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委全会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梅州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改革开放不停顿 绿色发展正当时
核心提示
昨日,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梅城召开,总结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全市上下要把握“六新”、争先“六项工作”、补齐“六个短板”,深化“一区两带六组团”建设,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梅州力量。
全会精神鼓舞人心,全市上下激发干劲。全会分组讨论间隙,与会人员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一致认为此次全会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123456”发展思路和举措是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的施工图。他们纷纷表示将带领广大干群意气风发,群策群力,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时代梅州改革开放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以“绿”为底色绘高质量发展“图”
报告摘要
走好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换道超车”。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突出以功能区为引领,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路径,在这个基础上,要牢牢记住小平同志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快上项目,上好项目,上绿色项目,大干快上,加快发展,迅速发展,厚积薄发,后来者居上。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做好“生态+”的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要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畅谈发展
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表示,大埔县将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新路径,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健康产业。厚植生态优势,建设“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争取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朱瑛表示,我们要以“旅游+”为引领,以龙头景区为带动,整合资源、串珠成链,推动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做强做大文旅产业,大力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重点推进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梅州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发展一批集文创研发、展示、交易于一体的文旅小镇(文化产业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体系,提高综合监管水平,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力打响“世界客都·长寿梅州”旅游品牌,推动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目的地。
市发改局局长张劲龙表示,市发改局将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主动加强绿色产业发展研究,出台绿色产业发展意见。突出绿色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奔康有机统一;突出重点突破,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推进研发平台建设、技术提升和人才集聚,实现绿色产业创新发展;突出全链联动,加快产业向上中下游全链发展,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突出区域合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推动多层次区域合作,实现“三进一出”(人进来、新产业进来、龙头企业进来、货出去)。
(张柯吴丽伶曾舒婷刘巧)
亮点回顾
获评“2018中国美丽山水城市”。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的环境提升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省第一,粤北地区第一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
关键词:两大产业带
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实体经济
报告摘要
报告指出,要继续以两大产业带建设为重点,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要推动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大文旅、体育和互联网三个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做好长寿经济文章,壮大特色现代农业,打响梅州特色农产品品牌。
畅谈发展
“听了报告后,思考梅江区的工作,信心更足、决心更大、目标更明。”梅江区委书记朱国城表示,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的报告站位高、措施实,催人奋进,为梅江区科学谋划、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新起点,梅江区将围绕“123456”的思路和举措推进各项工作,争当做到在推动“六争六补”中当好主力军、在构建“五星争辉”区城发展新格局中做好主攻手、在打造“三宜”城市范例中打好主动仗。深化“两带”建设,充分挖掘转化生态人文资源,以全域旅游为引领,探索发展大文旅等新业态,大力培育发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文化产业。坚持保护和开发“两手抓”,着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攀桂坊、周溪河、黄塘河等区域的改造提升,奋力开创梅江工作新局面,让“诗画梅江、文明客都”由蓝图变为现实,为打造“三宜”城市范例贡献梅江力量。
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认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以“精、特、优”取胜,积极实施生态品牌战略,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着眼点。下来平远将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园景区化”工程,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厚的红色文化及优美的生态环境,串珠成线建设农业大公园,以建设“精致小城、大美平远”为目标,助力梅州市打造“一镇一业”“一园一景”“一村一型”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健认为,要把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调优产业结构,通过技改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链水平。调强新兴产业,加快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梅江、梅县、兴宁等地区建设互联网产业园、集聚地或示范区,努力将互联网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调亮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梅州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南药资源等,打好“客家牌”“长寿牌”“绿色牌”,以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为重点,打造大健康产业。调长产业链条,以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为重要平台,实施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坚决不引进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切实提高实体经济绿色含量。(曹优生江婵傅思林严伟涛)
亮点回顾
经过几年的实践,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重点园区建设扩容增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资源有效激活,文化创意、全域旅游方兴未艾。
关键词:“三宜”城市范例
统筹推进城市乡村同步建设
报告摘要
建设“三宜”城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是省委对粤北地区城市发展的新定位,是梅州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打造“三宜”城市范例。着力打造便利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秀美的自然生态;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梅州模式;着力打造有温度的城乡文明;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全域旅游;着力打造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畅谈发展
