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尖上竹丝舞 客家乡愁绕心间 客家竹编从风靡一时到逐渐式微,专家建议挖掘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推陈出新
篾匠师傅拿出相对应尺寸的模具垫在竹网下,用夹子将其与竹网固定,开始竹胎编织工作。罗文燕摄
元宵节大埔县百侯镇举行迎龙珠灯活动,一支传统龙珠灯队由100多个手工制作的八角灯笼组成。袁群华摄
在张氏灯笼店内,李小玲拿起一个编织了一半的灯笼坯,手指飞快地挑动竹篾。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春节期间,兴宁市宁新街道东风村九厅十八井闹元宵接花灯。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摆放在老街灯笼店里的竹编灯笼。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篾条上下翻飞、纵横交织,随着篾匠师傅的十指摆弄,或拉或穿,一个细密均匀、精巧牢固的竹编灯笼“诞生”了,旁边还摆放着已写上堂号、姓氏,以及花卉图案等的各式灯笼。这是在梅州江北老城区,还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竹编制品。
古人常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梅州客家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竹林随处可见,自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掌握了制造和编织技术,于是就地取材造出了各种竹编制品,如装稻谷的箩筐,盛蔬果的竹篮,运沙土肥料的畚箕,筛米的米筛、簸箕,出门防晒、防淋的斗笠等用具,都是竹编工艺的结晶,也是旧时客家人在从事农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
为了适应自然生存,旧时不少客家人都会竹编这一手艺活,竹器曾风靡一时,由此诞生了篾匠这个吃香的古老行当。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编制品日渐式微,篾匠也变得稀缺。无处不在的竹编制品,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成为如今梅州客家人记忆中的“乡愁”。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梅州各地,探寻客家人的竹编世界。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通讯员刘招迎罗文燕
兴盛
竹编手艺
养活一代人
“有山必有路,有路必有客,有客必有箩。”一句客家民谣反映了箩等竹器与客家生活的密切关系。
如今很多生长在梅州客家地区的老人都能想起这一段往事。每逢“奔圩”日,篾匠师傅就会把做好的竹器拿到集市售卖,在街上某个角落,能看到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竹编制品,成为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
改革开放后,在梅州客家地区有不少人依靠竹编制品维持生计,物质生活因此得到改善。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梅城江北老城区中华街上制作竹编灯笼的生意曾经十分兴旺,其中以张氏家族几代人的百家姓灯笼编织工艺为最。
如今守着张氏灯笼店招牌的是张谋昌以及其嫂子李小玲两家,都在中华街上开有店铺。据他们介绍,百家姓灯笼编织工艺在梅城至少有200多年历史。“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做竹编灯笼,以前生意好时,一年可以卖几千只。”张谋昌说,百家姓灯笼主要悬挂于客家围屋祖堂门内外,也适用于春节及民间民俗的红白好事,因此,有时候一个姓氏的家族过来订做就是一千多只。
“传统百家姓灯笼以竹编为主,型制根据用途有区分。过年,红好事用的灯笼多为红、圆、大、亮,并写有堂号、姓氏;白事用灯笼多为四方形、圆梨形;上灯用的灯笼则小且有花卉图案。”张谋昌向记者介绍,大的灯笼一对能卖300元,小的添丁用的花灯则卖30元一个,春节到元宵时是灯笼最畅销的时候,时常需要在春节前两三个月提前准备,那时候全家人都会一起帮忙。
在张氏灯笼店内,年近六旬的李小玲拿起一个编织了一半的灯笼坯,向记者示范收口。只见她手指飞快地挑动竹篾,一会的功夫,一只竹编灯笼就收好了口。“做灯笼的细软竹篾要用节长的绿竹手工制作,手艺要很好,收好口后还有定型、糊砂纸、写字等工序,一个灯笼才算做好。”李小玲说。
据她介绍,灯笼的编织工艺不算复杂,重点在于起编和收尾,必须要有熟练的破篾技术和锋利适手的专用篾刀。编织用竹必须选取2年生的直筒绿竹子,破成竹篾,制成宽1毫米左右的竹丝,按顾客所需尺寸大小斜编成约1×1.2厘米的菱形细格圆形灯笼,底层用木浆砂纸糊裱。喜庆灯笼油上红漆或加红细细裱,写上堂号、姓氏即成。
