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综保区申建喜获政策红利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南方日报 2019-02-27 06:33

梅州综合保税区区位图。

崭新的综保区配套创新创业孵化大楼。

梅州综合保税区内,一栋栋现代化厂房依次排开,一个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初春清晨,行走在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梅州综合保税区宽敞洁净的道路上,一栋栋现代化厂房依次排开,一个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往里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崭新的综保区配套创新创业孵化大楼。

新春,这里又传来了喜讯。梅州综保区将获海关多项政策红利支持,为其加快申建带来新动力。

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促进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两大政策机遇,启动了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梅州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综保区各项工作。目前,海关总署已正式启动梅州综合保税区联审程序。昔日的盐碱荒地,如今正逐渐成为梅州对外开放新高地,也将助力梅州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策扶持

企业收“礼包”

政策红利助推综保区申建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综合保税区这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集聚区,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扩大就业等有着重要作用。

日前,海关总署集中出台了海关总署2019年第26号、第27号、第28号公告,助力将综合保税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些政策的相继颁布实施将为梅州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提供重要机遇。

其中,“四自一简”监管制度改革得到了企业的热烈反响。“四自一简”,即自主备案、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简化业务核准手续,进一步简化管理流程,为企业减负增效。“过去,企业货物出口需要在广州海关报关,如果综保区建成,就能在区内办好所有的手续,货物封柜后就能直接出口。”广东盈方创投集团有限公司是通过梅县区政府招商引资第一批进入综保区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杨海冬说,“四自一简”政策的出台,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物流和仓储成本,也节约了时间和资金。

那么,该如何促进地区产业向高端发展,与周边各类港口区港联动,将梅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区域物流中心?为释放企业闲置产能,海关总署将享受政策的时间节点提前至综合保税区获批准之日,提早释放政策红利,有利于企业早入区、早投产、早见效。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先入区、后报关”“集中汇总纳税”等25项监管创新制度,培育贸易新业态新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梅州金柚、盐焗食品、高山红薯、酒类等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助推乡村振兴。

“这些政策对我们做保税物流的企业来说绝对是利好,重大的利好!”深圳市有信达供应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侯保平表示,保税物流是自身企业的优势板块,而保税物流的重点就是清关和仓储服务。现在政府和海关部门都很重视综保区的建设,推出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给了准入企业加快项目落实的信心和决心。

为确保国务院21条措施具体任务举措落实落地早见成效,梅州海关主动靠前站位,加强对梅州综合保税区建设的引导。“我们将及时通报综合保税区设立指导意见、评估标准、基础和监管设施验收标准,支持地方党政完善综合保税区建设,积极支持梅州综合保税区的申请设立,不断提升服务地方外贸发展的实效。”梅州海关副关长何敏说。

“梅县区作为梅州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主体,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海关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继续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梅州综合保税区各项工作。”梅县区县委常委肖天峻表示,进驻综保区的项目在享受国家综保区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可享受梅州市、梅县区制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稳步推进

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走进建设中的梅州综合保税区,迎面而来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园区内装载货物的车辆来往不绝,井然有序。很难想象,4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荒地。

梅州作为全省唯一全域纳入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为抢抓国家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促进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两大政策机遇,梅州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5月正式启动了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根据规划,梅州综合保税区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其中首期规划面积1.52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3年多来,梅州坚持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三条腿”快步走,累计投入资金10亿多元,扎实推进综保区各项工作。目前,海关总署已正式启动梅州综合保税区联审程序。在此过程中,梅州海关第一时间把申报梅州综保区作为重点工作,主动对接梅州市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综保区申报工作启动以来,也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16年10月和2018年6月,广东省政府两次致函海关总署,商请优先启动梅州综保区的审核工作。如今,申报工作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

随着建设的推进,目前,梅州综合保税区内主要市政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厂等配套正加快推进建设。园区已建成创新创业孵化园综合楼、2栋保税仓库以及1栋研发车间,综合服务楼以及其余2栋研发车间、3栋服务楼也已完成封顶。

“目前,梅州综合保税区周边配套的路网建设方面进展迅速,其中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等路网已经形成,梅汕高铁和连接梅州市区的梅畲快速干线年内可通车,广铁物流园正加快推进动工建设。”梅县区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曾辉介绍,广铁物流园打造完成后,可实现跨境跨区域货物联运,对扩大进出口贸易、发展现代物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广铁集团、盐田国际平盐海铁联运和深圳有信达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梅州综合保税区共同建设梅州国际陆港,届时可直达汕头港和深圳的盐田港。

