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读翰儒长篇小说《归宿》
● 郝中实
“客家围,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广东梅州作家翰儒(本名:彭汉如)在长篇小说《归宿》题记中,精彩概括出客家围在客家人心目中的特殊位置,也开宗明义,道出了他选择描写客家围的拳拳初衷与深情寄托。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围屋故事,在当代文学园地中尚不多见,《归宿》无疑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窗户,客家围屋的精美构造、历史脉络、风土人情,以及由围屋引发、演绎的动人故事,都可以透过这扇窗户,做一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浏览,其收获也自然融在愉快的阅读之中了。
客家围屋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其美学追求与文化内涵独树一帜,博大精深。去年岁首,借着北京作协组织到梅州交流采风的机会,笔者曾有机会实地寻访客家围屋,一下子就被多姿多彩的围屋建筑所倾倒。承德楼、泰安楼、种玊上围……让人眼花缭乱,同行的作家朋友议论纷纷,都称以围屋为背景创作文学作品一定看点多多。也就是在这一次交流采风中,结识了梅州丰顺的作家朋友翰儒,他和梅州的其他作家们热情地将反映梅州地域文化的作品集惠赠给我们,为北京作家们创作梅州行作品助一臂之力。我也不揣浅陋,将走马观花的散文《梅州围屋凝乡愁》《客潮古寨种玊上围》等作为“作业”相继完成,并用微信和翰儒交流。那时,还不知道翰儒的长篇小说力作《归宿》其实已经将近杀青。有了这份交往,当得知《归宿》正式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并迅速热卖,便急切地从网上购得一本,先睹为快。
毫不夸张地说,翰儒的确是讲故事的高手。写小说的作者都知道,背景好选,故事难圆。写小说要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好故事非常难。翰儒明显是知难而进,以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客家围屋——温家围,由破败、荒芜、人气失落,到重新调理、挖掘文脉、重振老围,最后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古村落为故事背景,为读者演示了一部颇为生动的客家老围全景生活图画而独具韵味。作为梅州丰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翰儒拥有得天独厚的在围屋生活过的亲身经历,在写作《归宿》之前,他曾尝试多侧面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家园》和散文集《远去的风景》《岁月有情》等六部作品集。今天看来,实际上这些都可以看作翰儒为驾驭撰写反映客家人生活长篇小说的练笔和铺垫。翰儒是个有心人,从1997年他加入丰顺作家协会时的登记信息可见,他当时是县委办公室的新闻干事,在倾心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用20余年的时间,从了解和掌握的无数客家人生活故事中提炼出充满客家生活气息的时代传奇,确实值得给一个大大的赞!也只有像翰儒这样,将长时间积累的客家丰富生活素材浓缩呈现,才使得《归宿》有众多别人作品中没有的看点,值得细细品味,细细赏读。
小说从已经离家二十多年的温尚文兴致勃勃“衣锦还乡”回老家探访写起,他拍打满是沧桑的门板,却被冰冷的铁锁、紧闭的大门阻挡。建于明朝的温家围曾经有八横四围,四百多间房屋,人气最旺的时候住了两千多人,但如今彻底空了。温尚文不由愣在那里,像被迎面泼了盆冷水,心底泛起伤感和凄凉。“老围彻底空了”,当年的发小温顺生的一句话好像把温尚文敲醒了,也由此引出了老围的故事、温尚文和老围父老乡亲难以割舍的情感记忆……这样的开头颇具匠心,温尚文与温家围是什么关系,温尚文当年为什么搬离老围,温尚文离开老围多年后为什么又这般难以割舍?这一切,都调动着读者的阅读兴趣,想一探究竟。翰儒非常善于留“扣子”,并不急于一下子全都打开,而是铺平垫稳,好像层层剥笋,一步步让读者领略温家老围屋蕴藏的家族秘密、拨动心灵琴弦的情愫……
温尚文是搭上“农民进城”这趟车改变命运的。从搬到县城到搬到省城,从不得已撤离到家业过亿,温尚文无疑是所有从温家围走出的老乡中最成功的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温尚文越来越感到对故乡老围的眷恋。他想把家业的担子交给儿子,自己专心为家乡做件实事——拿出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把老围先保护起来。以免早年“过番”一去不返的父亲回来时再也找不到家。用他的话说,是找回自己的“根”。因家人并不十分理解他的举措,大年初五他只能独自一人踏上回乡之路。然而就是这一次回乡,作者巧妙地将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省城《民俗》杂志编辑严梅红适时推出,由此,小说的故事叙述和细节挖掘增加了文化学者视角,很自然地由严梅红从文化角度对客家文化做阐述和点评。这几乎是在严梅红出场开始就体现出来。譬如,严梅红将老围的钥匙说成是“这把钥匙是让你们记住乡愁的钥匙,也是打开记忆的钥匙。”便有点睛之妙。由她分析的温家围占据风水宝地,体现天圆地方、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其三堂八横四围,呈半月形的围屋,从高处眺望像孔雀开屏非常美观。概括起来一句话,温家围浓缩了客家历史文化的精髓。这种写法比作者直接和盘托出会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严梅红提议努力将老围申报省级古村落,以期得到上级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更是为温家围的修复和保护点明了努力方向。她说,温家围是一座富矿,无论从建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哪个角度去研究,都能研究出财富来。这些,让温尚文和村主任温顺生非常受用,豁然开朗。实际上,行文至此,温家围的修复和保护大戏才正式拉开帷幕。
