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十二肩岭”古驿道
“十二肩岭”古驿道位于兴宁市大坪镇金坑村,是明清时期至解放前兴宁通往江西的必经之路,以前人们用肩挑货物从兴宁出发至江西经过此处时,由于山岭较高要来回轮换十二次肩才能把货物挑上去,因此得名为“十二肩岭”。
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我们兴宁市作协的文友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踏着春的节拍,乘车来到兴宁市大坪镇金坑村的“十二肩岭”古驿道。
下车后,我们换上军装游走这条2公里多长的古驿道,感受当年红军的风采。驿道入口,一排整齐的排竹、灌木和篱笆墙让人眼前一亮,一条由卵石和石块拼砌而成的蜿蜒驿道向前延伸。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踏进了古驿道,两边是草木茂盛的山脉,带着草木芳香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我们边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边欣赏沿途的山野风光。只见葱翠的草木,烂漫山花,连绵的山峰不断进入我们的眼帘,山间不时传来文友们的欢声笑语。驿道沿着山坡蜿蜒向前,犹如一条不断向前爬行的巨蛇。我们也随着驿道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沿途不时有风格独特的标识牌,引起我们的驻足观看。不久,前上方的驿道处让我们眼前一亮,只见前面有一尊半蹲着、手提挑担的年轻男子挑夫铜像,后面是一间石砌的前后相通的小房间,原来这就是十二肩下的茶亭。看见这个独特的铜像后,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向他靠拢,雀跃地与他合影留念。尔后我们还观看了茶亭里竖起宣传牌的内容及认真观赏了前门旁石碑有关古驿道人文逸事的刻文。据说,十二肩岭下的这个茶亭还记录着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呢!话说有一年当地一位村民李道慈在驿道上捡到一个钱袋子,里面有一大笔的金银和存单,袋子上有“洪德昌”的字样。他在茶亭里等待了一天,半夜要回去时,特意留下一张上书“洪德昌有事可找金坑村李道慈”的字条贴在柱子上,等待失主认领。可是过了几个月仍然杳无音信,于是这位李大叔干脆用袋子的小额资金,在驿道旁开了个吉祥小店做生意,以茶水招呼过往客人养家糊口,并把腾空的“洪德昌”钱袋子挂在店门口,等待那位失主能够找来。直到三年后,这位失主现身,这位从潮州到江西贩牛的商人,正是洪德昌,袋子里价值千两黄金的财物,就这样回到主人的手里。拾金不昧者不但不收失主的酬金,两人还商量将开店所得的积蓄,在十二肩岭上建了这座茶亭,方便过往路人,也象征着客家人和潮州人的胸襟情义。
继续向前行,还能看见不少古驿道客栈的遗址。其中十二肩岭古道路牌那里的客栈遗址,让人眼前一亮。只见山坡旁有一堵三米高左右的残墙,周边还有倒塌的墙基,里边还散落有磨石,石臼等,让人浮想联翩,想到当年过往的行人旅客、商贾挑夫歇息过夜的情境;想到北上南下的客家先辈要翻山越岭挑着重担北上江西的艰辛岁月;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沿着这条路北上,许多支援中央苏区红军的物资从这里运输经过……有些客栈遗址还曾是土地革命时期,大坪人民参加革命的联络据点呢!
行走在十二肩岭的一个山坡上,能看见一个屹立的人形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望郎石”,又名望郎归碑。相传明朝末年,山下金坑村里有一对年轻的夫妻,恩爱情笃。由于被财主逼债,男主人只好远走他乡谋生还债。夫妻离别之时约好相见的日子。自丈夫走后,妻子思念殊深,她每天天未亮便到十二肩岭的山顶上去眺望一会儿,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几年过去了,仍不见丈夫踪影,由于忧愁哭泣,有一天她在山顶忧郁而亡。人们在她死去的地方附近发现了一块屹立的人形巨石,就像她为等待丈夫幻化而成的,故此起名“望郎石”。据说这位丈夫归来后,为纪念去世的妻子,把它砌成一座人身墙,上面镶嵌有碑记,现在能看到的正是此巨石。
畅游完古驿道,让人神清气爽,收获满满,一种令人振奋的心绪便充溢在心中。如今,这条风光独特、承载着许多美丽传说故事、遍布了红色足迹的古驿道,成了人们休闲锻炼,观光游览,寻找历史烙印的好去处!
(刘文晖)
新闻推荐
梅州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 扛起加快苏区发展责任 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
兴宁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