在已经做好的竹灯笼上,记者看到了用红漆写的“张”、“叶”等字端端正正,大方美观。“写字的本领是我丈夫教我的,以前我经常站在他身后看他做。”李小玲说,在其店内挂着的日历本上,还有她以前练习写字时留下来的各个姓氏和堂号。
梅州客家地区盛行的竹编制品还不止竹编灯笼,在大埔县湖寮镇有个从清朝光绪年间起就远近闻名的斗笠村——双坑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斗笠热销时,全村3000多人口大都会编织斗笠。据双坑村党支部书记何盛昌介绍,在双坑斗笠鼎盛时期,村里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做斗笠,销售最旺的时候一年能卖20万顶,至今村里老人们仍记得家家户户制作斗笠的盛景。
式微
老行当逐渐式微
手艺人求突围
俗语有言:“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曾几何时,竹编制品就是个“铁饭碗”,篾匠师傅们可以靠编织竹器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然而,在现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民间工艺文化难免会受到冲击,客家竹编制品因此也逐渐被人遗忘,丧失了它原有的活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客家竹编制品不再成为生活必需品,部分客家竹编手艺人由于现实生活所迫,选择放弃从事竹编手工艺工作。另外,年轻一辈也很少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地学习竹编手工艺,知道客家竹编手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走访梅州各县(市、区),如今还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竹编手工艺人大多是年纪偏高的退休老人,让他们忧虑的不仅是市场的淘汰,还有生活的窘迫和年轻人的忽视。
“现在竹编灯笼不好卖,生意少了很多,做的基本是熟客的订单,时间也集中在春节到元宵这段时期。”李小玲说,淡季时为了交付店租,她还做一些裁缝工作,贴补家用。
刚开始学竹编灯笼时,李小玲的双手时常会被毛刺刺伤,如今手上的老茧处还有些许痕迹。“做这一行比较枯燥,年轻人可能觉得辛苦,不太肯学。但是我会一直做下去,如果子女愿意,以后肯定会让他们传承下去。”李小玲说,在梅城江北老街,如今在做竹编灯笼的仅剩张氏的店铺。
而曾经名噪一时的“斗笠村”双坑村也已经成为历史。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双坑村人外出务工、经商,农村里的人逐渐转移到城镇上生活。此外,耕作用具已逐渐机械化,耕作的农活大量减少,农村已很少有人用斗笠。使用斗笠的人少了,双坑村的篾匠师傅们逐渐抛弃这项手艺,改为做其他更为赚钱的活。
“年轻人不会做了,仅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将斗笠编织作为自己的爱好还在坚持。”何盛昌说,随着时间的流逝,竹编斗笠这一民间手工艺传承堪忧。
在梅州客家地区传统手工编织行业式微的状况下,近年来也出现了创新突围的案例。
“无论行情怎么变化,立足根本、紧跟市场、坚持创新才不会被淘汰。”对于手工编织行业现今的发展,梅县区畲江镇党委书记邹卓祥有很深的感触。上世纪七十年代,传统手工编织工匠将技艺带到畲江镇。在沿袭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该镇大胆探索,通过创新设计,如今已成为广东省工艺编织专业镇,也是梅州市重要的编织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全镇有2万余人从事工艺编织行业,共有工艺品编织企业30余家。
在产品设计上,畲江镇的企业将部分中国元素与西方节日狂欢元素相结合,融入白描、烫烙、压模等传统民间手工艺设计元素,从生产纯手工编织的篮、箩等传统实用工艺品,到集电动、电声、光源于一体的各式造型的装饰工艺品,种类达十几万种。如今这些编织工艺品漂洋过海,远销欧美、巴西等国家,走进了欧美的复活节、圣诞节。
保护
竹编碰撞民俗文化
期待重获活力
在张氏灯笼店门前,一个绘制着颜色鲜艳的仙桃图案的灯笼引起记者的注意,这是李小玲为其孙子制作的传统花灯。
“凡是家中添了男丁的人家元宵节期间就要在祖屋或祠堂挂上花灯,向祖先禀报家族中又增添了新成员,同时祈求祖先庇佑他健康成长。”李小玲说,仙桃图案寓意着健康长寿,另外还可以绘制寓意观音送子的莲花、寓意富贵吉祥的富贵花、寓意多子多孙的石榴等图案。
在梅州客家地区,“请花灯”、赏灯活动是当地承袭数百年的习俗,“请花灯”更是家族庆祝“添丁”的重要宗族仪式,称为“赏灯”。其中有着“中国花灯之乡”之称的梅州兴宁,赏灯习俗这一独特的客家文化也广为流传,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赏灯有双重意义,观赏花灯、庆添男丁(“灯”同“丁”谐音)。添丁的人家在赏灯当天会举办筵席,邀请围屋或村里的亲友前来庆贺,邻里之间互相串门,在庆贺道喜中人情文化也越加丰富。因文化底蕴的缘故,兴宁花灯寓意着美好,寄托着客家人一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及家业发达的善良愿望。一路敲锣打鼓,鞭炮不断,有的用车来接花灯,沿途经过同姓或同坊的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燃放鞭炮,这也是接花灯的一种形式。
