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3月1日起实施,作为全省唯一保护区梅州将如何发力 深耕客家文化 建设文化名城
国家级非遗项目丰顺埔寨火龙每年吸引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
在大埔县的汉乐传习所,老师正在教学生学习。
兴宁市保存较为完好的围龙屋“九厅十八井”。
“梅州是客家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产区"和"集中地"。”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波率调硏组一行来梅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题调研时表示。
作为客家文化主要集聚地之一,梅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原生态客家文化资源,构筑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2010年,梅州被文化部批准设立第五个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广东省目前唯一一个。
3月1日起,《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举措。近年来,梅州以客家文化为根,加大力度保留客家文化的历史印记和生生不息的活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初显成效。《办法》的实施,无疑将为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注入新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通讯员陈金鸣曾慈苑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文化积淀
“文物由来第一流”
全省唯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梅州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文物由来第一流”。海外华侨对梅州作为祖籍地有普遍的文化认同感,梅州作为“世界客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2010年,梅州被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多年来,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让原生态的客家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更好地保护和发扬了客家文化。梅州也在更高层面、更科学系统地对原生态客家文化进行着整体性保护。
刚踏进梅州市文化馆,一阵婉转的乐声飘扬而来,令人心生愉悦。循声望去,一楼的广东汉乐厅里,几位老人正聚在一起演奏广东汉乐。
“舞台上的都是退休人员,但准确说是汉乐演奏爱好者,虽是业余人士,但水平不亚于专业人士。”梅州广东汉乐协会永远名誉会长丘定环说,他们常来这里演奏,平时有不少市民前来观赏,此举壮大了汉乐演奏的业余队伍,也让广东汉乐进一步深入到群众中去。“广东汉乐虽出身于宫廷音乐,流传700年,如今有了承接地,已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丘定环说。
“噢嗨!依溜个阿叔诶……”在市文化馆四楼,响起了阵阵清脆的童声,山歌幼苗班的老师张明霏正在教小朋友唱山歌。“客家山歌幼苗班分为暑期班和一年制班,每年能培养60多名小朋友,都是免费教学。”张明霏说,今年7月份客家山歌幼苗班举办已有10年之久,培养了小山歌手1000多名,从中挖掘了不少好苗子。
据梅州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张明霏也是第一届山歌幼苗班的学员,如今成为老师,他们觉得很欣慰。“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张明霏就是很好的例子,桃李三千再三千!”
从幼儿的兴趣班到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梅州非遗传承的氛围愈加浓厚。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客家山歌“周六有歌”已成为梅州市民喜闻乐见的日常非遗文化大餐,每周五、六定时定点为群众献上免费的非遗演出。市民约上三两好友前往看戏听歌,非遗已逐渐成为全民乐享的精神文化大餐。
不仅如此,作为文化之乡,梅州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密集和富有代表性的地域。客家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创造出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是客家文化的荟萃之地。广东汉剧被誉为“南国牡丹”,丰顺埔寨火龙吸引全国各地数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石建工程、广州越秀山五羊石雕都出自梅州五华的省级非遗石雕工艺……这些非遗项目无一不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以及客家劳动人民的智慧。
目前,梅州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33项、代表性传承人323人,涵盖非遗项目10类,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大部分项目传承状况较为良好。
除了非遗的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梅州现有客家围龙屋5000多座,主体建筑保存较完好的有1000多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居全省之首;梅州市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2232处,登记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六位;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馆藏文物约43674件(套)……梅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这组数字中可见一斑。
先行规划
率先将传承人补助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在《办法》实施前,梅州就已先行规划。2017年5月,《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7-2030)》获批实施。去年3月,《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印发,细化近3年的具体工作。
围绕广东文化名城建设的目标,梅州全面实施方案细则,对保护实验区进行整体性保护,扎实推进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目前已初显成效。
非遗传承方面,特别是活态传承形成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梅州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原则,保留梅州客家文化的历史印记和生生不息的活力,保护村镇社区内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形态,这一点体现了《办法》中“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理念。
“梅州通过打造非遗文艺精品、举办系列非遗艺术周活动等方式,在非遗活态传承、保护利用、项目建设、非遗展示上积极探索新路、创造经验。”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通过举办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活动,再次激活了各级文艺院团的活力,创作了一批精品剧目,吸收和培养了一批优秀非遗项目传承人,弘扬和盘活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有效推动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积极将文化生态(梅州)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畴,逐步将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梅州市已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每人5000元)列入2018年市级财政预算。大埔县作为客家文化生态(梅州)保护实验区示范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扶持传承人开展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
梅州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相关部门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随着工作的推进,特别是机构改革后,主管部门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迎来更新更难的挑战。
“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专门管理机构,大力推进保护区规划的实施。”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调研员黄剑峰说,目前,梅州虽成立了该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但缺乏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相关要求,保护实验区所在地必须设置有固定人员编制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委员会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一类的专门机构。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进行,力争到203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生存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整体保护目标。
留住文脉
建设梅州客家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细看此次出台的《办法》,它对非遗的保护力度非常大,既有对非遗保护路径的创新,也有对非遗保护理念的创新。
事实上,创新非遗保护模式,近年来梅州也在加快探索。目前,梅州挖掘、整理了333项非遗项目,遍布梅州八个县(市、区)各镇街,它们各自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不少非遗项目渐渐“满血复活”。丰富多样、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越来越被人熟知。
