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传千里 绿色富农家 南方日报记者蹲点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见闻
马图村茶厂的工人都是该村村民。马图村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产业路、致富路。
深山里的马图村铺上了柏油路,村民纷纷盖起了新房。
到2018年,马图村共有870户茶农,茶园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48万斤。
马图村村民饶展秋在自家的茶园里采摘春茶。
马图村村民饶展秋靠着采茶卖茶,每年有10万余元的收入。
马图村茶厂的工人正在用机器炒茶。
南方日报记者蹲点马图村,深入采访报道茶农们的致富路。
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一座朱德、陈毅曾驻扎的“红色”村庄,一座种茶300年、户户飘茶香的“绿色”村庄。这就是我们蹲点采访的目的地。
从龙岗镇到马图村的公路长仅18公里,开车却要整整1个小时,走得惊心动魄。宽仅3.5米的水泥路九曲十八弯,一面是丛林密布的高山,另一面却是陡峭悬崖,每一次双向会车,连驾龄10多年的司机都要聚精会神、小心翼翼。
翻过几个山头,从平地爬升至千米高山又层层下坡,眼前豁然开朗——群山环绕的开阔山谷间,马图村终于露出了静美的容颜。下车时,我们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立刻又为马图村惊叹:这里的人们是怎样跨过崇山峻岭,把世代种植的茶叶卖到外地?
驻村的日子里,一个又一个坚韧辛勤的马图人给了我们答案:
——上世纪80年代初,路不通,马图茶叶无人识。“每次挑十几斤茶叶,走8个小时山路到隔壁镇,挨家挨户上门卖。”今年81岁的老人饶维义说。
——2003年前,沙土路无人养护,一年中有1/3的时间无法通车。“一到下雨天,骑摩托车都要上铁链、上履带才走得动,还是只能肩挑茶叶出城。”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党委书记吴鹏鸟说。
——2004年底,水泥路通了,茶叶却仍卖得不好。“我们走访了全村34个村民小组,反复谈、反复投票,最终决定由乡贤投资、村委会参股、村民自由入股,成立龙头茶企,带动产业发展。”马图村委会主任饶富活说。
冒着淅沥春雨,我们扶着树枝爬过湿滑陡坡,走上千米高山,一睹生长了300年的珍贵茶树。“这是故乡啊,祖辈传给我的老茶树还在,怎么能放弃?”马山茶业公司董事长饶富强忆起回乡投资初期的艰难,不胜感慨。
穿过斑驳夜色,我们蹲在茶农家后院的炒茶作坊,与他们一同经历制茶的每一道工序。“茶青要先沥干水,然后杀青,再揉捻,最后高温炒香……”村民饶展秋带着5个雇来的工人重复这些工序,从晚上7点忙到凌晨2点,第二天一早7点又上山采茶。
驶过整洁的柏油村道,我们来到龙头茶企的标准化工厂,机器轰隆声不绝于耳。不少村民来这里打工,或是与企业合作,每年单靠茶叶就能赚10多万元,闲时还可以干其他活挣钱。
茶香不惧山高路远,肯干就能脱贫致富。曾经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红色传统,不仅写进了马图村的历史,也融入了马图人的血脉,成为世世代代传承不息的精神内核。现在,仅种茶一项,全村870户茶农里有80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1.5万元,比2007年翻了10倍。
站在山巅,村民特意折下一枝老茶树的嫩叶送给我们。深林静谧,云雾润泽,身旁的古老茶树吐出尖尖嫩芽,一如300年前。极目远眺,曾经的沙土路、现在的水泥路、村里的柏油路和马图的“脱贫路”似乎又一次重叠,时空交错,倍感奇妙。
图片:南方日报记者姚志豪
文字:南方日报记者陈晓张子俊黄培强
统筹:秦文纲郑佳欣王辉辛均庆
新闻推荐
▲“丰顺县农民协会”奖章,现由广东省档案馆收藏。黎凤翔在大罗乡南溪背绍南里心一公祠题留的诗。●黄立靖黎凤翔(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