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情深忆流年 李高扬的书法情缘
李高扬现场挥毫。
李高扬,对于宝安人来说,并不陌生,他的书法作品艺术价值极高,屡次在书法大赛中获奖。除此之外,他数十年醉心于书法艺术的研习、推广和交流,为宝安的书法艺术繁荣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李高扬还连续多年参加宝安区义写春联活动,他的书法作品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不过这位追梦赤子的艺术成长之路,却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出身书香门第 年幼展现艺术天赋
李高扬20世纪50年代出生于粤东五华县一书香门第。李高扬家学渊厚,幼承庭训,长辈尤其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养。按家规,他每天要临帖十张以上,另加吟诗诵词,撰写周记文章。“蒙学润慧童,诗书乐悠长。”他也喜爱书法,时时琢磨,纸笔有限,就常以沙地作纸,木棍代笔,或以水泥地板作纸,清水作墨,尽情挥洒,日积月累,笔力精进。
李高扬13岁时,由于种种原因被迫辍学,随家人到偏远的锡坑乡务农。他每天和家人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到很远的地方耕田种地,年少的他经历了那个年纪不该经历的沧桑。但坎坷的命运并没有击垮他求学的意志。夜深人静时,他和兄妹们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老屋里,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习字、画画。李高扬在艰苦的环境里,读懂了父辈的足迹,了解了父辈的悲欢,这也让他在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坚强。在那段岁月中,李高扬还自制笛子、二胡等乐器,练习《赛马》《山村变了样》《二泉映月》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民乐独奏曲,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欢乐。后来,才华横溢的李高扬还考入了当地的木偶戏剧团,凭借他的个人特长和灵气,被剧团录用为笛子、二胡伴奏员,后又兼任了编剧、海报美工员。“我一直坚信,追逐心中的梦想一定要全力以赴,那样才能成功。”李高扬说。
如愿考上大学 工作之余努力提升书法艺术造诣
1978年,李高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东肇庆一所大学。“那时,路上春色正好,头上天空放晴。经历过痛苦,才知道幸福的真谛,经历过挫折,才知道成功的意义。”李高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于是在大学刻苦攻读。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
1992年李高扬前往深圳发展,在这片“黄金海岸”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李高扬笔耕不辍,沉醉其间,一直以来都在为推动宝安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而身体力行。他对书画艺术一往情深。有了这一爱好,就有了一生的情怀。如他所说:“习字画,成了我的日常必修课,也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平时写字不是说多写一幅少写一幅的问题,而是精神高度的提升。”对他而言,艺术梦想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室,李高扬都有研习书法的一方天地。外出乘车,他会用手在膝盖上练字,或读帖背帖。如遇节假日,他会推掉一切不必要的应酬,闭门习字。2002年李高扬被选派赴英国参加我国教育部与英国联合举办的开放大学高等院校管理人才高研班学习。在开学典礼的中、英两国师生互赠纪念品的仪式上,中国的代表分别赠送了各自的地方特产,李高扬则赠送了他写的书法扇面作品,深受英国师生的喜爱。
退休后不停歇 继续书写丰富的艺术人生
现在,李高扬已光荣退休,身为宝安书协主席的他正为培养扶持中青年书法骨干、培育校园小书法家而奔走努力。在李高扬率领下的宝安书协会员已增至400多人,其中国家级会员30多名,省级会员70多名。宝安书协建立的书法培训基地已达12个。宝安书协举行的大型书法活动,吸引了罗湖、福田、南山等区及广州、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甚至香港、澳门等地的书法家前来交流。除此之外,宝安书协艺术家还不定期地送艺术进社区、企业、学校,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阅尽人间浮华,往事如过眼云烟,唯有岁月可回首,唯有情感最贴心。中老年依然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阶段的人生,品格饱满,储备精良,内涵丰富,心态安稳,所以依然可以续写丰富而有意义的人生。”李高扬说。
宝安日报记者 张浩 通讯员 李慧/文 通讯员 曾繁坚 黄健华/图
新闻推荐
石马山位于五华县长布盆地西,七目嶂南边,山高1180米,雄伟峻峭,风光秀丽,是古长乐八景之一,名曰“石马嘶风”。据《五华县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