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昨诞生“全国首创” 村里搭了智慧法律便民平台
本报讯(记者李锦让
王玉婷陈思杰)“心结终于打开了!通过这个平台,现场视频连线律师,现场咨询"律师机器人",我讲出了心里话,也在大家的帮助下,挽回了婚姻。”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村民陈仕章说。昨日上午,随着“律师机器人”的上岗,陂蓬村新引进的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正式开始运行,并成功调解了这起婚姻家庭纠纷。据了解,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进村,在全国还是首例。
记者在调解会现场看到,刚布置好的“模拟法庭”装修简洁,科技感十足:墙上挂着一台大电视,桌上安装了可视化对讲系统等设备,旁边还有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机器人”,并设有当事人、调解员、书记员等座位。调解会由村支书主持,依据程序规范开展调解工作,最终获得了当事双方的认可。
“这个平台是人与机器人的有机结合,前方有"驻村"的"律师机器人",后方还有广东定海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24小时在线,为村民提供远程调解、法律咨询、书写法律文书等法律服务。”广东定海针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超本告诉记者,平台可连接律师事务所、法院、司法局等。村民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视,就能连线大城市的律师,能缩减调解流程和时间,还能节省调解成本。
昨日旁观调解会后,村民罗伟兰便有感而发:“咱村有自家的智慧法律顾问了!以往村民有纠纷,想找律师都没头绪,这下不用愁了。”
陂蓬村是省定贫困村,村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虽然已有村居法律顾问,但仍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法律服务需求。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正能有效弥补农村法律资源欠缺等“法治短板”。
“近年来,村里一年有五六十起纠纷,而村居法律顾问一个月只能服务一次,大多数纠纷还得靠村干部来调解。这要花费村干部很多时间和精力,调解效果也一般。”陂蓬村党支部书记陈焕新说。为此,该村在对口帮扶单位和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创建了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精准化、便捷化服务,增强村民法律意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让大家劲往一处使,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进村,这在全国还是首例。这既是便民惠民的举措,更是加强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需要,对破解农村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陂蓬村先行先试,经验值得推广。”李超本说。
新闻推荐
仲振履撰写的碑文《演武亭记》●陈蔚梁仲振履(1759-1822),字临候,号云江,又号拓庵,江苏泰州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次年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