“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全会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两大政策",加快推进以"两高一场"、国省道升级改造和"四好农村路"建设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将加快推进高(快)速铁路建设,拉长对外交通“通而不快”的短板,其中全力确保梅汕高铁今年建成通车;全力加快在建5条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梅平高速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全面实现市到县高速公路直通,进一步拉长高速公路“通而不联”的短板;拓展更多到省会城市和东南亚等地航线和龙岩、河源等周边客源,加密北、上、广、深和香港、台湾等地的航班,进一步拉长航运“通而不密”的短板;加快推进国省道提升改造,进一步拉长普通干线公路“通而不好”的短板;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拉长农村公路“通而不畅”的短板。
“我们要主动对标"三宜"城市目标,统筹推进城市、乡镇、农村同步建设,培育文明风尚,建好"美丽梅县·客都明珠"。”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说,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功能配套;另一方面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振兴规划布局。深入实施“客家菜师傅”等技能就业工程;抓好村企结对帮扶,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同时,以“创文”为抓手,深入开展“两美”行动,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攻坚战、村庄环境污染整治持久战、违法建筑违法用地整治歼灭战、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阵地战等四场战役,连线连片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既让生活环境更宜居,也能吸引来游客。
“全会提出要对标最高最优最好,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三宜"城市范例。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谢志云说,将加强对市委市政府深化简政放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重要决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纪律要求,凡发现慵懒怠政、消极应付,以及违规干预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的,严肃查处并追究责任,坚决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全面落实省委关于深入整治官商勾结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处理政商关系,积极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营商护商安商;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贯彻“三个区分开来”实行容误免责治理为官不为的意见》,稳妥精准处置涉企问题线索,严肃惩治为官不为和诬告陷害等不正之风,为一心为公、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郑炜梅钟梅滨陈思杰赖锋)
亮点回顾
制定梅州市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意见,完善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出台营商环境、商事制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医疗卫生五大改革行动方案,扎实推进51项重点改革事项,目前已完成38项;开通“粤省事·梅州”移动民生服务平台,上线一键办理或查询事项372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多年居粤东西北前列。仅用42天时间,顺利完成互联网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广东115科技公司整体搬迁到梅州。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旅游主要指标综合考核连续五年居粤东西北首位。加快嘉应新区起步区江南新城、芹洋半岛、梅县新城建设。
关键词:四个重点民生
改善重点民生建设幸福梅州
报告摘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钱用在刀刃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平安等四个重点民生,支持有条件的镇建立教育、医疗基金会,集中财力办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畅谈发展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庆明表示,市委政法委将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作用,一是成立市“平安之乡”建设领导小组,从市、县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工作专班,负责“平安之乡”建设的日常综合调度工作。二是制定完善方案,进一步明确社会治理的思路、方向和评价标准,明确建设“平安之乡”的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组织保障,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打造新时代梅州“枫桥经验”。三是紧扣“平安之乡”核心内涵,采取县(市、区)党委政法委领办,基层政法各单位承办,市委政法委督办的机制,扎实推进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实践创新项目建设,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动效应。四是建立“平安之乡”系列实践创新项目库和年度管理台账,建立领导包片挂钩联系制度,对各创新实践项目实行督导。五是广泛宣传动员,依托媒体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渠道、广泛宣传,提高“平安之乡”建设的知晓率,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共创、共建、共享“平安之乡”的社会环境。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林雨兰认为,将抓好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着力提升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工作。全力支持市人民医院实施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方案,支持兴宁、五华、丰顺3县(市)加快创建三甲医院。继续实施好重点卫生人才的三年培训计划、卫生人才的定向培养计划,引进卫生类紧缺人才。通过自主培训、订单培养、派出学习、政策激励等有效措施,大力引进和壮大卫生人才队伍。
“今年,梅州城区将建设元城小学、芹洋学校、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缓解"大班额"状况。”市教育局局长彭旭说,完善“创强争先”和教师评职称时须下乡支教的规定、校长职级制的实施、“县管校聘”促进教师在县域内流动、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和上岗退费等制度政策,多措并举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平衡发展。
(王丽莉梁志航张爱飞)
亮点回顾
新建了一批城区中小学、幼儿园,用江南最好的地块筹建市区元城小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和医用耗材加成,市人民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城区新增两家三甲医院。一批棚改安置房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7.1%,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和医疗救助水平持续提升。推进平安梅州、法治梅州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查处梁义章涉黑重大案件,实施“枫桥经验”创新项目,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水平,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群众满意度居全省首位。
关键词:五星争辉
构建“五星争辉”格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摘要
在深化建设“一区两带六组团”的基础上,按照交通条件、园区建设和县域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以深度一体化为牵引,强化“大梅州”意识,打破行政区划,拉开城市框架,推动五华组团、兴宁组团与“一区”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颗“大星”,打造以广梅园为地理联结点的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协同发展、连成一片的新城区,辐射带动其他四个组团即四颗“小星”发展,着力构建“五星争辉”的区域发展格局。
畅谈发展
