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献血当作光荣的“副业”

广州日报 2019-04-09 03:56

吴翠伦3年多的献血量相当于一位成人全身的血量。95后横沥“最美女性”吴翠伦3年多献血近5000毫升曾自费赴香港为车祸伤者进行“生命接力”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通讯员邓明敏

在日前举办的2019年横沥“最美女性”颁奖会上,来自隔坑村的吴翠伦是20名“最美女性”中年纪最小的,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她献血4950毫升,这相当于一个成人全身的血量。作为年轻的献血达人,这名95后定期献血,时常关注血库APP,哪里缺口较大就赶去哪里献血。去年2月,她还自费赶往香港为车祸伤者进行“生命接力”。

18岁首次献血她下定决心定期献血

吴翠伦是一名95后B型血女生,性格乐观豪爽,现在在横沥一家企业担任文员。“第一次献血是在18岁,我觉得献血就是我的成年礼。”吴翠伦说,那是在2015年8月的一个午后,她和朋友吃过午饭后,途经一辆献血车,便萌生了献血的想法。两个女孩通过了基本血液检查后,便上车等候护士进行人工采血。“等待时很兴奋,但看到采血的针头跟自己的小血管一般粗细后,就有一点恐惧。”说到这,吴翠伦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护士把针头轻轻扎进吴翠伦手臂上的血管,暗红色的血液便缓缓地流进了血袋。“刚开始有点刺痛感,不过护士给我派了一个海绵球。我把球握在手里,放松下来后便能轻微感觉到血液在流动,实在太奇妙了!”

“小妹妹,你是第一次献血吧,其实血液的有效期很短。”为缓解抽血过程中的紧张,护士告诉她,抽出来的血液要和时间赛跑,及时被分解出不同的血液成分,并赶赴各个手术台救命,“一包全血能至少挽救3个人的生命”。

一番简单的“科普”,深深地烙印在吴翠伦的心中,坚定了她定期献血的决心。

献血达人有一套自己的计划

在得知女儿定期献血后,吴翠伦的父母担心她会把身体“搞垮”。为了说服父母,吴翠伦反复给家人播放献血宣传片,并告诉他们定期献血不仅可以提高造血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力、抵抗力。“他们接受以后,每次我献血后回家,妈妈总会准备一些特别的食物,比如牛肉、鱼、菠菜和毛豆等。”

据了解,献血者可以选择捐赠全血或者成分血。成分血(血小板)相隔两个星期可捐献一次。

对于定期献血,吴翠伦有自己的一套计划。她特意下载了一个可以显示不同地区当天血库缺口的APP。她关注的地方除了东莞外,还有广州、香港。哪个地方缺口较大,她一般就去哪里献血。由于香港规定的捐献全血的间隔期相对较短,所以她会定期去香港献全血。

为保证血液质量,吴翠伦在多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的同时,常和朋友结伴徒步、爬山或是跑马拉松。

成为器官捐赠者希望让爱延续

尽管不知道自己的血液最后会流淌在哪一位患者的体内,但吴翠伦始终将献血当作一个光荣的“副业”。

她还清晰地记得2018年2月中旬,手机突然弹出一则新闻:香港新界大埔公路一辆双层巴士失事侧翻,造成多人死亡、受伤。吴翠伦二话不说,便自费赶往香港。“那天献血的人特别多,光是登记、检查就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后来我献了450ml的全血。”吴翠伦还记得,献血后阳光温暖地笼罩着她。

在吴翠伦看来,也许世界的美好,不是因为一个人做了很多好事,而是很多人一起做很多小事。“我们的血可以再生,但是缺血的人如果来不及补给就可能失去生命。”一个成人全身的血量在4000毫升~5000毫升,吴翠伦3年多来已累计捐献血量4950毫升。

认识了生命的意义后,吴翠伦还在2017年10月考取了专业救护证,闲暇时便参与红十字会、医院志愿服务队的救助护理活动。她还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加入了东莞市红十字会、东坑医院志愿服务队、横沥镇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以及广州越秀区阿派关爱小动物社会发展中心等5个志愿组织。

2017年~2018年,通过申请、检查,吴翠伦分别在东莞、香港成为骨髓捐赠者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成为器官捐赠者不能任性,一定要跟家人商量。”吴翠伦说,自从她定期献血后,家人对她想成为器官捐献者的想法并不意外。“我耐心地说服家人接受我的"不完整",那是爱的延续。如今能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感觉特别高兴。”吴翠伦说,她希望自己能像一株向日葵一样,既让自己也让别人“向阳而生”。

新闻推荐

载砂货车边跑边撒漏 高陂罗基村群众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

无遮盖货车途经高陂镇圩镇。(梁志航摄)本报讯(记者梁志航)4月2日,记者途经大埔县X072线高陂镇罗基村路段时,发现该路段路面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