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围龙的山水画画家范松森: 一生只做一件事水墨丹青绘我心
山水画画家范松森正在执笔作画。
张炳锋摄
踏入画室,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鼻而来,眼前的画家正盘着腿,拿着画笔,蘸了颜料,在画板上细细地描着。只见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远望,他沉浸于创作的构思之中,丝毫没有察觉有人进屋。
这位画家来自梅州五华县转水镇的一个小村,他自幼痴迷绘画,梦想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美好的人生画卷。可在那吃饱肚子都困难的年代,画画对他来说是件奢侈的事。但他没有放弃:拿石子在地上作画、打工攒学费、借钱赴京赶考、落榜后再次北上……
锲而不舍,一支画笔画入心。如今的他,是清华美院高研班的教师,成功拿下中国国家画院证书,荣获“中国当代书画风云人物”“中国骄傲影响力书画家”等多个称号,20余件作品被美术馆及博物馆收藏。
他就是著名山水画画家范松森,为了画画,他究竟付出了哪些常人所不及的努力?一起走进范松森墨气纵横、墨势淋漓的人生画卷。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通讯员张炳锋
自学成才
从小痴迷用石子在地上画画是他的童年
初见范松森是在他春节回乡期间,一身西装革履,干净利落的短发,与想象中披长发、穿布衣的画家有些不同。见记者进来,他微笑着站起身子打招呼,谈吐间,范松森显得平易近人,亲切朴实。
一说到画画,范松森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幼时没有学习绘画的条件,我就拿石子,在地上、墙上到处画,我的童年很简单,就是画画!”范松森说起小时候画画的趣事,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喜笑颜开。
上了小学,老师发现了范松森的画画特长,就把办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他。“在转水小学读书的时候,每年的黑板报我都会参加,那个时候就开始构思创作,几乎每年的黑板报我们班都拿第一。”范松森说,他珍惜每一个画画的机会,无论是黑板报比赛,还是学校的画画比赛,他都时刻关注,第一个报名参加。
范松森对绘画的追求,完全是从自学开始。那时学习美术的书籍很少,对他来说,小人书就是他画画的资料,范松森经常照着小人书临摹,越画越爱画,对绘画的兴趣也就愈加浓厚了。
如果说小时候喜爱画画是因为兴趣,那长大后的范松森对画画简直就是痴迷。
高中毕业后,范松森到五华县中专学校就读,专门挑选了美术课程。这看似可以走上画画的专业路,但对范松森来说是十分艰辛。“家里条件不好,交不起学费,但我又实在是太喜欢画画了。”范松森说,学习一个月,他又回到农村当油漆工,赚够一个月的学费再回去学习,平日里也在县城打杂工,因为还要买画笔、颜料和画纸。
“那时候打杂工也和画画有关,算是挺开心的。”范松森说,他画过素描、油画、水彩画、泥塑等,凡是和画画有关的杂工他都愿意去尝试,凭借绘画的天分和底子,常常受到老板的表扬。
但这些对于范松森来说,离成为画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用他的话讲,这些只能算是“讨饭画”。“给小孩、老人画人像素描,一张十块钱,就这样一张张积累,攒够学费去学习更专业的画画技术。”范松森说,他的梦想是去北京学习,可是在县城读美术已经如此艰难了,去北京的想法让旁人不敢相信,他自己却早已在心里埋下了“北上的种子”,等待时机让它生根发芽。
坚持不懈
3次赴考51岁考入中国国家画院
走进范松森的房间,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一摞摞厚厚的画稿堆积如山,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衣柜,让人不禁赞叹:“这简直就是"百宝箱"。”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琳琅满目。范松森如数家珍般介绍了这些荣誉,随后继续将这些荣誉关进了衣柜,“这些都是过去式,画画可不能老想着拿奖,最重要是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那才难咯!”虽然范松森笑着说道,但这背后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和艰辛。
其中有三本证书,他特别珍贵,“别看这薄薄的证书,分量太重了!”记者走前一看,上面分别写着“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证书”“清华美院进修班毕业证书”和“中国国家画院毕业证书”。
