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篾匠坚守指尖上的技艺

梅州日报 2019-04-02 10:59

把一根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有十道工序。图为刘启恒在刮青。

●张佳胜朱紫球

丰顺县黄金镇,有句流行的俗语:流不尽的产溪水,砍不尽的黄金竹。连片翠绿的竹林,不仅是一道独特秀美的景色,还成就当地美名远扬的竹编产业。

15岁开始学竹编手工艺

黄金镇竹编历史悠久,竹编种类多、工艺成熟,几乎家家都会做竹编。当地村人世代以竹为伴,以竹为生,光明村刘启恒一家就是一个缩影。

近日,笔者来到竹编高手刘启恒家。只见家里竹工艺品琳琅满目,而春盛(当地人俗称箩荞)最具创意,“黄瓜”“柿饼”,大中小微型都有。今年70多岁的刘启恒则忙着编织箩筐。只见他随手拿起一根毛竹,先锯掉根部,用篾刀刮平竹节,然后根据竹器的要求,锯成三截,再用力进行刮青,接着用篾刀将竹子剖开,一截碗口粗的竹子瞬间变成细竹片,其功力让人惊叹。

20世纪50年代,才十几岁的刘启恒就跟村里的竹篾师傅学起了编竹篾手艺,勤奋的刘启恒学了三年多,就基本掌握编竹篾的手艺。“那时想,学一门手艺,将来也好养家糊口,反正村里竹子多的是。”刘启恒说。当时,村里的普通村民劳作一天收入只有1元,而像编竹篾这类手艺人一天可以挣到1元6角,这算是一个不小的收入了。“我刚学编竹篾时,手指和手掌经常被锋利的竹刺划破,满手都是鲜血,但还是咬牙挺住。剖开篾条、篾片后,用工具将扎手的地方(如竹棱角、竹刺等)打磨,这样既光滑又美观,手拿起来也不用担心。”50多年过去了,刘启恒的双手早已经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但说起过去那段艰辛的学徒生活,他还是感慨。

“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整个过程有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十道工序。”刘启恒介绍,一个小锯,一把镰刀,一条尺子,师傅就可将其编织成一个精美的竹器。“要想学这门手艺,可不是人人都行。”刘启恒说,首先要能吃得苦,一天要在竹堆前坐七八个小时。其次还要掌握诀窍,光靠蛮干是不行的。如竹刀破篾时,力度要把握适当,不能过猛,也不能过柔,要干脆利落,一气呵成,否则竹皮会裂得散乱,造成竹料浪费。

子承父业“重操旧艺”

由于耳濡目染,刘启恒的儿子刘文球也学会了编篾的手艺。小时候就会模仿父亲编制竹篮、箩筐、簸箕,拿到集市上卖。

刚开始,刘文球只会编簸箕、柑筐之类的简单器具。时间长了,他也琢磨出编织的门道,并举一反三。蒸笼、食罩、竹椅……无论是生产器具,还是生活用品,在他手中,都能从一片片单薄的竹篾,变成一件件令人欣赏的工艺品。

眼前的刘文球,用心地编织着花篮子。他先做好一个十字状支撑底部造型,再沿着十字造型编出圆形的底部,然后顺势向上编,像织毛衣一样,把竹篾一根根编进去……刘文球介绍,作为一名篾匠,不仅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还要有驾轻就熟的刀功,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劈竹篾。“先用篾刀把青竹劈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开,分成青竹片和黄竹片。然后根据制作需要,把竹皮部分剖成青篾片。”

随着现在用竹器的人家越来越少,目前以编竹器为生的村民也越来越少。“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学这门手艺,一是编织竹器耗时长,而收入不高,二是初学编织时手会经常被扎伤,不愿意吃这个苦。”刘文球说。

多年来,刘文球默默传承着这门指尖上的技艺,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艺术,竹编产品设计的审美要求及标准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力求把传统工艺和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制作出新颖精致的家居用品。

新闻推荐

丰顺一幼儿园校车超载

本报讯(记者梁志航)五菱面包车被用做幼儿园校车,两车竟载了40多名学生。昨日,丰顺县大龙华镇群众向本栏目反映,该镇有一民办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