翰儒在设计人物时也“颇有心计”,显然早就熟稔于心,主角温尚文自不必说,其父亲温平和新婚后便偷偷“过番”,其母吴盼秋大半生守活寡却从不思“前行一步”,其妻徐冬娘没文化只知柴米油盐,发小村主任温顺生根正苗红娶了温尚文的暗恋对象温碧玉……这些家人和最亲近的发小等,都很有出故事的因素。而女主角严梅红则寄托了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多种期许,长相、职业、学识、性格,甚至家庭生活的不甚如意、夫妻貌合神离等,实际上也埋下为故事铺展更有利的伏笔。
温尚文和严梅红的关系无疑是全书的核心线索。电话深夜长谈,古镇陪同考察,美江河畔漫步,都好像要发生点什么故事,但翰儒笔端把握非常有节制,只是巧妙地将两人的关系不断熟悉、升温,却丝毫没有勉强地揠苗助长,将生米煮成熟饭的急迫。相反,借助这几次的交流,还把客家“过番”“等郎妹”的难言往事、“火船”码头泪别亲人的肝肠欲断、客侨移民展览馆中集纳的侨批信函,都一一顺理成章地展示到读者面前。借着两人吃饭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将带有鲜明客家特色的食品三及第汤、腌面、盐焗鸡、梅菜扣肉……介绍一番,阅读中可以了解客家饮食文化一斑。而美江河畔对歌则将客家山歌之乡的情歌文化精彩推出,是本书的又一处妙笔。且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与故事演进非常贴切、有机融合,丝毫没有硬贴上去的感觉。
写温家围申报国家级古村落的过程,非常容易写得呆板、生涩,翰儒却处理得不疾不徐、游刃有余。翰儒善于写人,善于刻画有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其中,又以刻画文化人见长。温尚文虽然是个成功的商人,但其对文化的钟情、对文学的爱好,始终未变,谈吐之间,自然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味、文艺腔。由严梅红代表的民俗文化专家,则更多地是力图将客家文化做深度挖掘,其概括和渲染的客家围深厚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了一般读者所难以达到的认知水准。借着严梅红、廖主编以及一众民俗专家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文化领域的众生相。随着故事的推进,包括温尚文的妻子徐冬娘和子女、好友陈西东等商人、若隐若现的严梅红老公李名望、温尚文出轨对象交际花付春风、口齿伶俐的女服务员“九号”等等,都有生动表现,可以说,在老围申报国家级古村落过程中,演绎了一出跌宕起伏的活剧。情节的出乎意料、细节的独有逼真,涉及社会生活的宽度和广度,使人感到作者社会知识丰富独到,观察生活细致入微,显示出扎实的创作功底。
经过层层铺垫,温家围最后成功申报成“中国古村落”,已经是水到渠成。“金字招牌”有了,温家围的保护开发被摆上议事日程。一百张桌子的喜宴,为挂牌庆贺,却不想成为一连串悲剧情节的开始。翰儒没有将《归宿》处理成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相反,他用全书约五分之一的篇幅,浓墨重彩书写了温尚文和他周围亲友之后令人扼腕的经历,几乎目不暇接。先是温尚文编谎话打圆场却一语成谶,妻子徐冬娘肝癌晚期一病不起,临终前告诉他,他阿妈嘱咐“如果过番的阿爸在外面再娶了老婆,就永远不要把阿妈的骨灰送回老围!”;接着温尚文带着严梅红踏上到泰国寻父亲的路,几经周折,终于得到终生未再娶的父亲音讯,却早已在多年前于矿区孤独病逝;温尚文值得庆幸的是他渴望已久的感情瓜熟蒂落——收获与严梅红的爱情,却好景不长,一场车祸让他游走在生死线上,康复后只度过短暂蜜月就因心脏病突发走了……说心里话,当沉浸在书中营造的氛围之中,阅读时内心充满压抑,为书中的主人公命途多舛、历尽坎坷慨叹,也不得不钦佩翰儒对小说演进、人物沉浮的拿捏恰到好处,具有感人的力量。这种感觉一直到温尚文的儿子温雷子承父业、应允担起开发老围重任,严梅红应聘担任项目顾问,全心全意投身温家围保护利用事业,心中才稍稍平静下来,这是全书带给读者的暖意和亮色。
用二十多万字的篇幅,书写客家老围——温家围的前世今生,书写一个客家家庭的悲欢离合,翰儒堪称大手笔。故事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情节丝丝入扣,掩卷凝思,《归宿》确实是多年以来反映客家生活的一部佳作。客家老围申报“中国古民居”有现实依据,围绕这个过程将客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文情怀穿插其中,则是翰儒的奉献。梅州是客家之都,老围是客家之根。我们从书中很自然地看到了翰儒通过人物和场景,讲述客家诸多有特色的文化,包括婚恋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居住文化、歌舞文化、祭祀文化等等,有点客家文化“小百科”的意思。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于不知不觉中对客家文化中的精华做了展示,翰儒功不可没。但考虑到他还受聘担任中国客家文学院副院长,挖掘和宣传客家文化责无旁贷,还是恭祝《归宿》小说创作成功就好。
《归宿》是翰儒创作的第一部反映客家生活的长篇小说,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客家文化内涵,《归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归宿”,实际上恰恰是蕴含着客家优秀文化传统再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翰儒是广东籍作家中善于描写客家生活并小有成就的佼佼者,炉火渐趋纯青,前程未可限量,也因此被寄予厚望,从这点上说,《归宿》应该是他新的起跑线,期待他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客家生活的长篇力作,我们翘首以待!
(郝中实,曾担任北京日报社时政新闻部副主任,北京日报社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高级记者。2012年在《北京文学》发表短篇小说《鹰眼》,并获得第六届《北京文学》奖“新人新作奖”。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杂文、评论等散见于多种报刊。)
新闻推荐
在梅县区南口镇附近,运架一体机缓缓地将一榀箱梁架设在跨越长深高速公路的铁路大桥桥墩上。(首席记者钟小丰摄)本报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