河源县人民政府由蓝口镇迁往县城。

抗战期间,惠州中学迁往蓝口

1941年惠州沦陷,惠州高级中学迁来河源归淳乡秀水村(现蓝口镇车头山村)设立“省立东江临时中学”。这桩教育大事,给蓝口的文教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省立东江临时中学迁到蓝口后,本地人热心倡议捐款建筑新校舍,以为长久计。自发动募捐月余以来,所得捐款20余万。经过呈请,当时省教育厅派员勘定离蓝口七里之车头山为校址,并于1941年11月28日举行了奠基典礼。(《河源民国日报》)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在蓝口地方人士的热心帮助下,临时中学落成校舍五座,高中部迁入新校。是年四月一日,奉民国省教厅令,将“广东省立东江临时中学”校名撤销,恢复“广东省立惠州中学”校名。是年冬季,又落成校舍一座,共已建成六座,费用合计二十余万元,这些钱全部由蓝口当地殷商及热心教育人士募集而来。

抗战胜利后的次年,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元月五日,惠州中学全体学生与教职员工作别蓝口秀水,于元月九日迁回惠州。

1947年6月,在原车头山的惠州中学校址上,办起蓝口中学。1948年,由于车头山交通不便,周围几个镇学生上学艰难,家长赴圩日带来米菜也不方便。于是又迁回蓝口镇,把东市场改为教室。至1950年迁至原乐育小学校址。

新闻推荐

梅县区举办会计制度培训班

本报讯日前,梅县区财政局在区委党校举办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准则)培训班,来自区内各镇、区属各单位、代理记账公司主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