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通过国家示范项目验收,获评优秀等次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蕉岭芳心村村民在闲暇之余到祠堂里吹拉弹唱,曾经闲置的祠堂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文化俱乐部。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冬日的一个下午,还未走进程江镇大塘村吴氏祖屋,就被屋内的欢声笑语所吸引。70多岁的吴大爷正与球友切磋球技,邻家大嫂唱起了热闹欢畅的《好运来》,几位大伯一壶茶水一盘棋好不自在……往日的老祖屋摇身一变成为休闲娱乐集为一体的农村文化俱乐部,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最爱去的“快乐大本营”。
利用古民居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是梅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写照。近年来,梅州市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客家古民居资源,以“三多三促”(即多形态文化需求、多功能利用、多元化投资;促进古民居保护、促进文化旅游、促进社会建设)模式建成了329个农村文化俱乐部,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闲置民居面貌焕然一新。
日前,梅州建设“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顺利通过国家示范项目验收,并获评优秀等次。梅州因地制宜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率先探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通讯员陈利玉杨才珍
资源丰富
拥有1.6万座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民居
众所周知,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有“世界客都”之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受地方经济不发达制约,梅州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向来比较薄弱,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在设施建设、管理运行、人才队伍、服务效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一度成为梅州文化建设的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梅州市文化部门认真走访调研,摸清家底开出良方。据了解,梅州作为文化之乡,拥有1.6万座历史悠久、建筑精美、内涵丰富、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民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围龙屋约有5000座。
然而近几年来,围龙屋几乎无人居住,宗族祠堂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因此,借助古民居这一资源优势,梅州将这些古民居同公共文化服务结合起来,打造成为农村文化俱乐部,不仅古民居得到了保护、开发、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也有了阵地。
走进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戴氏宗祠,一股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作为蕉岭县重点打造的农村文化俱乐部之一,戴氏宗祠实现华丽“变身”,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年前,戴氏宗祠还是一个年久失修的姓氏祠堂。近年来,该村村“两委”和村民理事会通过动员村民捐款、乡贤捐赠等方式筹措资金,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将该祠堂建设成了集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俱乐部。像芳心村这样将老旧祠堂打造成农村文化俱乐部的例子在蕉岭县还不少。广福镇广育村黄氏祠堂更是通过“党建+文化+娱乐”的模式,打造出了富有党建特色的农村文化俱乐部。
“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是梅州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难题开出的一剂良方。”据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梅州市从保护和利用客家古民居出发,统筹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建设等工作,建设一体化公共文化平台。通过对人群比较集中地区的古民居进行标准化改造,让群众就近、自愿地参加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群众自建、自管、自享,古民居焕发生机。
先行探索
整合资源建成329个农村文化俱乐部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农村新建了不少文化俱乐部,成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以及农村思想文化教育阵地。然而,这些农村文化俱乐部有的红火过一阵就偃旗息鼓了,有的大门照开却门可罗雀……究其原因是它们都存在基本设施简陋短缺、日常管理没有及时跟上、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
那么,梅州想要利用古民居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应该由谁来建,如何建?建成以后谁来管,如何用?
2013年5月,梅州文化部门针对客家山区群众享受公共文化存在交通不便、空间不足、资源不聚、个性化文化需求迫切和闲置古民居众多、乡贤热心文化建设等情况,开始在全市范围的农村行政村试点内启动“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试点建设工作,即多形态文化需求、多功能利用、多元化投资;促进古民居保护、促进文化旅游、促进社会建设。
其中,多形态文化就是统筹文化、广播、电影等公共文化资源,合理设置图书室、国学讲堂、非遗传习点等功能场室,配置必要的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组织建立1支以上群众文化队伍,满足农村群众的多形态文化需求;多功能利用指农村文化俱乐部兼具休闲娱乐、节庆聚会、婚宴活动、乡亲议事等功能,既可用于开展文娱活动、举办民俗节会,也可作为调解邻里矛盾、商议集体大事的场所;多元化投资就是在建设中采取政府奖励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乡贤捐献一点的资金筹措方式,侧重于发动乡贤捐资,撬动社会力量支持建设。
业内专家表示,梅州建设“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一方面发动村民、乡贤修葺老祖屋、围龙屋,促进了古民居保护。另一方面开发利用古民居,再现原生态优秀客家乡土文化,探索乡村生态游、民俗游、自助游的文化旅游新路子,促进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此外,发挥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管理功能,有利于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发展。
截至目前,梅州市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治、城乡对接、试点带动以及突出客家特色等创建措施,累计投入创建资金9000多万元,活化利用古民居建成农村文化俱乐部329个,为形成具有梅州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创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缺问题,还将服务延伸至自然村,真正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方便群众就地就近享受公共文化。
初显成效
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示范
农村文化俱乐部舞台虽小,却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
每当节假日期间,梅县区雁洋镇雁中村李氏春山公祠内就会举行各种非遗项目的表演。“我最爱听客家山歌了,平时自己也会约上邻居来这里唱两曲,生活很美好啊。”雁中村的李大妈开心地说。
2014年至2015年,梅州“建设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先后获得广东省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结果的公告,梅州市建设“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顺利通过验收,并评为优秀等次。
目前,梅州利用祠堂、围龙屋等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能够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节省基本建设投入,为山区、贫困地区破解用地困难和资金困难,初步解决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短缺问题,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借助农村文化俱乐部这一载体,梅州还倡导与农村文化俱乐部“结对子、种文化”等文化帮扶行动,因地制宜建立汉乐、山歌、舞狮、杯花舞、广场舞、书画等农村文化俱乐部文艺团队,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和体育健身活动。五年来,先后有200多支文艺队伍5.1万多人次送文化到俱乐部,开展活动915场次,组建俱乐部文体队伍近500支,自办文体活动6500多场,参与群众约20万人次。
业内专家表示,这一做法促进了社会力量办公共文化的氛围日渐形成,推动客家文化遗产得到有力保护和活化利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公共文化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和新模式,形成了具有梅州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创新模式。
据了解,梅州在“三多三促”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过程中,注重制度设计,先后出台、印发了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验收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并将“三多三促”农村俱乐部建设的探索成果写入《梅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和《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将创建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为全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示范。
同时,梅州聘请了专家团队开展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的课题研究,形成《活化利用古民居创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模式研究——以梅州市“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为例》课题研究报告。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梅州强化了项目的创新性、导向性、带动性和科学性,形成了《关于推进梅州市“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炼农村文化俱乐部创新特色,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示范项目的示范效应。
新闻推荐
梅州市商务局提出结合机构改革着力抓好六方面工作 全力构建梅州对外开放新格局
本报讯市商务局日前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强调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做到落细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