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围屋 结构同完美
花城出版社中国文学室副主任黎萍
长篇小说《归宿》是以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客家老围屋——温家围作为故事中心展开叙述的。看到客家围屋,我有感于其结构完美;拿到了来自梅州丰顺翰儒老师的书稿《归宿》,我亦有感于其结构完美。
故事分为明暗两条线索,明线索是温尚文出资出力保护温家围的故事,暗线索是温尚文父辈的故事。父辈的故事环绕着子辈的故事,过去——现在,时空交错;外视角——内视角,视角变化,故事错落有致,小说的结构亦恰似一座围屋。不知道作者是否在围屋里面生活过,总而言之,《归宿》给我一种天然的结构感。
小说中的这条暗线索的设计,让故事陡增了纵深感,同时起到了铺垫、设置悬念的作用。尤为关键的是,埋伏了男主角温尚文的性格密码。父亲过番,音信全无,温尚文的家并没有破碎,母亲一人挑起了抚养重任。这样一种童年经历,锻造了温尚文勤俭、内敛、低调、打拼等性格质地。时至中年的温尚文倾囊保护温家围,这一举措,无疑与其性格形成反差,也因此质疑声此起彼伏,形成无形的阻力。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质疑者心中的疑虑逐渐消失,因为温尚文对老围屋有一股纯洁而坚定的大爱。读者在理解温尚文的行为的同时,也理解了老围屋。
老围屋是一座时间的容器,储存了许多客家人的生命深处的记忆,其容量大于任何一部计算机,任何一个网盘。它可以唤起许多客家人的认同感。在读者接受温尚文这一人物形象之时,老围屋,也随之进入了万千读者的心中。这正是这部小说对于客家文化宣传的功德无量之处。客家的历史,是一部迁徙的历史,迁徙意味着改变,改变自然蕴含着无数选择。《归宿》这部小说讲述的是无数客家人的选择中的一种,但是它对客家精神做了精炼的总结。再回到这条暗线索的末端,儿子温尚文对父亲失踪几十年选择了理解与宽容。大爱、理解、宽容——这正是世世代代客家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的客家精神。
除了明暗双线的设计巧妙之外,小说的内外双视角的设计亦是神来之笔。正是得益于双视角设计,老围屋才在不经意间“活”了起来。举一个例子,在第44-45页,温顺生、温尚文与严梅红一块参观老围屋,温尚文想起了儿时唱儿歌的情形,书中是这样描述:
孩子们常常你一句,我一句,接龙似的唱,唱过横屋唱外围,唱过一围唱二围……对于小孩来说,小溪是天堂,天热了,就在溪里“洗溪身”。
这是内视角,由从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人所回忆。
再看严梅红的外视角:
严梅红说,大家想象一下,当年学堂的书声朗朗。整座温家围飘扬着读书声,这里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围屋里的“三堂”摆放了神龛,堂内屏风上的字画,悬挂的堂联,处处都有学问。常常是一副堂联,非常有嚼头。
这是外视角,出自一位民俗专家。
内外视角的结合,将围屋滴水不漏地推送至读者眼前,这是作者非常用心的设计。和作者翰儒聊创作,他说,直到设计出严梅红这个角色,他才豁然开朗。可以说,这与我的阅读经验是不谋而合的。
经常有朋友问我,每天看稿件会不会很枯燥,我说,不会,因为在每份稿件里面发现这些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我都像淘到宝一样开心。
《归宿》是翰儒老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归宿》也是我责编的第一部与梅州结缘的书。来到梅州参加《归宿》首发式暨研讨会,我也深切感受到梅州对文学的热爱。从宣传梅州文化的角度而言,小说会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而对小说本身而言,客家文化本身是一笔厚重的财富。期待翰儒老师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收获好成绩。
新闻推荐
前妻去世后的20多年里,张自带每天起早贪黑干活,当爹又当妈,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有出息”
张自带在茶园里摘茶。●张佳胜俗话说,男子汉能顶天立地,是家庭的支柱。丰顺县留隍镇盐坪村村民张自带,今年57岁,在前妻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