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好“生态”妙笔 巧著“山水文章” 蕉岭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互动”的生态环境建设新格局

南方日报 2019-03-20 06:42

文福镇白湖村羊岃片有3棵200多岁的古榕树,村民对它们爱护有加。

正在装修中的南磜镇金山村民宿,充分利用山势阶梯分布餐厅和住房。

文福镇白湖村羊岃片空气自动监测点,实时监测着该地的温度、湿度、风速、PM2.5、PM10等数据。

民宿内小桥流水的设计,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受访者供图

三圳镇九岭村伍子湖理事会会长吴国余正在修剪祠堂前的花草。

“我们来自浙江桐庐,工作原因目前住在村里,母亲来看望我的时候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的环境,跟我一起住下了,她每天种菜种花,玩得不亦乐乎。”年轻的民宿设计师王浩在南磜镇金山村设计民宿,这里的山山水水给了他很多灵感。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作为广东生态功能区的梅州正在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各地均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蕉岭县把准治理方向、完善治理机制、激活治理主体,以“集成治理”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互动”的生态环境建设新格局,探索出一条“政府发动、社会联动、群众主动”的蕉岭路径,既跑赢了环境治理的“最先一公里”,又接好了生态振兴的“关键一棒”。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陈萍通讯员祝银清林剑湧廖静宜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除署名外)

夯实绿色发展基点

发挥资源优势让金山村真正变“金山”

走进南磜镇金山村,沿着蜿蜒曲折的小溪逆流而上,在源头的半山腰处,一座民居被里里外外修葺一新,白墙黛瓦搭配原木栏杆古色古香,传统的天井里铺上了鹅卵石,架着一座木桥,营造出一种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意境。

这是蕉岭县金山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民宿,“我在浙江桐庐做了两家民宿,来到这里觉得环境比桐庐的还要好,因此我们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将这里的自然资源盘活,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公司总经理杨志刚说。

金山村的自然环境优越。位于蕉岭最高峰金山笔山脚下,森林覆盖率91%,年平均气温为21.7℃,近年依托山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主要靠烟叶、金线莲、茶叶、“金山八宝”(香菇、红菇、灵芝、茶油、蜂蜜、山竹、白茶、石花)等农产品收入,年总收入约为220万元。

根据金山村丰富的水资源和山地落差,蕉岭县金山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还将在该村打造水上漂流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消费,“我们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游玩,不止是玩一天半天,而是有更多的项目可以让他们住下来,给村庄添人气。”杨志刚表示,民宿和水上漂流预计将在今年6月份建成开放。

对于村里的建设,村民们都纷纷表示支持,“理事会跟我们商量把房子租出去建民宿,把地拿出来建停车场、文体公园等我们都很支持,为了村里的发展嘛!”村民王付添朴实地说,如今村里的劳动力不足,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们立足生态优势,引入外来资本,以建设水上漂流、特色民宿、健康养生等项目延长产业链,以打造"金山八宝"特色农产品长寿品牌提升价值链,以"公司+村庄+农户"的经营管理方式完善利益链。”金山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王发胜说,他们正逐步实现了生态与民生的“并蒂花开”。

金山村不仅将有民宿和漂流项目,还将打造多样的特色休闲场所,“原有村庄特色老建筑较多,所以保留样貌对其进行修整、立面改造及景观提升,可开设老街茶吧、静吧、画廊等特色休闲场所,打造风情休闲古街的感觉。同时也提升了村庄休闲旅游的多样性。”杨志刚说,在吸引人气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增加就业岗位。

因为该村有得天独厚的地形与森林资源,蕉岭县金山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开展包括攀岩、真人CS、高空抓杠、丛林绳桥、独木桥、荡木桥等户外拓展项目。

为配合发展第三产业,蕉岭县委、县政府和南磜镇党委政府全力做好村中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正在逐步解决村中的管线、道路问题,拆除破旧危房,祠堂、公共用房等遵循客家建筑风格进行立面改造,优化整体环境,让"金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山"。”南磜镇党委委员林芳烈说。