市委常委、副市长、梅州高新区(广梅园)党工委书记刘棕会表示,我们将大力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园建设,杜绝有污染的企业入园,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主动与兴宁、梅江区、梅县和五华相关地区融合发展、联动发展。不断深化穗梅共建,争创良好营商环境,打造梅州“特区”,释放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活力。加大项目筹建力度,推动一批在建项目顺利投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分工,依托园区广梅绿色创新中心,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实践基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对接节点区。着力抓好绿色创新引领绿色发展,聚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构筑产学研转化平台,以升促建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表示,兴宁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一城一廊一带”建设,打造“工贸新城、智慧兴宁”。一是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生态环保意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在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上精准发力,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建设“三宜”城市。三是在全面扩大开放上精准发力,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四是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上精准发力,加快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水口工业园建设,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抓好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创建。同时,要高标准筹办好首届花灯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提升兴宁作为梅州副中心城市的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
蕉岭县委书记、蕉华管理区主任陈伟明表示,蕉岭县将抓牢抓实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一是立足激发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党建引领“聚出新能量”。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三强四带”行动、机关党组织“亮灯”行动等工作。二是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推动蕉岭、蕉华“融出新路径”。加快构建富硒特色小镇,推动传统绿色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吴清平院士牵头大健康高科技项目落地蕉岭、蕉华。三是立足擦亮世界寿乡品牌,推动全域乡村“美出新高度”。充分挖掘寿乡富硒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三产联动”乡村产业,做精做优“五个一”富硒长寿食品。把全县97个村打造成11个特色精品村、46个干净整洁村、40个美丽宜居村,打造石窟河“寿乡画廊”及美丽乡村精品游线。
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表示,丰顺将向南发展,打造梅州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之星。一是做好交通基础设施融入,升级改造国省县道,抓好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二是打造“百里榕江碧道”和“百里韩江碧道”,加快环保设施建设,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三是搭建好城区、景区、园区三大平台,实施交通公路基础设施、城区扩容提质、园区扩能增效、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四个百亿”工程,培育电声电子、绿色饲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温泉健康养生“三大百亿”产业,建设城区“三宜”国际温泉城,打造“中国电声之都”,创建电声科技小镇和国际“声谷”,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温泉旅游产业。四是做好农林特色产业,加快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丰顺茶叶产业园的规划建设。
五华县委书记吴晖表示,五华将突出抓好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深度一体化的引领者。一是推动一二三产业链条延伸、融合升级,打造具有“集一接二连三”综合效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和河东工业园等建设;加快华硕电脑产业园建设,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做好足球产业文章,形成体育经济生态。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五个振兴”,构建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打造乡村振兴的五华样板。要建设好华城、安流、龙村3个中心镇,提升中心镇聚集效应,推动组团式发展。
(王玉婷黄焱林玉莹叶子通赖锋刘润涛)
关键词:六个方面工作
突出六个方面工作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报告摘要
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是梅州绿色发展、“换道超车”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党领导一切,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突出旗帜鲜明突出政治建设工作、重心下移抓实基层党的建设、千方百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毫不动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六个方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畅谈发展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黄建固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以身作则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落实好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为实现梅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将进一步压紧压实“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做实做细监督职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正确决策转化为发展成果,同时夯实夯牢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继续把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反腐倡廉的现实优势,盯紧重点人员、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开创梅州工作新局面。同心同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氛围和干事创业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心全意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实施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
“蕉岭将以此次市委全会为新动力,从聚牢乡情亲情、加快环境升级、强化富民产业着手,进一步抓实抓细联乡兴村工作。”陈伟明说,接下来,蕉岭“联乡兴村”工作队将坚持问题导向,充分下沉基层一线,了解和尊重村民意愿,在有效聚牢乡情亲情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好“三清三拆三整治”,狠抓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及基础设施升级,实施乡村环境“微改造”,实现村庄美丽蝶变。“工作队也将围绕蕉岭世界长寿乡富硒资源特色,聚合各类优势力量,结合"百企帮百村"行动,号召动员广大乡贤企业家助力村庄产业发展,精准选好项目和发展模式,实现村民持续奔康致富。”陈伟明说。
兴宁市福兴街道党工委书记郭远林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他将不断强化主责主业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从推动农村党员定岗定责、农村党建和城市党建协调发展、促进“红色”“绿色”旅游发展和抓好党员队伍管理等方面下真功夫、硬功夫,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扶贫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动农村党建和城市党建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加强“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的开发,在福兴街道努力实现红色党建引领下的绿色发展。
(刘晓娟林丽妙杨敏刘野)
新闻推荐
德国极右政党一领导遭当街暴打 该国政界一致谴责这一暴力违法行为
▲马格尼茨(资料图片)图/视觉中国殴打现场图/视觉中国德国西北部不来梅州首府不来梅市7日晚些时候发生一起袭击事件,德国联...