路通,财通。在招商引资方面,目前已签约盈方创投、有信达跨境电商园、安胜华集团等项目13个,正在洽谈项目3个,预计投资总额达60亿元。

“当时我们迁回来正是看中了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它相当于设在梅州的一个"港口",这里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最优惠的政策以及最简便的手续,对我们这种出口企业非常有帮助。”杨海冬说,目前公司第一期两万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建成,计划5月前投产。

提档增速

抢抓新机遇

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世界客都梅州这片投资热土上,梅州综合保税区从无到有,羽翼渐丰,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是梅州不断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打造原中央苏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最好证明。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梅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梅州要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要加强与赣南闽西的交流合作,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区域的协同发展。同时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一类航空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建设。

“梅州综合保税区是梅州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规划建设的。”梅州海关关长余云庭说,如今,在多重政策红利下,梅州综合保税区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建成后,在凝聚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能级和提升梅州对外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将为梅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再添一张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

业内人士表示,谁抢抓住机遇,谁就抢抓了发展的先机,要破局与创新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开放新平台。这个平台是产业集聚、要素集聚的“聚宝盆”,更为一座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的提档增速注入新活力。

由点及面观全局,综合保税区对于促进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梅州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不仅重视政策利好还加快落地。根据两大政策导向,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将是梅州综合保税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主力军”。

“当前,梅州要加快推动梅州综合保税区的申请设立,争取尽快获批。”余云庭说,梅州全市上下明确申报梅州综合保税区对梅州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引领作用。

目标已明确,方向更清晰。梅州将继续主动加强沟通汇报,做好与省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主动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汇报,及时跟进海关总署联审进展情况。同时,继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道路、管网、标准厂房综合服务楼等基础设施和监管设施、运营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加大,不断引进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企业,注重引进加贸型的大项目,确保入户项目占地面积达到审核要求,真正实现从“一花独放”到“百花满园”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他山之石

遵义综合保税区:

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2014年2月,与梅州一样,同为内陆城市的遵义,在申报筹建综合保税区之初也采取了“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三步同时走的方法。2017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2017年12月15日,遵义综合保税区通过省级预验收;2018年4月24日,遵义综合保税区接受国家正式验收。

从综合保税区申建开始,就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的目标,根据“开放领衔,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民生为本,先行先试”的开发原则推进。围绕遵义综合保税区1.11平方公里核心区,将贵州新蒲经开区30平方公里作为托管区配套区,按照“两区六园”规划建设,构建国家级开放平台,进一步释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红利”,为遵义开放型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作为内陆城市,成功获批建设综合保税区是一件非常令人期待的事情,这将为更多外向型企业发展提供便利。越来越开放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更多企业来投资兴业,为遵义带来更多无限可能和惊喜。

从国内其他城市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实际来看,持续释放的红利还有畅通开放发展的多元平台和渠道,让本地优质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并进一步增加外贸进出口额,带动GDP的快速增长。

对老百姓来说,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行后,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更丰富的国际商品,充分享受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红利。

对企业而言,遵义综合保税区是快速出海的大通道、新平台,能实现就近在综保区服务大楼办理包括工商注册、报关报检、缴税退税、外汇结算等业务,享受综保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关政策,真正实现企业通关便利化,为企业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外贸经济发展。

开放新平台更是创新新阵地。目前,按照遵义市坚持“去行政化、市场化”运作理念,在遵义综合保税区建立了“综保区+经开区”“管委会+公司”的工作机制。整个综合保税区,除党工委、管委会行政领导编制职数6人,其余员工全部为贵州新蒲经济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遵义综合保税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人员,且两个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真正实现了人员、机构高度精简,科学合理配置。

如今,“双机”领衔的空中廊道四通八达,高铁动车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激活了通道经济的内生动力,县县高速等基础设施大改善,进一步优化提升内陆城市的“毛细血管”,这为内陆山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也将在梅州大地徐徐展开。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实习生何苑妮

通讯员黎建明刘洪桥廖超群曾健锋

本版图片均由梅县区工业园管委会提供

新闻推荐

梅州市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是怎样的?

读者周先生:请问梅州市低保、特困人员的供养标准是怎样的?市民政局:《梅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18年梅州市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