厘清整治脉络

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和机制化治理体制

去年11月的一天,文福镇白湖村的村支书丘运忠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有人将建筑垃圾和废旧家具倾倒入君坑河中,第一时间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前去现场清理,将河中的垃圾打捞上岸。事后对河边住户进行宣传教育,让大家自觉维护河道整洁。

“君坑河是我们村的主要河流,流经约1500亩的灌溉区,具有防洪灌溉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把它保护好,接下来我们将对它进行原生态整治,清理两岸杂草、修复河堤,并建沿河栈道。”丘运忠说。

在蕉岭,还有许多像他一样关心辖区内每一条河的河长,才有今日的“鱼翔浅底”。

作为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蕉岭县构建了县、镇、行政村、自然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并实现了巡河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机制化。至2018年12月底,全县5名县级河长共巡河56人次、42名镇级河长共巡河886人次、124名村级河长共巡河2977人次、1551名自然村河段长共巡河45002次,实现了巡河的全覆盖。

此外,该县加快省级整县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县项目建设,已完成5个镇级、67套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8公里集污管网建设,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建设121公里。

保护环境,蕉岭不仅建立了常态化机制,还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为牵引,实现了生态指标的动态跟踪反馈,主要包括2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监测以及空气站24小时的自动监测。

在白湖村羊岃片和蕉城镇山公园笔者均看到有专门的监测设备,上面实时监测着该地的温度、湿度、风速、PM2.5、PM10等数据,不断完善生态指标反馈机制,做到环境治理手段技术化。

为打造蕉岭县“世界长寿乡”品牌,让公众及时了解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蕉岭县分别在蕉岭中学、长寿广场、文福镇洋岃村、长潭库区等设置了10个空气自动监测点。

到目前为止,10个空气自动监测点PM10浓度均在每立方米5—87微克之间,PM2.5浓度均在每立方米3—48微克之间,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空气质量AQI指数均达到优良标准。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介于7500—12000个之间。

水清、空气好往往离不开“绿肺”的功劳,蕉岭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9.4%,目前共有林地面积113.5万亩,林地绿化率达99.83%,是广东省林业生态最好的县之一。该县通过扎实抓好林业生态工程、森林小镇建设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等举措,使生态优势更加显著。据悉,“创森”期间,该县完成森林碳汇重点工程建设4053公顷,完成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完善提升工程226公顷,完成森林公园建设7个、新增面积1450公顷,全县义务植树尽责率100%。

白湖村羊岃片有3棵具有200多年树龄的古榕,还有许多粗壮的松树,村民们都把它们当作是自家的宝贝一样对待。“以前外出的游子回家要看到古榕树才真正有了回到家的感觉,因此我们都很爱惜它,曾经有人出150万想买下它,村民们都不同意。”村民丘伯热情地向笔者介绍古榕树的故事。

为了保护村里的树木不被盗,村民们还往松树钉钉子,“这样盗树的人如果不小心锯到了钉子,他们的锯子也会坏掉,钉过钉子的松树也不能再拿去加工了。”文福镇人大主席杨钦增说,这里的村民们爱护树木是出了名的。

山川绿意盎然,道路两旁也是郁郁葱葱。驱车行驶在205国道蕉岭县新铺镇油坑村北坑岗路段,国道两旁,翠绿的草坪铺满边坡,充满春天的气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尘土飞杨、沙土裸露。

由于该路段周边多为石灰岩地貌,容易导致岩石裸露风化以及水土流失,每到下雨天,裸露边坡的泥沙就会被水冲到道路上,天气晴朗后,这些泥沙在来往车辆的碾压中成为道路扬尘。

为解决这一环境问题,蕉岭县以205国道及天汕高速公路新铺段配套工程建设为契机,对北坑岗路段进行以生态修复工程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实施过程中,该县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进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对该路段的裸露边坡和路树进行生态修复。

激活治理末梢

将“村务”变为“家事”激活内生动力

周五下午,三三两两的学生拿着扫把在清扫三圳镇九岭村的村道,村民吴国余看到祠堂门前的小公园的花圃需要修剪,便拿出他的“专业”工具——修枝剪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吴国余不仅是热心村民,还是九岭村伍子湖理事会的会长,今年春节像以往一样,在他和理事会的组织倡议下,外出乡贤和村民们捐资2万元用于小公园等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蕉岭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村民理事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与群众紧密沟通,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与其自身的利益紧密相关,动员村民致力于新农村建设。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开展,各村的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善,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九岭村的村支书徐文坚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今,他已经找到了破解之道。

