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平安之乡” 筑牢绿色发展基石 梅州政法机关多措并举,打造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南方日报 2019-03-06 06:33

身穿统一骑服、脚踏国宾同款警用摩托车的梅州交警铁骑队在梅州马拉松比赛开幕式上惊艳亮相。

梅州不断创新机制,丰富和完善“五治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民警正在使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综合办证终端”为群众办理业务。

3月4日,梅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俊钦作报告,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全市政法工作,全面部署2019年政法工作。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再居全省前列、被授予“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称号、扫黑除恶线索办结数排名全省第二、审判机关95%的结案率居全省第一……过去一年,梅州政法机关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新春伊始,我们市委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政法工作会议。梅州要加快发展、要绿色发展、要高质量发展,前提是要稳定。没有稳定,一切无从谈起。”市委书记陈敏说,要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管理最好的地区之一。

“落实好"平安之乡"建设的重点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对标一流,制定贯彻落实的施工图、任务书,用目标化管理、项目化规定、责任化考核,确保取得实效。”市长张爱军说。

2019年梅州高质量推进政法工作、全力打造“平安之乡”的号角吹响了。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汪思婷通讯员政法宣梅公宣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重拳打击犯罪

扫黑除恶线索办结数排全省第二

“他们终于落网了!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梅州公安好样的。”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上坪村村民李叔激动地握住民警的手说道。

李叔口中的他们正是以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某章为首的涉黑团伙。在梅江区,村民“谈梁色变”,都恨得咬牙切齿。去年7月,这个横行梅州十多年的涉黑团伙在梅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走到了尽头:警方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梁某章等63人,扣押非法所得3000多万元人民币,冻结涉案账户326个,查封其他涉案财物一批。

深入发动群众,形成扫黑除恶强大声势;突出重点,深挖彻查涉黑涉恶案件背后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梅州政法机关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扫黑除恶攻坚战,对黑恶势力坚决“亮剑”,刻不容缓。

梅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提到,过去一年,各级各部门紧密联动,强化线索摸排,突出依法办案、精准打击,对涉黑恶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线索录入数排名全省第3,线索办结数排名全省第2,承办中央督导组交办的重点督办线索数量排名全省第7。

值得注意的是,梅州将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和扫黑除恶斗争相结合,针对涉环境领域突出问题,重拳打击非法采矿和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社会生态的带动效应、对政治生态的净化作用也逐步显现。

这些数据和成效,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打击黑恶势力的决心和能力。梅州自专项斗争深入开展以来,各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让扫黑除恶的精神和要求家喻户晓,营造出“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第二年,也是承前启后、深挖根治、重点攻坚的关键之年。陈敏在梅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梅州要继续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依法打击犯罪活动,化解社会矛盾,集中优势兵力铲除乡村黑恶势力,咬定三年目标,保持凌厉攻势,全力攻克难案、隐案、大案。

梅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宁惠军在次日召开的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上,也要求梅州强化扫黑除恶专业队作用,集中力量办大案。做到要全面深入“财”毁“伞”,确保整体打击成效位居全省中上游。

扫黑除恶的成效是梅州政法工作亮眼成绩单的一部分,此外,法治梅州的建设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政法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梅州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审判机关深入推进审判机制改革,完成审判团队组建,落实院、庭长办案要求,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0832件,办结29298件,结案率95%,位居全省第一,推出了“全国山区法院破解执行难模式”;检察机关深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做强做实刑事侦查和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全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313人、起诉2996人。同时积极创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平台,“青春之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区”尽显人文关怀。

如何做好下阶段法治梅州的建设,政法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推进法治梅州建设,护航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政法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建设主力军作用,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坚持稳字当头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战略主动战

伴随着摩托车轰鸣声,梅州市公安局交警铁骑队在首届梅州马拉松赛酷炫亮相:铁骑队员们个个威风凛凛,英姿飒爽,他们不时变换着队形,展示高难度的骑行技术,聚焦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成为赛事当天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梅州公安依托智慧新交管建设,强化“显性用警”,精心挑选60名精干警力组建“铁骑队”,通过铁骑巡逻、屯警街面,主要负责快速接处警、及时排除拥堵和交通安全隐患、查处各类交通违法、大型活动保障、处置突发事件以及服务市民等各项工作。去年9月至10月,梅州交警铁骑队刚建立的短短一个多月,已经在中秋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庆节安保工作中“初试锋芒”,为梅州社会安稳保驾护航。

铁骑队的建立,是梅州政法机关做好社会维稳的一个缩影。过去的一年,梅州政法机关一边严打一边预防,织就了一张“梅州平安网”,圆满完成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一带一路”国际足球邀请赛等系列重大安保任务,确保了重要事件、敏感节点的平稳渡过,全市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此外,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梅州深入开展了社会矛盾大化解和“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省交办3宗重点个案任务“清零”。同时开展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省公安厅交办的6宗重点案件全部办结。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今年的维稳工作更加艰巨。2019年是大事、喜事、盛事之年,将迎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敏感节点。要确保重大活动绝对安全、社会安定祥和,政法系统是主责,政法队伍是主力军。陈敏在会上强调,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坚持稳字当头,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法工作报告指出,按照省的部署,今年梅州将启动重大活动及敏感节点维稳安保等级响应工作机制,将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在去年基础上提升一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化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及时化解处置各类安全稳定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在信息化社会,问题的传导性、人员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一地稳、局部稳不是真稳,也稳不住。因此,梅州要把“常态化”原则贯穿工作始终,以“一盘棋”的思维谋划维稳工作,才能实现整体上、大局上的稳定,真正解决影响梅州安全稳定的症结问题。