“梅州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慢慢步入正轨,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对弘扬客家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梅州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廖武说,非遗是梅州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非遗能提升客家文化的影响力。
当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等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它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和其他人文精神财富保护等。因此,梅州在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过程中,除了重视非遗传承,还不断推动立法保护,多方面提升客家文化的影响力。
碧波荡漾的半月形池塘、宽阔平整的禾坪、肃穆庄严的祠堂、聚集风水的半月形化胎……走进一座围龙屋,仿佛走进一座客家“博物馆”,围龙屋里的一砖一瓦,每一个雕刻、图腾,都蕴涵着客家民系千百年来的人文积淀。
一个地方的建筑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围龙屋便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存在对于客家文化,对于梅州来说是一种有形可靠的坚实力量。去年3月1日,梅州正式发布《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这是梅州运用地方立法权保护客家围龙屋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围龙屋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对围龙屋的保护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作为梅州首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立法项目,对保护客家围龙屋、传承优秀客家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助推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广东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黄剑峰说,目前梅州已将《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管理条例》《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列入梅州需制定出台的法律法规预备项目库。
当前,梅州也在思考如何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具有梅州客家文化鲜明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今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大力度推进《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建设,继续加快文化名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报告指出,梅州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软实力,在文化名城建设中焕发客家文化的生机活力,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业内人士表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是梅州创建广东文化名城的一张“好牌”。通过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梅州可以依托客家文化聚落,留住文脉和乡愁,使之带动梅州地区城乡建设健康发展,促进文化、自然、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扩大梅州客家文化影响力。
■小词典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声音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波:
建设多功能客家非遗综合展示馆
梅州各级各部门要从政策、人才、经费、平台、数据等方面着手,规划建设集实物展示、活态展演、传承传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及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立生态保护区数据库,普及保护区建设成果,传承客家民系文脉。要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完善旅游休闲功能和体验配套设施,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特色小镇,擦亮梅州文化旅游品牌。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
对客家文化(梅州)生态的保护须遵循三大原则
当今社会,不仅是梅州,在整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流失,保护和传承是当务之急。对客家文化(梅州)生态的保护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即整体性、原生态性、发展性。客家文化不是一个乡、一个镇,而是整体性的保护;客家文化要传承就不能脱离根本,不可随意变更,要将文化、技艺、手法原汁原味地进行传承;传统文化也不能一成不变,遵循社会规律的情况下,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梅州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客家文化研究学者胡希张:
出台相应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
根据梅州市出台的《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梅州对于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体系与保护机制也将逐步完善。为确保非遗传承人能够承担起自身职责,政府部门要鼓励并引导传承人开展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带徒授艺、创新研究等传承活动。同时,要出台相应的传承人管理办法,与传承人签订年度传承协议,进行年终考评,存在不履行传承义务、连续出现年终考核不合格等情形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以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
■镜鉴
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
的湘西模式
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武陵山区中心腹地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5月由文化部批准设立。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永顺老司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里耶、王村、茶峒、浦市以及82个传统村落,1517处各类历史文化古迹,1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神奇的山水风光构成了极具湘西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
做法1
设立整体性保护试点村寨
2013年9月以来,湘西州在全州8个市县分别确立了1个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好且民俗风情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寨作为整体性保护试点村寨,根据每个试点村实际情况,制定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在试点村寨,重点开展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等阵地建设和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提倡讲民族语言、着民族服饰、习民族习俗,维护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空间。以此探索非遗整体性保护最具实效的范例,并计划在整个保护区内推开。
做法2
坚持“四个结合”工作方法
在整体性保护过程中,湘西州坚持“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法,即把非遗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与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与群众受益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之路。
做法3
组建了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
此外,该实验区的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也卓有成效。组建了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现已全面完成苗族鼓舞、土家织锦技艺、凤凰纸扎、酉水船工号子和土家族哭嫁歌5个国家级项目的数字化保护。生产性保护工作也在保护区全面展开,极大惠及了当地民生,保护区内现有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12个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以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契机,重点扶持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湘西苗绣非遗产品的提质升级,打造了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龙头企业,并与国内知名服装品牌木真了联合设立了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
新闻推荐
梅州市白宫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君亮带动茶农抱团发展 创业八年 茶香出自苦勤来
▲林君亮(右一)和合作社茶农在制茶车间赶制新茶。▲合作社茶农在晾晒茶青。在梅江区西阳镇明山嶂的桃坪村,梅州市荷灵农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