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关”建设为抓手 助推梅州外贸经济发展 梅州海关全面深化“关检融合”,打造服务型海关
梅州海关到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受访者供图
春节期间,梅州海关关员为旅客提供帮助。受访者供图
深夜十一点,梅县机场候机大厅里灯火通明。在旅检现场,梅州海关工作人员正利用新科技智能审图系统快速检查旅客行李。“现在有了高科技,加上通关流程简化,过关几分钟就能搞定。”旅客黄姨笑着对记者说。
旅客轻松满意的笑容背后,是对梅州海关高效工作、细致服务的肯定。根据海关总署全面部署,以及汕头海关统一安排,自2018年4月20日起,原梅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一以梅州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在进一步推动通关提速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过去一年里,梅州海关积极推进关检业务融合进程,在出入境监管、疫情疫病防控、助力企业申办业务通关提速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实现了1+1>2的效果,有力推动梅州外贸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监管有力
多措并举保障国门安全
“请您配合我们开箱检查。”梅州海关对航班行李进行机检时,一件行李引起了查验关员的注意,现场关员立即进行开箱查验,在一名台湾入境女性旅客携带行李中,查获非法携带水果10.5kg。
“被截获的水果为产于我国台湾省的释迦、莲雾、芭乐、蜜枣等。未经检疫的水果等动植物产品易携带病菌、寄生虫,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当地农业造成影响。”梅县机场监管科科长李强告诉记者。
工作人员将该批截获水果样本送实验室检测后发现,其中含有桔小实蝇、南瓜实蝇和瓜实蝇三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据工作人员介绍,桔小实蝇是一种世界危害性检疫害虫,被公认为世界水果“头号杀手”。一旦流入,将对当地农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梅州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每年从梅县机场口岸往返探亲旅客众多,海关在加强查验的同时,也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生态保护意识,严防疫病虫害传入。”李强说道。
国门生物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片刻也不可放松。今年以来,梅州海关在汕头关区率先启用智能审图系统实施查验,第一季度共查获高档手表、床垫、烟、酒等应税商品13批次,查获超量携带化妆品1批;截获禁止携带入境的燕窝、海参等产品32批次,共113.48kg;首次截获来自非洲猪瘟疫区的猪肉制品共计3.25kg,检出桔小实蝇等检疫性有害生物4批。查获物品均按规定实施销毁、退运处理,达到高效精准监管。
优化服务
便利措施提升企业获得感
4月1日,梅州海关成功签发首份由企业自助打印的出口原产地证书,标志着企业今后只需自行操作系统,足不出户即可自助办理原产地证书。“以前企业至少要到海关跑两趟才能拿到审核通过的原产地证书,现在只需一台电脑和一台双面彩色打印机就能办理,太方便了!”梅州国威电子有限公司报关员温小姐说。
推行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改革是海关落实“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的又一重大举措。3月25日,海关总署在汕头、广州等12个直属海关实施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试点改革,梅州辖区400多家备案企业可享受到改革红利。
梅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梅州海关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3856份,货值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22%,签证金额8267万美元,同比增长685%,为企业节省关税约3328万元。
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梅州海关优化作业流程,以机制优化和科技创新应用提升通关效率,推行无纸化通关,统一通过“单一窗口”实现报关;对进出口货物全面实施一次查验,凭海关放行指令提离货物;设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推行自报自缴、汇总征税等便利措施;加大辖区企业AEO认证辅导力度,重点培育制度健全、成长性好、信誉良好的外贸企业,助推辖区外贸经济健康发展。截至目前,梅州市AEO高级认证企业已达5家。
“把脉”经济
助力梅州农产品“走出去”
2018年11月,广东客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将一面印有“廉明高效优质服务”的锦旗送到梅州海关。“他们都是为企业办实事的人!”该公司负责人刘晓明对记者说,去年4月,企业正式向梅州海关部门申请活猪供港资格,在海关部门协助指导下,从申报到取得证书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活猪出口香港的标准很严格,我们提交申请后,海关很快告知需要提供的资料,并派专人来了解情况,对疫情疫病监测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审核。”刘晓明说,根据工作人员提出的意见进行规范之后,海关在第一时间进行复核,这才让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供港资质。
“有些企业可能没有申报的意识,申报之后也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海关的职责就是帮助企业规范化、标准化。”梅州海关企业管理科负责人罗秀荣表示,获得出口资质后,将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范围,打响产品知名度,也为企业开拓中高端市场提供条件。
在梅州,像广东客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一样搭上“出口快车”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今年以来,梅州海关结合当地实际举办食品农产品出口业务政策宣讲会,就出口食品农产品备案注册流程、食品农产品认证政策进行宣讲,帮助企业加强内控管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实施“24小时预约通关”,推动梅州蜜柚、茶叶、蔬菜等农产品获取出口资质,2018年梅州新增食品农产品备案注册企业达18家。今年一季度,梅州市出口农产品3194万元,产品销往马来西亚、德国、香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话
梅州海关关长余云庭:
以亲历者、建设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投身梅州建设
2018年4月20日起,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正式划入海关,实行“关检融合”。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梅州海关取得了怎样的工作成果?接下来又将如何开展工作?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梅州海关关长余云庭。
南方日报:梅州海关如何实施“关检融合”?
余云庭:“关检融合”并不是单纯的办公场所和人员的整合,而是深层次的、从顶层设计到业务整合的全链条改革。它不单是改头换面,更是海关机构的一次脱胎换骨。在这一背景下,梅州海关首先实现了检验检疫各项工作“无缝对接”。如在机场口岸监管服务方面,从前两个各自为政的部门形成合力,做好疫情疾病防控、检疫查验等工作,全力维护国门安全。其次,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也是对海关工作的一个肯定。“关检融合”后,通关作业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作业模式,企业不再两边跑,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梅州是一个农业大市,许多农产品需要“走出去”,为了让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关税优惠,梅州海关在帮助企业获得出口资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达到了事前、事中、事后海关全程参与,助力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南方日报: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上,梅州海关接下来将如何部署和开展具体工作?
余云庭:地方兴,海关兴。机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海关业务仍在继续扩展,在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对每个新“海关人”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要求都随之提高。比如说,2019年是梅州综保区申建的关键一年,其辐射功能和影响力不可估量,只有擦亮了这一“窗口”,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梅州。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海关总署的总体部署,汕头海关以及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海关改革的各项措施,扎实推进“政治建关、改革强关、科技兴关、依法把关、从严治关”建设,马上就办、真抓实干,锲而不舍、一以贯之,以亲历者、建设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梅州的建设中去,在推动梅州外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海关的作用,贡献海关的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
通讯员胡瑞
新闻推荐
第三届梅州“富力杯”千人公益健步行将于27日举行 报名火热社会招募人数“秒”满
本报讯(记者刘野)梅州富力城与梅州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六载相伴"益"路同行”第三届梅州“富力杯”千人公益健步行活动将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