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籍公益人在联合国发声
●本报记者张柯
人物简介
李建辉博士,大埔县人,现任广东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社会组织妇工委副主席。曾获“全国公益之星”“全国行业杰出代表”“省十佳民政干部”“省三八红旗手”。今年,经联合国审批,获得世界经济组织和国际信息发展组织颁发的“杰出女性奖”。
“我时差还没倒过来。”一袭蓝裙的李建辉出现在家乡的大埔县万川爱心协会做经验分享时,调侃着自己的状态,不大的会议室里响起爽朗的笑声。慕名前来的数十位公益志愿者围着她坐成一圈,认真听她讲述过去一周在联合国发生的故事。
这一周对李建辉来说,就是一场圆梦之旅。这位从大埔农村走出来的政府公职人员,没想到因在业余时间坚持公益工作27年,而有机会受邀步入联合国。
“业余”的公益人
受邀走进联合国
3月11日,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3届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近8000人参加大会。此前,身在广州的李建辉,收到了联合国非政府机构——国际信息组织的信函,邀请她出席此次大会的开幕式及部长级会议并在“平行论坛”中登台发言。
“我来自中国广东省,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妇女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参与和决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李建辉用流利英文复述当时会场发言,似乎将在场的公益志愿者们带到了大洋彼岸的现场。会议室里再次响起掌声。
事实上,在“平行论坛”会议现场,她这一番题为《深化妇女权益维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台下代表们的阵阵掌声。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女性事业在方方面面做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让不少国际友人连连称赞。回忆起参加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3届会议的场景,李建辉语调又高了几分。
儿时受邻里帮助
自幼种下公益种子
在联合国“平行论坛”发言席上的演讲中,李建辉将自己的公益故事放在了最后。短短几分钟时间,只能掀起她27年公益故事的一角。
但就是这一角已足够吸引人倾听。
27年的公益经历,成千上万场公益活动,李建辉记不清楚自己参加的第一个严格意义的公益活动是哪个,但投身公益的初衷却记得很清楚。“就是报恩。我爱好慈善活动,一方面与父母和童年生活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客家文化有关。”李建辉告诉记者。
李建辉幼年家中贫困,一家8口人揭不开锅是常态。身为家中长女的李建辉好几次去邻居、亲戚家“借米”。看到小建辉手里的空布袋子,长辈们不等她开口就去装米。当时村里一位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也曾拿出口粮帮助过这个家庭。
“父母时常叮嘱我们,说没有乡邻接济,肯定就要饿坏了。他们还说起许多客居他乡的梅州慈善家故事,”听着慈善故事、备受邻里帮助的李建辉自幼就抱着“回馈”的念头。出来工作后,她年年回村探望、慰问曾接济过她的邻居们,就像乌鸦反哺,坚持至今。
也是在参与工作后,她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用热爱支起慈善事业
链接更多人参与其中
因工作性质决定,李建辉的公益时间都安排在非工作日时段。周六日和节假日,她经常带着朋友们驱车四五百公里从广州回到大埔、丰顺、五华、龙川等地,给十几个学校组织专家义教,捐赠桌椅、电脑、捐建篮球场等。“忙碌又快乐”是她对公益生涯的注解。
教育是李建辉公益事业中的重要板块。或许是为了弥补早年离开教师岗位的遗憾,她的公益重心不自觉倾斜到教育中。熟悉李建辉的人都知道她用“60万带动300万”的“威水史”。当年,广东省卓越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卓斌找到李建辉,希望个人捐资60万元支持丰顺县留隍镇岽下小学校舍危房改造,但整个项目建设需要300万元。
剩下的缺口怎么办?李建辉找到广东省紫琳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又多次联系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发动并发出倡议书,号召外出乡贤、有关单位等捐款。“他们一看,外地人都张罗着建学校,立刻行动起来,300万元资金不仅很快到位,最后还剩余100多万成立了奖教奖学基金。”李建辉告诉记者。
“充满正能量”“无私心”“热心”是李建辉亲朋对她最多的评价。这些优秀品质和她对公益的坚持,吸引身边朋友紧随她的脚步一起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2007年,梅州市曾发生严重水灾。李建辉发起捐款,自己就拿出1万元支持家乡救灾复产工作,她身边的朋友当天捐款就超过16万元。据统计,2008年至2018年,李建辉捐出稿费等近30万元,带动民间捐款过千万,还发动朋友先后捐建了5所希望学校,开展了500场次义讲义教活动,发动捐建图书角近600个,捐出书籍数万册。如今这一数字更加庞大,其早期公益团队的图书角公益行动已推广至28个省(市、自治区)。2016年,她成为全国首档公益节目《大大小小益起来》的节目组顾问。今年3月,因公益成就突出,她受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邀请,担任赵广军生命热线的高级顾问,参与到“用爱心点亮生命”公益行动中。
新闻推荐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一个品牌一旦在老百姓心目中确立起来,就可以成为质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老百姓就会放心购买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