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烳米” 的故事

梅州日报 2019-04-15 11:35

二十世纪70年代,我在五华县一个山区公社的食堂里吃到一种白米粥,特别清滑爽口,便赞不绝口。公社干部告诉我,是“烳米”煮的,说烳米是收割的稻谷,先蒸熟后再晒干入仓保管,以后砻出的米粒粒完整,所以又叫“熟米”。这里山高水冷,产的稻谷性凉,据说客家祖先从中原来到这里吃了肠胃不好,就想办法制成“烳米”,凉性就变成了温性,直到现在,妇女坐月子都一定要吃“烳米”。我听后觉得长了见识,后来写《客家风华》时,还将“烳米”作为“客家风味食物”写进了书里。

近日,孙子网购了一包安徽凤阳产的“蒸谷米”尝尝新鲜。我一看,这不是“烳米”吗?细看说明,还真的就是“烳米”。上网一查,就大长见识了:“蒸谷米”在中国虽然少为人知,但在欧美、中东等地区却以健康米、绿色米著称,非常畅销。全世界每年有五分之一的稻谷加工成“蒸谷米”,印度、泰国、索马里等国家是蒸谷米的主要生产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也有生产。我国江苏、浙江等地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蒸谷米生产工厂,产品主要出口中东阿拉伯国家。蒸谷米提高了营养价值和出饭率,还易煮熟和耐储存,我国安徽、江苏、浙江、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农家自产自食“蒸谷米”已有很久的历史。关于中国“蒸谷米”的起源,目前引用最多的说法是:公元前400多年吴越相争时,吴国要越国进献良种,越国大臣文种献计,将谷种蒸熟后再送给吴国。结果吴国人种了,都长不出秧苗,误了季节,造成大饥荒,民心大乱,越国乘机灭了吴国。越国臣民大喜,将剩下的蒸谷碾米做饭庆祝,于是沿袭下来,蒸谷米就成了食用习俗。这个说法在太湖地区流传很广。

哇,“烳米”哪里是梅州客家祖先“创造”的!怎么可以专美为“客家风味食物”!我真是孤陋寡闻了。(胡希张)

新闻推荐

五华奥体中心将创建4A景区

本报讯(记者赖锋)记者日前从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为拓展体育旅游产业新领域,五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将申报创建国家4A...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