时间回到1989年,28岁的范松森已经在惠州教书,但他心里还是放不下画画,他还是想进中央美院。于是,范松森下定决心,凭实力考上了中央美院花鸟画创作研究生班。“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放过啊,我就去向亲戚借钱交学费,差不多欠债有上万元,只能慢慢还,但这画是一定要继续画的。”
机会来之不易,范松森特别珍惜在中央美院学习的日子。他用一个词形容当时的状态,就是“画疯”,每天早上画到晚上10点,一个学期就画了上百张。就这样日将月就,渐入佳境,2010年,范松森继续报班研修,顺利考上清华美院进修班。当时,范松森遇到了他的伯乐——中国著名山水画名家何延喆,也是当时清华美院的教授。
“何老师看我对画画如此痴迷,而且画得不错,清华美院高研班领导及何老师特为我举办范松森北宗山水画展。你可知道,这对当时的学生来说是多么难得的事,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范松森说,后来还当上了何延喆的助教。时隔这么多年,每当提起这事,他都抑制不住地开心和激动。
有些人一生只认准一件事,并将它做到极致。范松森就是这样的人,当上清华美院的助教后,他并没有松懈,继续提升自己,往下一个目标奋进,考入中国国家画院,但这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范松森第一次报考中国国家画院时,收到的是《未录取通知书》;第二次报考时,在写生这道试题时却无从下手,再次落榜。当天晚上,范松森整夜无眠,他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栽在写生这道题。
从那以后,他开始背起画板和画笔出去写生,祖国的山山水水再次燃起了范松森的创作激情,“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重新认识了画画这项艺术。”范松森说,那个时候他才想明白,以前自己的画只是画像而已,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他强调,画画一定要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探索和感知世界,要把中国的历史发展,对祖国山河的爱,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深深嵌进画里。
时隔两年,51岁的范松森再次报考中国国家画院,他仅花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三米长的山水画,成功进修学习。
寄情家乡
耗时8个月画出3米长《五华风景揽胜图》
“为了画好山水画,了解石头构造,常常睡梦中都会出现石头、树木。”范松森说,自从考入了中国国家画院,他便从头认识画画,从传统中吸收,惟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新的元素,才会成为自己独有的风格。
直至今日,范松森对形色的记忆力超凡。他看过很多的风景、走过的山水,都能过目不忘,原原本本“复制”到画纸上,不仅细节处构思精妙,而且落笔洒脱大气。
满纸云烟,气象万千。眼前的《富平新貌》《山居图》《张家界神韵》《山雨山云图》等作品,范松森基本上以山水元素为主题,一幅幅作品墨气十足,远处的山,近处的房屋,天边的云彩,耕种回家的老者……范松森用擅长的线条、色彩描绘出山水间生动而又独特的景象,饱含对这片祖国山河的深情。
曾有不止一个人问范松森:“怎么你以前画五华风光,现在跑了那么多地方还是画五华?”他回答:“因为五华是我的故乡。”短短几字道出了范松森对家乡最深沉的思念。
范松森认为,五华山清水秀,这里的山水对于他来说,总有着一种不同于别处的感情,他正用画笔记录着家乡五华的点点滴滴。在范松森家中的客厅,有一幅3米长的《五华风景揽胜图》,画中的五华元素清晰可见:奥体中心、惠堂体育场、狮雄山古塔、水寨大桥等。
“这幅作品画了8个月,几乎走遍了整个五华,从田间地头到高山顶上,拍了近200张照片。”范松森说着,拿出了厚厚一叠照片,光是一座狮雄山就有四五张不同角度的拍摄。他说,白天实地作画,天黑回家照着图片画,一画就是一整天,对于他来说,画到废寝忘食是常态。
千磨万击还坚劲,范松森对画画的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每当铺纸提笔,他便穿越在山水云烟之间,让每一幅作品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技艺的炉火纯青,范松森的作品不仅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大奖赛入展并获奖,还出版有范松森画集,在梅州、深圳、广州、东莞和北京举办过画展。
谈到对自己翰墨人生的看法,范松森稍想了一会儿,才轻描淡写道,“就是热爱和坚持。”在漫长的时间考验中,热爱是成功最初的动能,痴迷五十多载,范松森还在精益求精的路上继续创作着。
新闻推荐
五华县棉洋镇新光村村民正在高山上采摘春茶。(吴腾江摄)本报讯26日上午,阳光短暂钻出云层,给五华县棉洋镇新光村茶山洒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