面对挑战和风险,梅州将做到深刻把握各类风险挑战产生演变的规律特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主动战,防止矛盾叠加、群体抱团、风险交汇、内外夹攻,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下一步将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严防发生重大案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要全面加强公共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整治,落实各项防范、管控、打击措施,坚决遏制和及时有效处置各类重特大案事件。

创新社会治理

探索“五治一体”的梅州“枫桥经验”

过去一年,梅州8个县(市、区)中6地刑事警情多天“零发案”,其中平远、蕉岭、大埔更是100多天“零发案”。同时,在广东省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评价中,梅州综合考评成绩位列前茅,并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

良好的社会治安,是梅州基层社会治理的缩影。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梅州不断创新机制,丰富和完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一体”的治理体系,将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并在蕉岭三圳、丰顺马图、梅江江南街道等地选取一批示范点,培育了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实践创新项目,以“低投入—高稳定”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客家红色热土落地生根,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在粤东地区最早建立地下党组织、朱德等五位元帅曾率部转战过的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红色文化既是传承,也是党群关系的纽带。去年,马图村拟修建一条道路,村民饶某因补偿问题多次阻挠,工程迟迟未能动工。80多岁的老党员谭冉英表示决不能让无理取闹的歪风滋长,主动登门劝说,以公心打动饶某,道路第二天即动工建设。马图村党支部书记饶富活说,就任支部书记5年多来,村里的矛盾纠纷大多依靠党员和村干部进行调处化解,矛盾从不出村。

“郡县治,则天下安。”梅州共有2236个村(社区),约占全省总数的十分之一。对此,梅州着力推动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在软件上为村(社区)发展护航,在硬件上做强基层基础,让基层有职有权有物,解决社会治理中城乡发展二元问题,把基层治理的短板变成“潜力板”。

长治久安,关键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所以功夫也需下到基层最前沿。政法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梅州将按照中央、省委政法委统一部署,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具体来说,首先是要坚持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深化推广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一体”的梅州“枫桥经验”,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打造特色品牌。同时,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综治中心、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站、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单位建设,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

在梅州市公安工作会议上,宁惠军表示,梅州市公安局将不降标准、不误工期,在年内建设59个派出所、29个交警大(中)队,确保全面完成基层所队提档升级建设三年为期任务。

最后,则是要主动对标对表省的要求,加大培育挖掘力度,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项目建设。为此,报告还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等政法部门要分别挖掘培育2个以上的创新实践项目,各县(市、区)要培育2个以上精品项目,形成一批在全省叫得响的政法工作亮点和品牌。

■相关

为群众提供

“拎包式”上门服务

“咔擦”一声快门,88岁的刘阿婆与分别了20多年的家人又近了一步。

“我的奶奶80多岁了,我想接她到香港,可是她现在腿脚不方便,你们能来吗?”在深、港两地工作的肖先生,今年国庆节回到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看望已经88岁高龄的奶奶。一直想让奶奶到香港探亲的他,了解到梅州公安已开通“移动式一窗通办”服务后,便拨通了出入境管理支队的电话。

几天后,民警带着“神器”来到了离市区100多公里的百侯镇东山村,帮助老人成功完成了港澳通行证的首次申请。“不用出门也可以办理,太方便了,也了却了我一个心愿。”刘阿婆笑着说。

这个集诸多高科技成果、整合21项公安业务的“神器”,便是梅州市公安局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综合办证终端”,该办证终端还获得了“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梅州公安也成为全国10个、全省2个获得一等奖的单位之一。

从线下的24小时自助办证终端,到线上的各类APP,近年来,梅州市公安局不断推出各类便民服务。但由于梅州地处山区,交通较为不便,办理各类证件往往要付出更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此,梅州市公安局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将21项公安业务资源整合在一起,配套现有的线上服务,自主研发出“便携式综合办证终端”,进一步实现为群众办证全时空覆盖和无缝衔接。

“体积由大变小,功能由少变多,需要解决从硬件到软件的一系列问题,这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便携式综合办证终端项目研发民警告诉记者,办证终端内每一个模块的定型、规划和选择都经过了上百次的调试与检测,而“带着方案跑厂家”,几乎成了研发团队民警们的“家常便饭”。

经反复论证和调试,研发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2017年8月,“便携式综合办证终端”成功问世,各方面的指标完全达到预期要求和标准。它体积小、可移动、便于携带,打破了传统的技术壁垒和时空限制,从“有界”走向“无界”,从“有线”变为“无线”,民警“拎包式”上门服务,让福利院老人、残疾人士等人群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业务,真正实现了为群众服务“零距离”。

数据显示,自2017年8月“便携式综合办证终端”投入使用至2018年底,仅提供咨询和办证这一项业务,就让43.4万人次直接受益,自接入“一窗通办”系统后,整合数据3.9亿条,对接专业和共享系统共78项。

“你们的这个"小箱子"太神奇了,对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在家中补办完身份证的陈伯激动地对办证民警说道。

新闻推荐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看梅州发展新思路 真抓实干 开创梅州发展新局面

策划统筹:汤凯锋唐林珍“实施五年实体经济大振兴战略”“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享誉全国的生态高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