这种竹编灯笼技艺起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见证着一代代客家人的成长。如今梅州客家地区的祖屋和祠堂门前挂着的竹编灯笼,代表着宗族世代相传、长久不衰。客家地区家家户户在节日甚至平时都保留着挂灯笼的习惯,每逢喜事挂上竹编灯笼,不仅渲染了喜庆与和谐的氛围,更承载着客家人的根基与情怀。
“比起现代的绸布灯笼和塑料灯笼,客家竹编灯笼样式韵味十足,编织手法奇特,外观独具传统民间风味。”原梅县区文博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说,传统的竹编灯笼不仅是体现客家文化风俗的载体,也是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缅怀,不应就此没落。
“竹编制品涉及客家人从生到死,从坐卧到出行等生活民俗的方方面面,用途广泛,这些是基于其实用的物质功能,除此之外,还有精神层面与它们紧密联系的情感功能、寓教于乐与审美功能等。”朱迪光认为,在传统的竹编手工艺人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的环境下,传统竹编手工艺的传承,不能仅依靠匠人们,更需要引起社会企业、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挖掘竹编制品中所蕴含的传统精髓,同时适当地注入一些现代的元素,推陈出新。
据梅州市文化部门统计,目前梅州已有百家姓灯笼编织工艺、竹篾婴儿吊篮、织篾龙技艺、隆文竹编、黄金竹编技艺、兴宁编织、安流竹器编织等传统竹编手工艺被列入非遗保护范围。同时,梅州各地结合春节、元宵等节日,举办了如兴宁花灯文化旅游节、百侯迎龙珠灯闹元宵等活动。客家传统竹编手工艺和竹编文化的继承发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镜鉴
竹编水杯的“逆袭”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竹编姑娘杨昌芹拎着自己的竹编水杯走上了人民大会堂里的“代表通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贵州立体竹编这门工艺。
赤水竹编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人,杨昌芹一直在探索如何让非遗真正做到“活态”传承,让传统手工技艺回归生活,甚至引领生活。如今,杨昌芹做到了。
本着让传统手工技艺回归生活的职业操守,杨昌芹在当地原生历史文化的土壤中发展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人审美要求的竹编手工艺品,在赤水原有的竹画等平面竹编基础上,创新出立体的瓷胎竹编工艺。她的瓷胎竹编,以现代生活中用的酒具茶具为基础,在上面配以竹编,赋予瓷器全新审美视觉体验和文化内涵。不仅给杯子增加了防烫的功效,更改变了杯子的触觉,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同时,杨昌芹成立了自己的微企——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从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竹编制作、销售有了更加规范的管理,公司订单不断,业绩越来越好。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竹编、喜爱竹编、受益竹编,让赤水的20万竹农从“扛着竹子奔小康”到“编着竹子来致富”,杨昌芹开办竹编工艺培训班,免费为贫困户培训。靠着学到的竹编手艺,一些贫困群众走出了生活困境,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同时,帮助乡亲制作符合市场需求的茶具、箱包、服饰等新产品,改变了传统竹编样式陈旧、实用性差的弱点,不仅畅销全国,还进入海外市场。
如今,在赤水这片红色文化与绿色文明交相辉映的土地上,随着赤水旅游的持续井喷,秉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除了赤水竹编工艺外,竹雕、独竹漂等非遗技艺发展成为旅游产品,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正有效带动群众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赤水文化旅游产品也正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梅江区税务局在该局会议室举办以“落实减税降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减征培训网络直播,5000多名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