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宜”城市范例 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梅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六争六补”,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新格局
1月10日,梅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会议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对2019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并公布了《梅州市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全市工作总体呈现党的建设稳步加强、改革开放稳步深化、经济发展稳步转型、城乡建设稳步提升、民生福祉稳步改善“五个稳步”的良好局面。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关键之年。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梅州对标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认清形势、把握市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改革开放不止步,绿色发展正当时!梅州市委书记陈敏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时强调,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委“1+1+9”的工作部署。围绕“123456”的思路和举措来推进各项工作,把握“六新”、争先“六项工作”、补齐“六个短板”,深化“一区两带六组团”建设,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梅州力量。
攻坚克难
实现“五个稳步”良好局面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活动,首届梅州马拉松赛,“迎新年·颂党恩·展新貌”大合唱,平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柚果产业发展院士问策会,蕉岭卡拉比—丘理论发展40年国际会议……
2018年,梅州各地热闹非凡,各领域活动圆满举办,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成果,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形式讲述梅州好故事、传播梅州好声音、树立梅州好形象、传递梅州正能量,提振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深化政治生态建设成果。
狠抓“三好一正”活动的开展工作,是梅州市委常委会在过去一年突出抓好的四件大事之一。其他三件分别是狠抓省委部署的“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狠抓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工作,狠抓中央和省巡视、督察、督导整改工作。
在明确的道路指引下,梅州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全市工作总体呈现“五个稳步”的良好局面。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在过去一年,梅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以政治建设统揽党的各项建设,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决。梅州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党的建设稳步加强。
2018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梅州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营商环境、商事制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医疗卫生五大改革行动方案出台;9项重大改革试点中乡村振兴综合改革成为全省试点,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53.7%、审批时限缩短64%,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5个工作日内;开通“粤省事·梅州”移动民生服务平台,上线一键办理或查询事项372项,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多年居粤东、粤西、粤北前列……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广铁物流园等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加快建设,跨境电商清关中心建成使用;打响“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城市品牌,组织“一带一路”客家杯国际足球邀请赛,加强与全球客属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作为广东山区市,梅州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不屈精神,奋起直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仅花42天时间,顺利完成互联网龙头企业115科技公司整体搬迁到梅州,创造了“梅州速度”。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成功引进文旅龙头企业鼎盛翼天公司,旅游主要指标综合考核连续五年居粤东、粤西、粤北首位。全市生产总值预计1135.82亿元,比增2.8%。
在梅州生活的市民可以明显感觉到,城乡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美丽梅州·美好家园”环境提升行动让环境越来越美丽整洁,一批公园道路管廊设施及城市综合体、产业项目落地建成,一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对外交通也越来越便利,梅州还获评“2018中国美丽山水城市”。
去年,梅州集中八成财力用于民生建设,让更多人民群众贡献发展成果。新建一批城区中小学、幼儿园,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批棚改安置房建成投入使用,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等,这些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厚积薄发
推动“六争六补”开创美好未来
“梅州是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是一部历史悠久的厚重典籍,是一方生机勃勃的创业天地。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二次创业"的大好形势。”陈敏在会上这样说,令人为之一振。
如何做好梅州的工作?全会发出干事创业的冲锋号角,首先便要认清形势、把握市情,全会提出,要明确“六个新”,即要紧跟新时代,立足新定位,把握新机遇,正视新挑战,展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要补齐六个方面的短板,变短板为“潜力板”。
梅州的短板很明显,表现为基础差、底子薄,区位条件仍然比较封闭,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产业体系比较脆弱,民生事业短板多,营商环境和干部队伍的本领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双重叠加。目前主要存在对外交通短板、实体经济短板、技术创新短板、发展平台短板、改革开放短板、民生事业短板六个方面短板。
梅州的优势也很明显。“以自身的好,吸引他人的好,实现梅州更好。”全会报告提出,梅州要推动六个方面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分别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动脱贫攻坚走在全省前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文化名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擦亮“文化之乡”品牌;推动社会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梅州“样板”,建设平安之乡;推动基层党建走在全省前列,发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锻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分析梅州实际,全会提出“六项工作”争先,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如绿色发展方面,2016年梅州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二。而补齐“六个短板”,则是市委在洞察市情的基础上,找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短板与全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发展平台建设上,梅州至今没有一个国家级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到全省的百分之一。
“要推动"六争六补",总体上比以往任何时候基础更加扎实、条件更加具备。我们要铆足干劲、加大力度、把握节奏,围绕人要进来、新产业要进来、龙头企业要进来、货要出去"三进一出"的要求,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吸引游客来梅消费,招进大企业,形成新业态,把梅州一切好产品,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产品都要推销出去。”陈敏说。
省委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将梅州列为生态发展区。在全会报告中,陈敏再次强调要“让每个功能区由原来单一发展模式的跟随者,转变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梅州要成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便要争先恐后,要"六争六补",要厚积薄发,要后来居上,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认识新定位、立足新定位、适应新定位,传承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换道超车
“123456”开创发展局面
1月3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全省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深入贯彻落实“1+1+9”的工作部署。
为此,在此次全会上,梅州提出“123456”的思路和举措,作为省委1+1+9工作部署的施工图。
绿色发展是生态发展区的内在要求,是梅州经济发展“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123456”中的“1”便是:走好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换道超车”。
“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不能再走拼资源、拼投入、拼速度的老路,而是要走绿色发展的新路。”陈敏在会上指出,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梅州市委提出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梅州高质量发展的出路,是梅州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路,是梅州脱贫致富的财路。全会明确,要在省委“1+1+9”的工作部署中找到推动绿色发展的切入点、发力点,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增强绿色发展的使命,负起绿色发展的担当。
经过几年的实践,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重点园区建设扩容增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而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资源则实现了有效激活,文化创意、全域旅游方兴未艾。全会提出,深化“两带”建设,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是梅州五大传统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八成左右,是经济的重要基础。全会报告指出,要推动这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这些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和多元化发展。在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梅州将加快文旅产业,发展体育产业,深耕互联网产业,并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促进健康中医药、健康医疗、健康养生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大健康产业。
梅州是农业大市,曾经有“西学高州,东学梅州”的美誉。全会要求,壮大特色现代农业,要迸发传承“东学梅州”的干劲和勇气,继续办好农民丰收节,筹办中国梅州(丰顺)茶业精英峰会、首届全国客家菜技能大赛暨世界客都美食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梅州柚、嘉应茶、平远橙、客都米等优势传统产业,做优水产、油茶、南药、花卉等特色产业。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是省委对粤北地区城市发展的新定位,是梅州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梅州将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打造“三宜”城市范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钱用在刀刃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平安等四个重点民生,支持有条件的镇建立教育、医疗基金会,集中财力办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次全会的一个亮点是——构建“五星争辉”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陈敏在全会报告中表示,强化“大梅州”意识,打破行政区划,拉开城市框架,推动五华组团、兴宁组团与“一区”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颗“大星”,打造以广梅园为地理联结点的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协同发展、连成一片的新城区,辐射带动其他四个组团即四颗“小星”发展,着力构建“五星争辉”的区域发展格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加强党委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是梅州绿色发展、“换道超车”的根本保证。为此,梅州将着重突出六个方面:旗帜鲜明突出政治建设工作,重心下移抓实基层党的建设,千方百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毫不动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通讯员辜昀玥
新闻推荐
■孙维国据《梅州日报》报道,中央文明办日前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发布2018年12月“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