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守艺,巧手编织埔邑情 访大埔县市级民间舞蹈道具编织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蓝奕双
●图/连志城 文/刘润涛
墙上挂着仔狮灯的竹骨架,过道上叠着花花绿绿的纸张,地上放着各式各样的制作工具……年关将近,走进位于大埔县城西环路的蓝奕双家中,顿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作为民间舞蹈道具编织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蓝奕双制作的竹质道具工艺奇特,造型生动,深受十里八乡的村民喜爱。
明嘉靖《大埔县志》载:“元夜,上元自十三至十六夜多于通衢结鳌山张燕集为乐”。清乾隆九年《大埔县志》载:“元夜,自初十至十六夜,张莲花灯为鱼龙之戏,迎神出游,街市士女观谓之闹元宵”。这些反映了自明代起鱼龙之舞在大埔盛行的历史。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埔人,蓝奕双自小耳濡目染,8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做编织。制作鲤鱼灯、仔狮、花环龙的每一个细节,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她告诉记者,以鲤鱼灯为例,在选材上其以竹为原料,需4年至5年生长的岗顶毛竹,还要以8月上旬的竹子为好。
“鲤鱼灯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过选竹、制条、打孔、打磨、熬浆、做腔、上色等7个主要步骤,新手制作一个鱼灯往往需要两至三天。”蓝奕双说,鲤鱼灯由鱼头、鱼身、鱼尾组成,色彩要重对比、重夸张、重传统地方特色,寓意新的一年能够驱邪降福、大吉大利。为了做出来的鲤鱼灯更加活灵活现,她还到公园里观看锦鲤,琢磨鱼的姿态。
时光荏苒,出自蓝奕双之手的舞蹈道具不计其数,然而,说起其中的“苦”,花甲之年的她却摇摇头,记者在与蓝奕双交谈过程中发现,她一双手伤痕遍布、黝黑粗糙。“毛竹编织需细致,制作过程中不能用手套,所以不留神毛刺就会扎进肉里,还要用针挑出。”丈夫吴志坚告诉记者,妻子手指由于长年累月按压竹篾,按手印甚至难以看清指纹了。
蓝奕双说,正因如此,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愿意学习这种技艺,收益和回报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但只要想跟我学,我就教他”。在蓝家,记者见到了她收的5位徒弟,“姑姑对于编织制作的要求高,如果我们做不好就得拆了重做。”年龄最小的罗惠佳说,鲤鱼灯、黑蛟龙等舞蹈道具作为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自己幼时的回忆,文化不能丢,需要有年轻人继承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蓝奕双的技艺传承也得到了多方支持。近几年来,不少外来华侨通过汉剧团演出了解到了鲤鱼灯,让灯的海外订单多了起来;由梅江区玉庭楼创办的UTR创意集市找到了她,并提供摊位给她现场展示编织技术;大埔县文广新局、文化馆举办的《民间舞蹈道具编织工艺》培训班,让她现场教授制作花环龙、鲤鱼灯、仔狮灯、黑蛟龙等民间舞蹈道具工艺……
“传承需要一代接一代,技艺传承刻不容缓,接下来,我们将不定期举办各类免费公益性讲座和培训班,通过讲座和培训班的方式展现我县传统文化魅力,让更多的人关心和了解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大埔县文化馆馆长饶建玲表示。
新闻推荐
当年大埔才子张翱出游,经过一村,见一座大围楼的大门斗上高高挂着“天下第一家”的大牌匾。他心想,这人间除了帝王之家,谁敢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