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子石”下园丁美
□杨志伟
早耳闻大埔光德镇是个美丽的地方, 有个闻名的埔潮两地的“鸟子石”,民风淳朴、乡情厚重。改革开放后,党政军商学各界英才辈出,人文蔚起,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埔人,竟还没去过这片热土,一直有点遗憾。春节回乡,有同学说,1982年虎山高中毕业后,有个郭杏花同学回到家乡光德上彰小学做“民办教师”,37年一直坚守大山,乐做山村浇花育苗的园丁,父老无不称赞。我们在同学微信群发起了“新春光德访杏花”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同学们为有这样一位扎根大山的同学而自豪和新奇。那日我们结伴来到上漳村口,我们见到了阔别38年的“最美山村教师”——郭杏花同学。她戴着眼镜,梳着齐耳的学生短发,一个朴素、文雅秀气的教师形象,在暖暖的春日下脸颊绯红,如一朵春风中摇曳的山茶花。认识她的同学都说“没怎么变”。
“山子岽”下的上漳小学,上下两排教学楼颇具现代化,彩旗飘飘。走进教学楼,可见到计算机准备室、多功能教室、心理辅助室等多种先进教学课室,还有众多的古今中外教育名言警语……这一切,颠覆了我们想象中落后的山村印象。而“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成立旧址陈列室”又告诉了我们,上漳村是红色宝地,上漳小学是红色学校。校长郭坤生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介绍道:上漳村历来崇文重教,小学原名上漳学校,是上百年的老校,人才辈出。《清·大埔县志》记载的清代举人就有四人,其中有闻名的郭鸿图、郭式增“父子举人”。新中国成立后有受过周恩来总理接见过的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郭寿名、中国核电专家郭维贺、核潜艇专家郭集思、香港立法会议员、金融家郭炎……郭校长动情地说:“杏花老师也是我的老师,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工作扎实没得说的……”
20世纪80年代初,山村教师奇缺,杏花同学高中毕业后,被学校聘请当“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十八元。她不嫌工资低、校舍陋,全心扑在教学上,不断参加各种自考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语文、政治、数学都上;又发挥她体育专长,培育体育尖子。郭校长说,经过杏花老师培育输送的体育人才都数不清了,几次上级要提拔她,她都推辞了。杏花觉得做老师好,她说:“做老师可以更接近学生,更了解孩子们。”几十年来,她教学兢兢业业,做过两次大手术,一次腰椎,一次脑手术,带病上课是平常事。
中午在杏花家就餐期间,又来了一位客人,是梅州市文联的郭碧玲副主席。这位做过英雅镇书记的“父母官”告诉大家:“杏花老师几十年都在这里教书育人,她太爱山村,太爱孩子了,舍不得离开,好几次县、市,珠三角都有机会调动,她都不愿意走,父老也舍不得她走……”,“为什么不愿离开?”我们再次询问。杏花说:“上漳小学学生人数众多,几年前都还有一千多人,因山区偏僻,很多人不愿来教书,如果本乡本土的人都不愿意,外地人就更不愿意了,家乡的孩子就更缺教师了!”
质朴的语言,质朴的情愫,让我们震撼!而我们都是往外冲的游子。饭桌上一时无语!杏花爱乡亲,乡亲们也爱杏花。大家都亲切地喊她“花姑”“花姨”,老人家则叫“细花”“花妹子”……
杏花爱大山,大山也给予了她美好的福报!她有个深深爱她的罗姓丈夫,村里人都亲切叫他“花姑丈”。为了招待我们,“花姑丈”腰间别着围身裙在厨房里忙着做一道道香气袭人的菜。杏花说,自嫁了老公后,就基本没煮过饭了。他们拥有一个1.8米高帅气的军人儿子。“儿子退伍后,在深圳一国企上班,孩子很孝顺父母。”说着这话,杏花又露出知足的笑容。
光德之行让我们领略了光德美丽的山水风光,见证了久闻的光德乡亲的团结精神,见证了一位同学挚爱大山,乐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情怀。
新闻推荐
香港迪士尼乐园推出的“让新春更快乐”花车,花车充满中国元素,花团锦族、张灯结彩,米奇和米妮穿上贺年新装向大家拜年。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