“我们广泛开展党日活动、"党员认扫一条路"等,久而久之形成常态化机制,以党建为引领,带动村民"干起来"!村民们看到环境日渐改善,享受到了优美环境带来的生活变化,也就支持我们了!”徐文坚说,现在他只要在群里发出通知,村里的党员和村民都会积极参与。

从“干部干,群众看”,到“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蕉岭以党员率先垂范引领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治理,将“村务”变为“家事”,由“众人之事”变为“人人之事”。

为下决心彻底改善村庄卫生状况,去年3月,广育全村党员干部一齐上阵,全面开展清扫活动。田间地头、圳道沟渠、房前屋后堆积的陈年垃圾被一铲铲挖起、一车车运走,整项清理工作持续了23天。

为做好接下来的卫生维护工作,通过多次召开党群联席会、协商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等问计于民,广育村最终确定了“村协商监管、片招标收集、户缴费清理”的保洁模式,并巧妙绘制了“片区垃圾回收路线图”。

这种民主协商、共同决策的做法有效激发了全村的内生动力,不仅实现垃圾日清日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且整洁的面貌一直保持至今。

村里大变样,生活发生实实在在的改变,村民们都从心底支持拥护村里的工作。“村里推行创新保洁机制后,全村变得更干净了,外出乡贤更加愿意回来了,我们都很配合这项工作。”村民黄阿姨说。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老旧的房屋里搬了出来,住进新房,空置的旧房经过日晒雨淋逐渐成为危房的不在少数,还有猪舍、茅房等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这些都成为提升乡村环境的“拦路虎”。

“我们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10多位乡贤带头出资,群众纷纷支持,去年8月在白湖村栗树园拆掉近4000平方米的猪舍、危旧房等。”文福镇镇长陈子建说。

蕉岭在全县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活动,以592个村民理事会为组织载体,既为村民搭建了共谋村庄治理良策的平台,也通过协商议事使政府决策能更“接地气”。

有了群众的支持,“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明显。2018年,蕉岭县共清理垃圾、淤泥等共13628处38614吨,完成5个镇级、68套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8公里集污管网建设,拆除、关闭猪舍167212平方米。

■相关

以生态宜居引领让美丽乡村有面子更有里子

3月13日至14日,梅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与会人员走进8个县(市、区)的乡村,学习借鉴红色党建、民宿旅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扶贫产业发展、特色小镇打造等方面的亮点做法和宝贵经验,其中,蕉岭县三圳镇东岭村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地球仓”民宿等一批“红色项目”和“三产融合”产业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顾蕉岭的乡村振兴路径,立足优势是一大特色。近年来,蕉岭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便是蕉岭生态环境最好的认证。同时,该县还充分发挥客家文化和苏区红色文化优势,促进三产融合,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和多类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乡村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实现了“金山银山”的价值。

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五大振兴”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五个总体要求中,“生态宜居”作为关键一环,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采取粗放的发展方式,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水资源等被污染,致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为了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国家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从2018年开始,全国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作为生态功能区的梅州蕉岭,去年5月,发布了全省范围内首个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纲要,并配套出台了生态综合治理在内的“六大专项行动”方案,将生态综合治理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蕉岭县紧紧牵住生态振兴的“牛鼻子”,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方向,努力夯实绿色发展基点。实行产业负面清单制度,实现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并开展生态修复重建工作,确保环境污染“不回潮”。

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蕉岭县逐渐形成了“横向相连、纵向相通、环环相接、全域一体”的集成治理体系。不论是联防联控跨省治理河流还是整治大气污染,蕉岭都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整治合作机制,环境治理主体协同化。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好乡村生态振兴的蕉岭为广大农村描绘了一幅可望可及的美丽画卷。

新闻推荐

站在春天里

春节里的一天,天气特别晴朗,温暖的阳光如散金碎玉一般洒在石窟河面上,水光潋滟。沿着河岸一直走,一路是惊喜。沿河总长20多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