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研讨班侧记

梅州日报 2019-04-19 10:26

●本报记者黄焱王玉婷

江婵刘巧

17至18日,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和镇(街)党政正职参加专题研讨班学习,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与梅州发展进行学习研讨。在专题研讨班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提出了抓交通、抓产业、抓人才三方面工作的破题思路,学员们听得认真、记得详细、悟得深刻,并结合自身工作从加快基础设施、创新驱动、营商环境等方面谈体会。

三抓推动纲要落地

抓紧制订对接方案

“生态、健康、服务、旅游都是梅州的优势和强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破题的关键在于交通、产业和人才。具体来说,就是要陆空并进,对接三个极点。梅州可加强与揭阳潮汕机场联动,建成快速轨道通道,方便旅客双向流通,还要抓好高铁建设,加快弥补梅州交通短板。产业要通过新旧动能转化、结构转化、模式转化,从传统产业“跃升”为现代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同时,对标大湾区先进经验,从规则、标准、制度等方面开放思想,抓服务、抓改革、抓开放、抓治理,营造宜居、绿色、智慧、开放、包容、共享的环境,吸引人才聚集,实现梅州高质量发展。“梅州正处于重要的转折点,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牢牢把握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的战略基点、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的重要机遇,充分依托生态等优势,用创新思维主动融入、参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推动梅州下一步的发展创造出新的动力。”张燕生说。

“梅州是大湾区通往内陆的重要桥头堡,是大湾区产业转移和经济外溢的重要腹地,大湾区发展的溢出效应、辐射效应巨大,必将给梅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张劲龙表示,《规划纲要》及配套文件内涵丰富,作为负责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日常工作的职能部门,市发改局将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抓紧制订并落实好对接方案,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合作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合作共建,深化与港澳的合作,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与大湾区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合作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互通共用,努力为服务梅州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三宜”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交通先行创新驱动

赋予产业跃升能量

“融入大湾区,需要交通先行;服务大湾区,需要交通支撑。”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谢文威表示,梅州市交通部门将大力实施五年交通大改善行动,围绕构建“一主四辅”空中交通网络、“三纵两横”铁路布局、“两环十一射四加密”高速公路网络的目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专项规划和国家、省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不断拉近梅州与大湾区的时空距离。同时,全方位改善市内交通设施,打通更多城区、园区、景区和县城、圩镇之间的快速通道,加快实现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客车、组组通硬底化路的目标。以提高出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重点,大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好企业、大企业来梅投资兴业的吸引力。

“《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均提出要把广梅产业园作为区域合作平台重点加以建设。”梅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政平介绍,广梅产业园(梅州高新区)将从产业、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方面对接大湾区,加快绿色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大健康产业,为大湾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绿色生态产品。创新驱动发展,以绿创中心为载体,充分承接大湾区“虹吸效应”带来的辐射力,通过引进大湾区高端创新资源,努力打造梅州承接大湾区绿色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复制推广大湾区先进经验,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企业服务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塑造具有园区特色的“马上办”品牌,致力打造承接大湾区绿色产能转移的营商环境高地。

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涂礼俊认为,“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是大湾区建设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定位。梅州科技创新基础较为薄弱,应借助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东风,加强与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合作探索,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新格局,大力打造承接大湾区创新成果转化转移的载体和平台,增强创新基础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通过实施人才工程项目、引入大湾区创投服务、落实财税激励政策等行动,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涂礼俊表示,科技的最终落脚点是产业。因此,要抓住大湾区创新型经济体建设的契机,把握好梅州市绿色产业发展定位,对标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拓宽对外开放平台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梅州有旅居港澳同胞100多万人,港澳主要梅州客属社团30多个,港澳同胞是梅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市委台港澳办主任王忠豪表示,全市港澳工作部门将紧扣市委提出的“三进一出”目标,充分发挥人脉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服务梅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梅港澳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同时以世界客商大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加强与港澳主要社团、知名人士的沟通联系,凝聚精英力量助推梅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王忠豪表示,还要不断创新合作交流的方式与载体,凝聚梅港澳青少年发展共识,进一步发挥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的作用,引进和聚集更多港澳高层次人才和新生代杰出人才。

梅州综合保税区作为梅州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其申报设立有利于优化梅州的营商环境,吸引大湾区企业“走进来”,牵动本地企业“融进去”,为大湾区建设作出“梅州贡献”。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介绍:“梅州综保区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0亿多元,完成征地拆迁1800亩、平整土地1600亩,建成2栋保税仓库、6栋标准厂房、1栋综合服务楼,配套的创新创业孵化园综合楼和研发车间近期便可投入使用,已签约项目13个,预计投资总额达60亿元。”钟光灵说,下一步梅县区将及时跟进审核进展情况,紧紧围绕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适合入区项目指引》,重点引进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企业,确保入户项目占地面积达到规划总面积的60%以上。

“当前,梅州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地市节点建设、"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打造、广东政务服务网梅州分厅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廖松辉表示,今年该局将进一步在推动政务数据上下贯通、左右联通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数字上云、服务下沉”,推动业务应用拓展与营商环境提升相得益彰,不断提升“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服务梅州市改革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能力。

新闻推荐

吴泽桐到梅县区调研综合保税区建设时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工作

本报讯(记者严伟涛)昨日上午,副市长吴泽桐到梅县区调研综合保税区建设工作时要求,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标综合保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